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白描手法.ppt
诗词白描手法
白描定义
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墨色主要用朴素 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回顾课本
1、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3、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 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
白描手法举例
(温庭筠) 《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第二联两句诗,就是六个名词(即六种景物)的组合,没 有任何修饰语。它集中地表现了早行的辛苦。在鸡鸣声起 ,残目未落之时,冒着寒霜上路,可见早行辛苦。
北朝民歌《敕勒川》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属于对人物肖像的白描手法,
这十四个字的肖像描写,不仅准确地表现了卖炭翁的职业和年龄特征
,而且使人想到他的辛酸劳作和痛苦生活。长期受烟火熏烤使皮肤变
色,终日扒摸木炭把十指沾黑,而“两鬓苍苍”又表现出卖炭翁的凄
楚
和
衰
老
。
1、现代文中鲁迅的作品中对人物的描写多用 白描 如《少年闰土》中的闰土 《孔乙己》中的孔乙己 《祝福》中的祥林嫂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这首诗突出运用白描手法;(第一步)
描绘了临水的村庄、掩着的柴门、疏疏落落的篱笆、碧波
粼粼的溪水、飘荡的小船、奔走的儿童这样一幅宁静优美 的水乡风景画;(第二步)
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情趣和闲适舒坦的心情。(第
三
步
)
本句诗运用了白描手法; 辽阔的草原,羊群,寥远的蓝天, 对草原景象的白描,显得简洁 有风骨,写出了草原的壮美,点染出牧民的生活。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全诗运用白描手法写景; 苍山,风雪,白屋,柴门,犬吠,归人, 层次分明, 有远有近,有声有色,形成了“风雪夜归人”的画境;
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6、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7、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二、“白描”在古诗中的运用:
1、刻画人物,不绘背景,只突出主体。
白居易的《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2、近代章回体小说中对人物肖像的描绘。 ------
2、叙写事件,不求细致,只求简明。
聂夷中《田家》: 父耕原上田,子属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全诗用白描的手法客观叙事,没有半句议论与抒情,却 深刻地提示了农民深受苦难的根源。
陶者
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全诗用白描手法客观叙事,没有抒情和议论却深刻表现了陶 者的苦难与社会的不公。
3、用白描手法用于写景。
马 致 远 的 《 天 净 沙 ·秋 思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本曲运用了白描手法写景; 诗人连用九个名词,分别描绘了“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 个意象,不加渲染,绘成一幅苍凉寂寥的秋景图; 表现出浓烈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