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业工程调查研究报告

工业工程调查研究报告

教室垃圾现象调查研究-以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为例摘要:经过调查抽样,调查了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教室垃圾现象的严重程度,结合工作抽样的方法如正态分布,可靠度与精度,工作抽样观测次数n的确定,其中调查遵循了两条基本原则:一是保证每次抽样观测的随机性;二是要有足够的抽样观测次数,且在解决方案中用到了目视管理与5S管理、定置管理的相关原理,且充分体现了IE意识中的成本与效率意识,问题与改革意识,工作简化与标准化意识,全局和整体意识,以人为中心的意识,并在其基础上详细分析了该学校的教室垃圾问题,其中运用了5W1H提问技术,在结合抽样调查结果后提出了在全校范围内启动”零垃圾行动“活动倡议的相关建议。

关键字:工作抽样;时间调查;目视管理;5S管理;零垃圾行动The classroom garbage phenomenon research-Tai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exampleAbstract:After investigation and sampling, survey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lassroom garbage phenomenon severity of Taizhou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bining with the work of sampling method such as normal distribution, the reliability and accuracy of work sampling determination of number of observations n and the investigation follows the two basic principles: one is to make sure every time the randomness of sampling observation; Second, must have enough number of sampling observation, and in the solution used in visual management and 5 s management, fixation management principle, and fully embodies the IE consciousness, consciousness of cost and efficiency problem and reform consciousness, work consciousness of simplific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and the overall global consciousness, people-centered consciousness, and based on the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school classroom garbage problem,After combining with sampling survey results put forward in the school range start "zero garbage action" activities initiative.Keywords:Work sampling; Time for investigation;Visual management; 5 s management;Zero garbage action0 引言:通过对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的教室进行抽样调查,得出教室垃圾乱扔现象的严重程度,分析并结合相关基础工业工程的知识进行优化,提高师生的学习环境,降低后勤处的清洁成本,推动学院的健康发展。

1 明确调查对象:学校教室本是学习的天堂,如今却因为垃圾遍地,在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老师的授课热情的同时,也给学院带来了清理上的麻烦,增加了相应的成本,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所以解决教室垃圾现象刻不容缓。

认为原因有以下:同学们带早饭进入教室且不投入垃圾桶、学校没有相关的校园文化的宣传倡议、没有相应的较为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牵制,没有改善教室内部垃圾桶的合理位置与数量,为了解决该问题,决定应用工作抽样法进行教室垃圾现象的改善,调查对象为学院各个教室。

2 调查项目分类:将教室垃圾现象的严重程度按A,B,C,D,E分为5个等级,从A开始依次递增,且等级B以上视为合格,详细分类见表一。

表一教室垃圾现象分类表A 教室非常干净整洁,人人将垃圾主动投入垃圾桶B 教室干净整洁,无明显垃圾C 教室欠干净,有较多垃圾D 教室垃圾现象严重,有大量垃圾E 教室垃圾现象很严重,垃圾随处可见3 确定观测路径:在观测前,首先绘制被观测的对象及观测者的平面位置图和巡回观测的路线图,并注明观测的位置,观测者按事先规定好的巡回路线在指定的观测点上作瞬时观测,判定教室垃圾现象属于哪一类事项,并记录在调查表上。

图一为抽样调查教室垃圾现象的教室与观测者配置平面图上绘制的观测路线和观测点。

图中圆圈为观测者的位置,长方形为教室的位置,带箭头的线表示巡回路线。

图一观测路线和观测点4 设计工作抽样观测表:为了使抽样工作准确、高效,应根据实际问题事先设计好表格。

表二是调查教室垃圾现象的观测表。

表二调查教室垃圾现象的观测表学校名:教室号:调查名:教室垃圾现象时间:年月日(8:00-18:00下课期间)教室垃圾现象分类观测者:A B C D E 总计(比率)8:528:538:548:559:5710:07………………………………合计A B C D E5 试观测及总观测次数的确定:正式观测前,需要进行一定次数的试观测。

