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语法【内容简介及重点】主要要掌握语法结构的基本规律,包括:语法的结构单位——句子、词组、词、语素;语素和词组合成更大的语法单位的类型;语法结构的层次性与递归性特点;语法的聚合规则;句子的变换、语言结构的类型和普遍特征。
难点是学会运用已学的语法理论分析和阐释常见的语法现象。
第一节语法和语法单位一语言结构是有规则的1.1 语言结构是有规则的1.1.1 语言语法规则的存在客观性用什么样的形式体现符号之间的结构关系,是有规则的。
1.1.2 从母语者和二语习得者的材料看1.2 语法和语法研究1.2.1 语法语法是词的构成和变化的规则(词法)以及组词成句的规则(句法)的总和。
The rules of syntax combine words into phrases and phrases into sentences.(1)语言中现成的词不能任意更换其中的构成成分,同时也不能任意挪动它们的位置。
(2)一句话可以只有一个词,也可以有几个词。
(3)词法和句法是不同的语法规则,但二者有密切的关系。
1.2.2 语法是客观存在的,语法研究则是对这种客观存在进行客观的归纳、总结和描写。
语法研究不能带有研究者的主观性。
1.2.3 几个概念(1)语法中的任何成分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
语法成分的内容是语法意义,语法意义的表达者是语法形式。
(2)在词的范围内的语法形式称为形态,如英语表示“复数”的“-s”就是一种形态。
词序表示词与词的关系,超出了词的范围,因此词序不是形态。
(3)把具有共同特点的语法形式概括起来就成为一种语法手段。
如附加语素和词序就是两种语法手段。
(4)语法最重要的特点是它的抽象性。
二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2.1 语法的两个基本规则2.1.1 组合规则语法单位互相连接起来构成更大的语言片断的规则叫做语法的组合规则。
2.1.2 聚合规则指语法单位的归类的规则。
语法上能够出现在相同句法位置上的词形成一个聚合,如果用来替换的不是从这个聚合里选出的词,句子也不能成立。
2.2 二者的关系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
这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研究语言现象时总结出来的规则。
三语法单位3.1 定义语法单位存在于具体的语句中,凡是能在组合的某一位置上被替换下来的片段都是语法单位。
3.2 语素3.2.1 语素,又有称为“词素”的,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也是最小的语法单位。
3.2.2 语素和语音各级单位的关联在不同语言中有很大的差异。
3.2.3 同一个语素在组合时可能有不同的语音形式。
3.3 词3.3.1 词是造句时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单位。
(1)自由运用a.典型的“自由运用”是“独立成句”,也即可以加上适当的句调直接实现为句子。
凡可以独立成句的最小的语法单位都是词。
b.虚词是词吗?c.如果两个或多个语素在造句时总是一起出现,在句中不能自由拆开,则他们整体构成一个词,如:粮食、桌子、自来水、老好人、葡萄酒。
(2)最小造句时可以自由运用的诸单位中只有“最小”的才是词,这一点用来区别词与比词大的语法单位。
一般来说,词的内部不能插入别的成分,而比词大的单位可以插入其他成分。
例如:3.3.2 词与语素a.词是比语素大一级的单位,词由一个或多个语素组成。
b.如何看词与语素的区别。
3.3.3 词分实词与虚词(1)实词(2)虚词3.4 词组3.4.1 定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词在句子内部组合而成的,不表达完整思想的单位叫词组。
3.4.2 自由词组和固定词组(1)自由词组是为了一定的交际目的而临时组织起来的词组。
(2)组合顺序固定的词组,是固定词组,如成语。
固定词组中的成分一般不能更换、增删,次序不能颠倒,它在语法结构中的作用与词完全一样。
3.5 句子3.5.1 定义句子是表达完整思想的具有一定语法特征的、最基本的言语单位。
(1)表达完整思想,指每个句子不仅表达一定的客观内容,而且还表达说话人对说话内容的主观态度。
(2)每个句子都具有一定的语法上的特征。
句子在语法上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语调,包括句调、重音和停顿。
(3)句子是最基本的言语单位是指它不能再分割成几个独立的句子。
3.5.2 句型句子按表达的语气可以分为陈述、祈使、疑问、感叹等不同的类型(有的研究文献认为,句型是句子的结构类别,句类是句子的语气类别,句式是句子的特征类别)。
如汉语:(1)陈述句(2)疑问句(3)祈使句(4)感叹句3.5.3 单句和复句第二节组合规则以词为枢纽,可以把语法规则分为两类。
语法的组合规则包括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和词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前者叫构词法,它和词的变化(词形变化)规则合在一起叫做词法,后者即是句法。
一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1.1 词的构成成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语素。
1.2 词根和词缀1.2.1 词根(1)词根语素的意义是词的词汇意义的基本组成部分。
词根是词的核心部分,词的意义主要由词根体现。
1.2.2 词缀词缀是依附于词根的语素。
(3)按与词根的位置关系分类,词缀有如下:a. 前缀b. 中缀c. 后缀(2)按功能分类a. 派生词缀和屈折词缀的定义有研究文献把位于词根语素之后的只包含语法意义的附加语素和位于词根语素之后的其他附加语素区分开,前者叫词尾(即屈折词缀),后者叫后缀(即派生词缀)。
