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雕塑
讲课人:赵俊康
课题:古希腊雕塑
授课年级:高一年级
教材:普通高中美术教材
课时:一课时
课型:欣赏课
教学重难点:
1. 古希腊艺术的精髓以及产生的条件;2《. 掷铁饼者》、《命运三女神》、
《拉奥孔》、《维拉斯》的欣赏。
教学目的:
1.了解古希腊雕塑是古希腊艺术中最精彩、最辉煌的一部份;
2.通过
认识古希腊雕塑艺术精髓产生的条件,学会学会这种艺术精神欣
赏古希腊雕塑作品;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具准备:PPT
教学过程:
1.导入课程,询问学生四大文明古国,指出古希腊艺术(古希腊人从埃及人那里
学到了制作青铜铸像、雕刻石像和用石料进行建筑的工艺,从拙劣的模仿到创造
出自己独特风格的高超艺术作品,只用了100 多年。
此后雕塑成为古希腊人最卓
越的成就之一。
希腊雕塑的成功建立在他们对人身体结构和动作形态的细致观察
与研究的基础上,到公元前 6 世纪末,他们已经制作出了栩栩如生的雕像,比埃
及人的作品更加生动而真实。
板书课题,PPT 展示希腊的地理情况,让学生大体了解希腊的面貌。
明确古希腊雕塑所处的艺术时间段:“古希腊”一般是指公元前485 年―公元
前145 希腊被罗马征服的200 多年的历史时段,“爱琴文化”与“希腊文化”的传承关系
分析古希腊雕塑产生的条件,从而更好地理解其理想的典范模式、注重的艺
术品格、严谨的写实精神等艺术精髓。
A. 取材于神话故事。
讲解(悠久的神话传说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源泉。
古
希腊雕塑大多取材于希腊神话。
希腊人按照人的形象创造了神,神是人民
理想中最强大的,最完美的人的化身。
神既有人的相貌和性格,也有常人
的感情和弱点。
所以我们欣赏希腊神像雕塑就是欣赏人的形象。
)
B. 竞技运动为写实的人体刻画提供了条件(播放现代或者同时代其他地域的
不同于写实文化的雕塑,让学生从写实方面去了解)。
古希腊人崇尚体
育运动,公民可以裸身参加竞技运动和宗教性的文艺演出活动,为艺术家
观察,创造和表现人体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促使了希腊雕塑家们创造出空
前的人体雕塑。
城邦政治:古希腊实行的是奴隶制民主政治。
统治者要求公民必须有完善的
心灵和健壮的体魄,要求艺术必须塑造理想化的公民形象,来赞美和歌颂、
肯定和表现人的力量与精神。
希腊的奴隶制民主政治比起其他国家的奴隶制
度,人的创造力受到较少的压制,艺术家们的劳动受到较多的重视,这也就
提高了艺术家的创作热情。
讲解:古希腊国土并不大,城邦林立,国土界限很明确;气候温和晴朗(地
中海气候)风景的轮廓也很明确。
因此,在古希腊人的观念里,艺术也是很
明确的,可触摸的(从地理条件分析可以雕塑的条件)。
分别讲解古希腊雕塑艺术的代表作品《掷铁饼者》、《维纳斯》、《命运三女神》、《拉奥孔》。
雅典城邦(雅典是奥运会起源的地方)。
这里是古代奥运会举办地,也是现
代奥运会的发源地。
在奥运会上有一项运动项目那就是掷铁饼。
先放一个运动会掷铁饼的视频再让先让几个男生上讲台,分别摆出掷铁饼的分解动作,同时播放音乐,台下的同学选出一个最具爆发力和动感的动作,说出自己的感受。
《掷铁饼者》:掷铁饼者,被誉为“体育运动之神”的雕像,古希腊著名雕塑家米隆的代表作,取材于希腊的现实生活中的体育竞技活动,刻划的是一名强健的男子在掷铁饼过程中最具有表现力的瞬间。
人体动势弯腰屈臂成S 型。
