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脏骤停36043PPT课件

心脏骤停36043PPT课件

因此,应该在6分钟内迅速给予基础生 命支持。
2019/12/1
3
大量实践证明:
• 4分钟内复苏50%可以救活; • 4--6分钟内复苏仅10%可以救活; • 超过6分钟存活率仅4%; • 10分钟以上开始复苏,存活几率几乎为0%; • 从心脏骤停至发生生物学死亡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原来病变性质,以及心脏
iv:Bp↓和静脉炎,与[C]及V有关,与剂量无关 • 用 法:
VF:可达龙初剂量300mg,iv VT:150mg iv→1mg/min,ivdrip维持6h
2019/12/1
5
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 : 针对心跳、呼吸停止所采用的抢救措施(即
用心脏按压或其他方法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心脏自
主搏动和血液循环,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并恢复自主
呼吸,达到复苏和挽救。
包括: •基础生命支持; •进一步生命支持; •延续生命支持。
2019/12/1
6
基础生命支持
2019/12/1
14
电击除颤 Defibrillation D
• 要求:早,院内3min;院外5min; • 部位: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左侧第5肋间腋中线; • 能量:单相波:360J;
双相波:200~300~360J; 电极板不离开皮肤;
2019/12/1
15
成人高级生命支持(ALS)
2019/12/1
通气时不中止按压。
2019/12/1
12
心室颤动
• 心肌纤维快速不规则颤动(不同步快速收缩) • ECG: QRS波群消失,代之以振幅与频率极不规则的颤动
波,f200~500/min
2019/12/1
13
电击除颤机理
• 一定强度的电流瞬间通过心脏 • 使所有心肌纤维同时去极化 • 并处于不应期 • 从而消除异位节律,恢复窦律
16
心肺复苏常用药物
• ⑴肾上腺素 • ⑵胺碘酮 • ⑶利多卡因 • ⑷多巴胺 • ⑸阿托品
2019/12/1
17
静脉给药部位及方法
• 部位 中心静脉或颈外静脉 肘关节或以上部位静脉
•方法 给药后用0.9%NS20ml水冲洗或加快输液速度 肘关节以上静脉给药则抬高肢体20~30°数秒 给药时不间断胸外心脏按压。
2018
心脏骤停的抢救
2019/12/1
1
心脏骤停
• 心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所致心脏突然停止有效搏动,泵血功能消失, 造成全身循环中断、呼吸停止和意识丧失,引起全身严重缺血、缺 氧,是最严重的心血管病急症,是危害人类健康,构成死亡的主要 因素。
2019/12/1
2
病理生理机制
骤停前期 计提潜在疾病及促发心脏骤停的因素
2019/12/1
18
盐酸肾上腺素
• 机 制:主要作用于肾上腺素能α-受体和β-受体。 • 作 用:⑴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外周血管阻力
⑵兴奋心室高低起搏点→HR↑ ⑶心排量↑→冠状A血流↑→改善心肌缺
血→利于心脏复跳 • 用 法: 1mg/3~5min
2019/12/1
19
胺碘酮(可达龙)
• 适应症:VF及无脉搏VT(优于利多卡因) • 作 用: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 • 副作用:
8
标准:
•按压幅度:≥5cm •频率:≥100次/min •按压/放松时间:1:1 •按压/呼吸比:30:2
• 患者<8岁 • 单人时:30:2 • 双人时:15:2
2019/12/1
9
开放气道(airway,A)
• 体位:患者仰卧于坚固的平(地)面上,然后打开气道,并同时取下假牙、 清除口中的异物和呕吐物。
• 按压部位: 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交叉点,胸骨下半部分(中下1/3) 确定按压部位:手指先触及肋弓下缘,滑向中线,到剑突与胸骨连接处向上 4cm(两横指)
•手 法:
• 掌根置胸壁,另掌交叉重叠
• 手指翘起,肘关节伸直
• 双肩双臂与胸骨垂直
• 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
• 放松时双手不离开胸壁
2019/12/1
影响心肌细胞的代谢。
骤停期 心脏骤停引起血液循环中断数秒钟内
即导致组织缺氧及有氧代谢中断。
复苏期 全身缺血延续胸外按压心排出量仅为
正常时的30%左右,并随着复苏胸外按压 时间的延长而下降。
复苏后期 复苏后综合征定义为严重的全身系统
性缺血后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
心跳停止后人体的变化
10秒--------意识丧失 30秒--------呼吸停止 60秒--------瞳孔散大固定 4分钟-------糖无氧代谢停止 5分钟-------脑内ATP枯竭 6 分 钟 ------- 脑 神 经 不 可 逆 病 理 变 化
• 开放气道(airway,A) • 呼吸支持(人工呼吸 breathing,B) • 循环支持(胸外心脏按压 circulation,C) • 除颤 (电击除颤 Defibrillation按压 circulation,C)
• 体位: 硬板床或地面仰卧, 头不高于心脏
骤停至复苏开始的时间。
2019/12/1
4
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
1.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10秒); 2.大动脉搏动消失,血压无法测出; 3.心音消失; 4.瞳孔散大(常宇心脏停播30-40秒后出现,1-2分钟后固定); 5.面色苍白,青紫; 6.呼吸呈叹气样或停止(多发生在心脏停止跳动后30秒内); 7.手术时可发现心脏停搏或大血管搏动消失,或创面血色变紫、渗血或出血停止。
• 打开气道的方法: ⑴仰头抬颏法(无颈部损伤者):术者将一手置于患者前额,用力加压,
使头后仰,另一手的示、中指抬起下颏,使下颌尖、耳垂与水平面垂直, 以畅通气道。
⑵托颌法(可用于颈部损伤者):把手放置患者头部2侧,肘部支撑在患 者躺的平面上,握紧下颌角,用力向上托下颌,并同时用2拇指把口唇分开。
2019/12/1
10
口对口呼吸方法:
⑴左手小鱼际置前额,食指、拇指夹闭鼻孔; ⑵右手托起下颌或食、中指上提下颏; ⑶口完全包裹患者口; ⑷保持气道通畅、不漏气吹气; ⑸呼气期间,张口松开鼻孔。 口对鼻吹气←张口受限、牙关紧闭者。
2019/12/1
11
面罩呼吸球人工通气
• ⑴连续吹气:2口 • ⑵吹气时间:每次持续1秒 • ⑶有效指征:胸廓有起伏即可 • ⑷通气频率:10~12次/min(<8岁12~20次/min) ★有心跳或有高级气道且双人施救时:8~10次/mi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