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政治思想史1

西方政治思想史1

填空和选择1、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2、柏拉图:三部代表作:《理想国》《政治家篇》《法律篇》3、西塞罗:(公元前106-公元前43年)西塞罗生活在共和国末期,坚决捍卫共和传统,是共和国的殉道者。

理论上总结什么是共和国国家。

4、尼古拉一世(p98):最早提出教权至上,引用教士们伪造的《伪伊西多尔教令集》为教皇权利辩护,代表作《君士坦丁赠礼》5、格里高利七世(99):教权与王权斗争中最有名的人,提出“日月论”。

6、卜尼法斯八世(100):(1294-1303)提出“双剑论”7、但丁:意大利人,是13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者,政治著作《论世界帝国》代表了早期市民阶级希望建立统一的君主国家,保护城市工商业发展的要求。

8、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1))英国托马斯﹒莫尔《乌托邦》(1516年)(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2)意大利康帕内拉《太阳城》(1613年)(3)德国安德利亚《基督城》(1619)9、法国反暴君派的政治思想P150--153(1)、浩特曼 (2)、莫耐 (3)、鲍埃西10、斯宾诺莎:斯宾诺莎是17世纪荷兰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政治学家,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最早提出并论证信仰与思想自由的政治思想家。

11、约翰·洛克:17、18世纪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西方近代自由主义最早的代表人之一,是西方最早对天赋人权学说进行系统证的思想家,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最早对自然权利理论进行系统论证的思想家。

其政治著作有《政府论》。

国家有三种权利: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

12、卢梭(1712-1778年,即18世纪)是法国启蒙运动中特色鲜明的小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兼著名的文学家,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代表作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出公共意志思想13、汉密尔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是美国见过初期的政治思想家、活动家,1787年宪法的主要起草者,联邦党的创始人之一。

被称为“美国宪法之父”,政治著作:《联邦党人文集》,是解释美国宪法和联邦政府所依据的原则的经典文献。

14、洪堡:是18世纪德国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家、教育改革家、外交家。

代表作:《论国家的作用》是洪堡自由主义思想的代表作,被誉为“德国自由主义的《大宪章》”。

15、黑格尔: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和政治想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

代表作:《法哲学原理》16、孔德,是十九世纪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实证主义的创始人。

17、托克维尔,是19世纪法国政治思想家,政治社会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论美国的民主》18、约翰·斯图亚特·密尔:英国哲学家,政治思想家,19世纪自由主义思想主要代表。

代表作《论自由、《代议制政府》。

19、斯宾塞:英国社会学家,哲学家,政治思想家,社会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的早期代表人物。

普遍进化论是综合社会哲学体系的第一原理。

同等自由法是斯宾塞确立的道德学第一原理,也是第一和最主要的道德法则。

是资本家对封建特权的否定。

20、来库古被认为是斯巴达政治制度的创建者(了解)来库古改革的内容:立法活动公元前7世纪末期到公元前6世纪中叶,借助于德尔斐神殿的神意,颁布了“瑞特拉”,创建了斯巴达政治制度:在斯巴达内部创建了“平等者公社”特征:平等、集体主义将全国土地和奴隶平均分配给每个斯巴达人,享有公民权,他们也是职业军人,不从事生产劳动,专门从事军事训练和从军作战,而皮里阿西人虽然享有自由身份,但完全没有政治权利。

希洛人不仅没有政治权利,也没有人身自由,受到斯巴达人的残酷对待。

斯巴达取消了商品货币,不许买卖土地,斯巴达人在军营中过集体生活,实行共餐制。

21.毕泰戈拉及他所创立的学派进一步发展了“和谐”的思想。

他们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

整个万物都具有数的比例关系,适当的数的比例关系就构成和谐。

毕泰戈拉学派用和谐指一定数的比例关系。

22、马基雅维利:15世纪意大利政治家、思想家,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君主论》23、P82基督教会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来说,最直接的影响在于他确立了一套全新的价值观念,从而改变了西方人认识政治问题的方式和对待政治问题的态度。

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第一,追求天国与来世的价值取向。

第二,贬低世俗权威的价值取向。

第三形成了关于人的新观念名词解释和简答:1、政治思想的概念和内容政治思想的主要的和基本的内容集中反映了人们围绕国家政权所进行的政治实践,是历史发展一定阶段上各阶级、阶层、社会集团及其代表人物对待国家政权的态度和主张,即关于如何认识国家,如何组织国家,如何管理国家的主张、观点、理论和学说。

2、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1)自然政治观:(2)神学政治观:(3)权力政治观:3、逻各斯的概念这个词来自希腊,最初有多方面的含义,如“语言”、“比例”、“尺度”等,,由赫拉克利特最早引入哲学概念。

指的是自然的普遍规律和共同法则,也是万物共同的、普遍的尺度,它是最高的支配力量,是高于人间法律的更高法律,是人间法律的源泉、准绳,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早提出的关于规律性的哲学范畴,也是后来西方政治哲学非常重要的自然法概念的前身,自然哲学家们发现的自然与社会政治联系的中介,发现的用以规范、衡量城邦生活的一个权威尺度。

4、智者学派(1)概念和代表人物:公园前5世纪后半叶,在希腊一些城邦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自称“智者”的职业教师。

他们向人们传授有关辩论、诉讼、演说、修辞的技巧及相应的参政知识,并收取学费。

作为第一批专注于社会政治问题的学者,他们对社会、政治和伦理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阐述了许多新颖的见解和主张。