二者的区别:c.构词语素和变词语素汉语特点:汉语中的语素绝大部分是词根语素,构词词缀不多,没有屈折词缀。
d.自由语素和黏着语素1.3 单纯词与合成词1.3.1 单纯词由一个词根语素或一个词根语素加上屈折词缀(即词的词干中只包含一个词根的词)构成的词,叫单纯词。
如:1.3.2 合成词(1)单纯词以外的词的词干一般都有直接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构词语素组成,是为合成词。
如:(2)复合词、派生词二词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句法2.1 什么是句法2.1.1 什么是句法(1)词和词可以组成词组和句子。
(2)词组和句子是若干词的结构形式。
(3)进入词组和句子的词之间有一定的结构关系,这些结构关系具有一定的形式表现(语法形式)和一定的语法意义,有一定的组织规则,这就是句法。
2.1.2 表达句法结构的语法手段句法结构是词与词之间的结构关系的格式。
表达句法结构的语法手段主要有词序、虚词、构形形态、语调等。
2.2 词与词组合的基本的结构关系类型2.2.1 主谓结构(1)主谓结构反映主体与主体的动作、状态、性质的关系。
(2)主谓结构关系在不同的语言中有不同的形式体现。
(3)形态在组合上的配合变化也可以作为主谓关系的语法形式。
2.2.2 述宾结构(1)述宾结构的语法意义大抵反映动作(述语)和受动作支配的事物(宾语)的关系。
(2)汉语的述宾结构也是由类的配列来体现的:述语在前,宾语在后;述语几乎都是动性的,宾语大多是名性的。
(3)述宾结构的类型学意义(4)形态或格助词也是常见的表达述宾关系的语法形式。
2.2.3 偏正结构(1)由修饰语和中心语构成的反映修饰与被修饰关系的结构叫作偏正结构。
(2)定中结构和状中结构a.名词性偏正结构:中心语是名性的,修饰语以名性的为多。
b.动词性偏正结构:中心语是动性的,修饰语以动性的为多。
(3)汉语的偏正结构特点(4)其他语言偏正结构的特点(5)形态的特点与偏正结构的关系2.2.4 联合结构(1)联合结构,又称并列结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词等单位构成,组成单位之间的关系有的是并列,有的是解释,还可以是其他关系。
(2)联合结构的构成成分在语法上是平等的。
联合结构的构成成分可以是两项,也可以是两项以上。
但联合结构在更大的结构中只能充当一个结构成分。
(3)类的配列是联合结构的主要语法形式。
另外虚词也是体现联合结构常见的语法形式,如汉语的“和、或者、而”等,英语的and、or等。
2.2.5 述补结构(1)述补结构由述语和补语两部分组成,述语和补语之间是被补充与补充的关系,补语是补充成分,述语是被补充的成分。
(2)汉语中,在紧接述语之后的位置上,可以加上一些成分以表示述语的程度、结果、趋向等,这些成分称之为“补语”。
由述语和补语构成的结构叫做述补结构。
(3)汉语述补结构的语法形式主要是类的配列:述语在前,补语在后;述语是动性成分,补语是形容性、状态性成分或趋向动词。
(4)有时需要虚词来体现述补关系。
三组合结构的特点3.1 层次性3.1.1 语言结构的二分和层次的客观性3.1.2 分清结构层次的意义(1)理清句子中各种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
(2)正确理解语句的意义。
3.1.3 结构关系和词组的类别属性3.2 递归性和开放性3.2.1组合的递归性,指句子中同样的结构可以层层嵌套,即结构归则的“递归性”。
3.2.2组合的开放性第三节聚合规则一词类1.1 定义1.1.1 根据词的某种语法特征(即词的句法功能)给词所分的类别就是词类。
1.2 词类划分1.2.1 划分词类的原则1.2.3 划分词类的意义划分词类是概括句法格式、发现组合规则的必须环节。
词类是语言中客观存在的语法聚合,弄不清出它就无法说明语法的组合规则。
语法研究要从无数具体的句子中抽象出结构的格式,必须对句子中的词进行分类。
1.2.4 词类的复杂性1.2.5 兼类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词类的词。
1.3 构词法二形态2.1 定义在有些语言中,词与词组合时形式要发生变化,从而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这就是词形变化。
表示相同于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聚合成一个类,就是形态。
如:2.2 构形法构形法是构成同一个词的表示不同语法意义的形式(即词形变化)的方法。
构形法一般有以下几种:2.2.1 附加法2.2.2 内部屈折法2.2.3 重音移动法2.2.4 重叠法2.2.5 增补法2.2.6 外部形态的运用三语法范畴3.1 定义3.1.1 词形变化表现的语法意义的聚合就叫做“语法范畴”。
语法范畴就是词形变化所表达的语法意义的类。
3. 2 语法范畴类型常见的语法范畴有性、数、格、时、体、态、人称等。
3.2.1 性gender3.2.2 数number3.2.3 格case3.2.4 体aspect3.2.5 时tense3.2.6 态voice3.2.7 人称person3.2.8 小结第四节变换一变换和句型1.1 通过变换可以发现这些语义基本相同但结构不同的句法形式之间的联系。
1.2 变换可以揭示句型之间的关联。
二变换和句法同义几个句子格式表示相同或相近的句法语义关系,称为句法同义。
如下:三变换和句法多义3.1 变换可以使同义句式聚合在一起,还可以揭示出同一个句式可能表示几种不同的动—名语义关系,解决句法多义的问题。
3.2 变换有助于辨析句法意义之间的细微差别。
第五节语言的结构类型和普遍特征一语言的语法结构类型根据语法结构类型对语言进行分类,实质上就是根据语言的语法的形态上的特点进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