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病人护理 PPT
患者,男性,46岁,溺水后神志丧失,呼 吸停止,医护人员赶到后进行了心肺复苏。 判断心脏按压是否有效的主要方法是 A.测血压 B.呼喊病人 C.触桡动脉搏动 D.触颈动脉搏动 √ E.观察胸部起伏
基础生命支持-气道通畅
(1)仰头举颌(颏)法 (2)托颌法:如有颈部损伤时
基础生命支持-恢复呼吸
治疗原则
一般在循环停止4~6min,大脑将发生不 可逆损害。一旦确定心脏骤停,立即就地进 行抢救。
心脏骤停病人的处理可分为五个基本方面: ①评估;②基础生命支持(BLS)即cAB操 作;③高级生命支持(ACLS);④心脏骤 停后处理;⑤长期治疗。
3.大脑缺血缺氧多长时间即可遭受不可逆的损伤 √ A.4~6分钟 B.7~8分钟 C.9~10分钟 D.10~15分钟 E.15~20分钟
.患者,男,48岁,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昏迷, 家人呼“120”急救,医护人员到场后发现患 者心跳呼吸停止,口腔含大量呕吐物。应首先 采取的措施是 A.口对口人工呼吸 B.胸外心脏按压 √ C.静脉注射肾上腺素 D.心前区叩击 E.清理呼吸道
(1)口对口人工呼吸:通气频率为10~12次/min, 潮气量:700-1000ml (2)口对鼻人工呼吸
(3)呼吸囊(简易呼吸器)每次可压入500~100 A.口对口人工呼吸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B.首先连吹2次,之后每分钟吹气10~12次 C.每次吹气要见明显胸廓起伏才算有效 D.气道通畅后应迅速进行人工呼吸 E.吹吸气时均应捏紧鼻孔 √
诊断
临床上患者一旦出现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 消失即可诊断为心脏骤停。
喂!您怎么啦!
1.早期判断心跳、呼吸骤停的主要依据是 A.呼吸停止 B.心电图呈一直线 C.瞳孔反射消失 D.意识丧失伴大动脉搏动消失 √ E.脉搏消失,血压测不出
2.患者,女,46岁,突然神志丧失,呼之不应, 判断其心脏停止的主要方法是 A. 听心音 B.做心电图 C.观察瞳孔 D.摸颈动脉 √ E.测血压
1.心肺复苏的开始阶段
(1)判断意识与反应:判断过程要求在10s内完成 (2)请求帮助:确定病人意识丧失后,应迅速呼救 或通知急救中心。 (3)体位:将病人仰卧在坚硬、平坦的地面上;若 在床上,必须抽去枕头,垫木板;如病人俯卧,应 同时转动头、躯干和下肢,将其扳成仰卧位;对疑 有颈部损伤者应平移并保持头、胸及足趾在同一水 平。
胸外心脏按压法
下列关于成人胸外心脏按压的说法,错误的是 A.患者仰卧在硬板上 B.按压部位为胸骨下段 C.按压时使胸骨下陷超5cm D.按压频率为60~80次/分 √ E.手掌始终不离开按压部位
患者,男性,60岁,患肺源性心脏病,护士查房 时发现其意识丧失,呼吸停止,瞳孔散大,在对其 进行心肺复苏时,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的比例应为 A.2︰30 √ B.2︰40 C.2︰50 D.1︰15 E.1︰30
1、心肺复苏的首选药是 A.肾上腺素 √ B.洛贝林 C.阿托品 D.利多卡因 E.碳酸氢钠 2、抗心律失常的首选药是 A.肾上腺素 B.洛贝林 C.阿托品 √ D.利多卡因 E.碳酸氢钠
护理措施
1. 判断意识和反应 轻拍或轻摇患者肩膀并大声呼喊 病人名字。若无反应,考虑病人意识丧失。 2. 摆放复苏体位 使病人平卧地上或硬板床上,将病 人前臂紧贴躯体旁。 3.建立静脉通路 迅速建立至少两条静脉通路,以维持 有效循环和使用各类抢救药物。 4.保持呼吸道通畅 吸氧(流量为5~6L/min),必要 时行气管插管和使用人工呼吸器。 5.心电监护 观察抢救效果,必要时除颤起搏。 6.记录 及时准确记录病人的情况及抢救过程。
(二)临床表现
1. 心音消失,大动脉搏动消失,血压测不出。 2.突然意识丧失或伴有全身抽搐。心脏停搏30s 则陷入昏迷状态。 3. 呼吸停止或呈叹息样呼吸,多发生在心脏停 搏后20~30s内。
(二)临床表现
4. 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5. 皮肤苍白或发绀。 6. 心电图表现:①心室颤动或扑动最为常见; ②心电-机械分离;③心室静止,呈无电波的 一条直线,或仅见心房波。
7.复苏后的处理 (1)设专人监护,密切观察心率,心律的变化,心率应维持 在80~120次/分。 (2)降低颅内压,预防脑水肿,可置冰袋、冰帽于头部、腹 股沟等大血管处,保持体温32~35℃,遵医嘱给以脱水剂, 细胞活化剂,保护脑组织。病人头部及上身抬高10~30cm。 (3)严密监测血压,病人血压应维持在80~90 mmHg /50~60mmHg,若血压测不到,应通知医生。 (4)复苏后的呼吸功能不健全,可表现为呼吸不规则,表浅, 潮式呼吸,间断呼吸等,鼓励病人咳嗽排痰等,必要时行气 管插管,使用人工呼吸机或做气管切开术。 (5)严格记录24小时尿量,以判断病情。 (6)预防感染,严格遵守各项无菌操作,尽早拔除插管,合 理使用抗生素。
判断意识
1
A
任务
争 分 夺 秒
基础生命支持-人工循环
胸外心脏按压法:按压部位为胸骨中下1/3交界处。 按压频率大于100次/分,成人按压深度为超过5cm 无论是单人心肺复苏还是双人心肺复苏, 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均为30:2
基础生命支持-人工循环
胸外心脏按压法
C
A
任务
基础生命支持-人工循环
高级生命支持应与基础生命支持结合进行 心肺复苏常用的药物如下: (1)肾上腺素:为救治心脏骤停的首选药物 (2)利多卡因:心肺复苏时除肾上腺素外,利多卡因是 最有效的药物之一。是治疗和预防心室颤动的首选 药物。 (3)碳酸氢钠:纠正酸碱失衡,必须保证充分的通气。 (4)阿托品:提高窦房结和房室结的自律性和传导性, 可以抑制腺体分泌有助于改善通气。
第二章循环系统 心脏骤停病人护理
心搏骤停:是指患者的心脏正常或无
重大病变的情况下,受到严重打击
(如急性心肌缺血,电击,急性中毒等)
致使心脏突然停搏,有效泵血功能消失
引起全身严重缺血、缺氧。若及时采取 正确有效的复苏措施,有可 能恢复,否则可导致死亡。
一、心搏骤停的原因
原因 心源性心搏骤停 —— 心脏本身病变所致,以 冠心病最为多见 非心源性心搏骤停——因其他疾患或因素影响 到心脏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