他们的活动以雅典为中心,同时遍及其他一下主要城邦,代表人物有普罗塔哥拉、高尔吉亚、安提丰等人。

(2)关于自然与约定的争论及影响智者学派集中对自然与约定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有的智者肯定习俗和法律的价值,主张维护和遵守城邦的习俗和法律,法律是由神所赐予、贤人制定和得到大家一致同意的,是正义的准则,善恶的标准。

如果人人为所欲为,抛弃法律,不仅政制遭到破坏,人的生活也会降低到野兽的标准。

也有的智者将自然与法律习俗对立起来,强调人的本性具有不可抗拒的作用,为反对法律习俗的自然行为作辩护,并力图建立符合自然(本性)的新的法律习俗。

他们认为,既然合乎人的本性的行为无可指责,那么与之相悖的法律、习俗、伦理规范就应8、奥古斯丁及“双城论”(P83-87)(1)奥古斯丁(354~430年),是罗马后期基督教神学家,他的代表作为《上帝之城》,《上帝之城》在神学框架内阐述了一整套政治哲学,从理论上总结了基督教政治价值观。

(2)奥古斯丁的“双城论”奥古斯丁政治哲学最突出的一点,是他区分了所谓“上帝之城”(天上之城)和“世人之城”(地上之城)。

他认为两个城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以两种不同的爱为基础,实质上,两个城的区分是依据基督教伦理对人进行的区分。

他认为上帝之城是由注定得救的基督教徒组成的,他们真诚笃信上帝,具有“虔诚、敬畏、忏悔、勤劳和禁欲”等美德,其他的人则构成世人之城。

在现实生活中,两个城是混合在一起的,交织相混。

到末日审判的时候,两座城才彻底打开。

上帝之城是最高的善,是永久和完美的和平,人们在其中享受永生的幸福。

世上之城的人们无论多么富足,他们仍是悲惨的,注定被上帝所摈弃,永远遭受魔鬼统治的痛苦。

在区分“上帝之城”与“世人之城”的理论框架内,他并不认为“上帝之城”与“世人之城”可以等同于人间任何一种社会组织。

他认为基督教会并不等同于“上帝之城”,因为教会内也混杂有灵魂未能得救的人。

世俗国家也不懂同于“世人之城”,因为现存的权力是由上帝创立的。

但上帝的恩典只有通过教会才能对人类起作用,因此只有归基督教才能得救。

他系统阐述的基督教国家观以及教会与国家关系的理论,成为中世纪教会的官方信条,对中世纪的政教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

9、托马斯·阿奎那(1)托马斯.阿奎那是西欧封建社会基督教神学和神权政治理论的最高权威,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所建立的系统的、完整的神学体系对基督教神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有“神学界之王“之称。

代表作《神学大全》(2)国家理论:托马斯承认国家是人的理性的产物,但人的理性来源于上帝的理性,因此,从根本上说,国家是上帝的产物。

(3)在国家起源问题上,阿奎那认为“人天然是个社会的和政治的动物”。

人的生活需要分工互助,因此,人在本性上注定要过集体的和社会的生活。

单人又是自私的,每个人只顾自己的利益。

为了把人们团结在一起,维护共同的幸福,就需要共同的治理原则、公共的控制机构,及国家法律和国家权力机构。

这样,阿奎那就把国家说成是“那些服从同样的法律并收单一政府的指导以求生活充盈的人”组成的社会。

(4)国家的目的是谋取社会共同的幸福,而幸福生活是按照道德的原则生活。

10、异端:p115异端一词最早出自希腊文,其原意是“选择”,指的是人不依靠任何权威,只靠自己的理性决定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的自主活动。

后来作为一种思想原则在基督教内部发展起来,被教会统治者视为对正统教义的背叛。

11、布丹的政治思想P142人物介绍:1530-1596,法国政治思想家,近代主权学说的创始人,代表作《国家论六卷》主权理论:(重点)定义:主权是“超乎于公民和臣民之上,不受法律限制的最高权力”,掌握主权的人叫主权者。

内容:(1)、立法权,一切臣民都不能参与立法。

(2)、宣布战争权、缔结和约的权力(3)、任命官吏权,任命各级官员(4)、最高裁判权,主权者是过内最高裁判官。

(5)、赦免权。

属于最高裁判权的一部分(6)、有关忠义、服从的权力,臣民有效忠、服从主权者的义务(7)、铸币权、度量衡的选定权、课税权也由主权者掌握特征:1、具有绝对性,至高无上、不受限制及不可分割2、具有永久性,不受时间、任何期限的限制限制:由于神法和自然法先于国家存在,高于国家和国家主权,所以神权之上还有神法和自然法的限制。

主权者无权侵犯家庭的私有财产,不得到各等级的同意,无权随意征收捐税。

主权有义务履行他与臣民,以及他与其他主权者的契约。

意义:反映了中世纪后期法国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既要求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又要求维护资产阶级的财产权利。

在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中,布丹的学说与同时代的尼·马基雅维利的学说,被认为具有国家主义、专制主义的倾向。

12、格劳秀斯格劳秀斯(1583--1645)是历代国际法的奠基人,近代自然法理论的创始人之一。

代表著作:《论海上自由》、《战争与和平法》。

P161--162国际法原则:1、定义:格劳秀斯认为,国际法是“支配国与国相互交际的法律”,是维护各个国家的共同利益的法律。

应按照自然法的原则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其来源有各国利益需要但更多的是人类对于共同生活的自然要求,其权利的来源是众人的的共同允许,或者最低限度得自许多民族的共同允许,最终目的是寻求和平,尽量减少战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