通过试观测求得该观测事项的发生率,然后根据式子n=4(1-p)/s^2*p计算正式观测次数。

观测二号教学楼10间教室的垃圾现象,试观测一天,观测20次,则一天得到了10*20=200个观测数据,对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后等级在B级以下的有145次,45次合格,则教室的垃圾不合格率为p=145/200=72.5%,当可靠度(置信度)规定为95%,相对精度为+或-5%时,由上式求得观测次数为:n=4(1-p)/s^2*p=4(1-0.725)/0.05^2*0.725=606次。

一般地讲观测次数决定于精度大小,为保证足够精度,观测数尽可能多。

6 确定观测期间及一天的观测次数:考虑到调查目的及观测对象的状态,确定观测期间显得很重要。

观测时间为:观测时间=观测总次数/(观测对象*每天观测次数)=606/10*20=3.035≈3显然一天的观测次数为:一天的观测次数=n/p=观测次数/观测时间=606/3=202次。

由于教室的环境在一天中有较大的变化,所以应取发生变化的时刻。

本调查的观测期间选在从早上开始每一节课的下课时间。

7 向有关人员说明调查目的:为使调查抽样取得成功,必须将抽样的目的,意义与方法向被观测对象或者是管理此被观测对象的人员讲清楚,以便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并要求教室的清洁工作按平时状态工作,避免影响调查抽样的准确性。

8 正式观测:8.1 决定每日的观测时刻:根据抽样理论,观测时刻应是随机的,以免观测结果产生误差。

利用随机数表决定观测时刻,观测天数设为6天,每天观测101次,分配到4个人,平均每人25次。

观测期间是:每天早上8:00到18:00的下课时间。

首先选择每个观测的序列号,为防止每天在同一时刻观测会产生偏差,通常可用骰子来选择使用不同的序列号,再将所对应的序列号对应的随机时刻表赋给调查团队里的负责人。

表三随机时刻表1 2 3 48:51 8:52 8:55 8:548:53 8:54 8:58 8:558:55 8:59 9:55 8:578:58 9:51 10:02 9:539:52 9:54 11:03 9:559:53 9:55 11:05 9:569:56 9:58 11:06 9:589:59 10:01 11:07 10:0310:03 10:02 11:08 10:0410:04 10:05 11:09 10:0810:06 10:07 12:01 10:0910:08 10:09 12:03 11:0310:09 11:04 12:05 11:0611:06 11:05 12:07 11:0911:09 11:08 12:08 12:0212:01 12:02 12:09 12:0812:08 12:05 14:50 12:1012:09 12:07 14:51 12:1314:56 14:55 15:51 12:1414:57 14:59 15:55 12:1814:59 15:56 16:01 14:5515:55 15:58 16:03 14:5815:58 16:04 17:02 16:0216:59 16:07 17:08 17:0717:55 17:56 17:57 17:588.2 实地观测:观测人员按照既定的观测时刻及观测路线,根据预定的抽样项目,逐个观测并将观测结果准确地记录在设计的表格上,记录时以刚看到的瞬时状态为记录标准,未犹豫迟延,未用主观的想象推断来代替客观发生的事实。

9 观测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全部观测结束,对观测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及分析。

9.1 统计观测数据:每天结束了,将一天的观测数据进行统计,且核对每个各个时刻的记录有无差错。

计算出每一个分类项目的发生次数并计算各个项目的发生率,即:某项目的发生率=(某项目的发生次数/全部观测次数)*100%表四数据统计表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合计比率合计A 10 15 10 12 9 7 63 10.4%B 15 13 16 16 19 20 99 16.3%C 30 28 25 23 24 25 155 25.6%D 25 22 28 26 23 25 149 24.6%E 21 23 22 24 26 24 140 23.1%合计101 606 100%9.2 剔除异常值:在完成全部观测之后,需检验观测数据是否正常,根据“三倍标准差法”未发现异常值。

9.3 数据的分析:图二教室垃圾现象等级统计图三正态分布图教室清洁的合格率为A+B=26.7%,教室垃圾现象的不合格率为73.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