这使单个的人体富于运动变化,但这种变化常常造成不稳定感,所以作者将人物的重心移至右足,让左足尖点地以支撑辅助,以头为中心两臂伸展成上下对称,从而使不稳定的躯体获得稳定感。
身体的正侧转动,下肢的前后分列,既符合掷铁饼的运动规律,又造成单纯中见多样变化的形式美感。
米伦的这尊雕像解决了雕塑的一个支点的重心问题,为后来的雕塑家创造各种运动姿态动作树立了榜样。
作品表现了一个健美,富有力感的运动员的形象。
刻划的是凝聚力爆发前最精彩的瞬间。
运动员大幅度摆动双臂,双臂就像一张拉满弦的弓,在下一瞬间运动员就要掷出铁饼。
全身重心在右脚上,膝盖弯曲。
整个形体有一种紧张的爆发力和弹力的感觉,体现了一种和谐的理想之美。
作品解决了人体在运动中的空间结构的稳定性和运动的时间性的难题,使雕像既有连续运动的时间节奏感,又有回旋动作的空间稳定感。
作品把人的和谐,
健美和青春的力量表达的淋漓尽致。
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观察,雕像都给人以美感
的完整性和动势的真实性。
接着让几个女生上台配合抒情音乐摆出自认为最优美的动作,台下同学自由发表看法和意见,评价动作美在哪里和不美之处:
《维纳斯》:米洛斯的维纳斯体形符合希腊人关于美的理想与规范,所追求
的人体美标准,即头与身之比为1∶8。
由于8 为3 加5 之和,这就可以分割成3∶5,这就是“黄金分割律”,这个比数成为后代艺术家创造人体美的准则。
维纳斯姿态端庄而优美,面部表情宁静而肃穆。
雅典娜虽然裸露上身,但不
失端庄典雅,虽然残缺了双臂,却亭亭玉立。
整个身躯是采取螺旋形上升的动势,
又有不同角度的倾斜,造成了曲线的丰富变化和均衡稳定。
女神上半身袒露与下半身复杂的衣群,形成了单纯而复杂的对比和
谐,特别是裙褶的变化增添了整个人体的变化和含蓄的美感。
她的体形完全符合
希腊人关于美的理想与规范。
整个形体充满曲线美和高尚的精神美,体现着青
春健美和旺盛的生命力。
维纳斯的面部表情宁静而肃穆,嘴角微微的翘起,略带笑容,给人以崇高,
智慧的感觉,令人十分的亲切
《命运三女神》:《命运三女神》是描写希腊神话中阿特洛波斯、克罗托和拉刻西斯的雕塑,原来位于帕提农神庙的东山墙,虽然头部都已受到了损坏,但仍然生动地展示了希腊古典时期雕刻艺术所达到的高超的艺术水准,令人叹为观止。
三位女神坐着的姿势,是随着墙的三角形趋势而变化的,她们都穿着质地很薄的
希腊式宽大长袍,衣褶纤细而又繁复,随着人体的结构起伏,极其生动地体现了鲜明的女性人体曲线,女神们身形优美、饱满而丰腴,使人切实地感受到孕育在
她们体内的无限生机和活力。
那似乎正在随着呼吸而微微起伏的、富有弹性的身体,让每一个看到这一组雕塑的人都几乎忘记了她们是冷冰冰的大理石,她们是那样的真实;那样的亲切;那样的令人崇敬。
《拉奥孔》:《拉奥孔》取材于古希腊的神话传说:特洛伊战争。
原因是特洛
伊王子帕里斯拐走斯巴达国王的妻子、全希腊最美的女人海伦,引起希腊人远
征特洛伊的长达十年战争。
特洛伊城最终被希腊人的“木马计”所攻破。
《荷
马史诗》描绘了一个故事:识破木马计的是特洛伊城的一个祭祀和预言家拉奥
孔,他曾经警告特洛伊人不要将木马引入城中,但他的警告并没有引起特洛伊
人的重视,反而触怒了雅典娜和众神的要毁灭特洛伊的意志,于是雅典娜就派
出了两条巨蛇把拉奥孔父子三人咬死。
拉奥孔位于雕像的中间,处于极度的恐怖和痛苦,极力的想把自己和儿子从两条蛇的纠缠中挣脱出来。
三个由于痛苦
而扭曲的身体,所有的肌肉运动都达到了极限,表现出在痛苦和反抗状态下的
力量,紧张而惨烈的气氛迷漫着整个作品。
这时期的男子雕像自是如出一辙,几乎全都是直立、左腿前伸,两臂垂在身旁,两手握拳,头发梳成辫式垂在颈部两边的样子。
由于希腊人特有的宗教观点,即认为不着衣装的人体更能表现人与神的完美,所以这些表现青年男子的塑像一般都用裸体的方式来表现,并被希腊人称为“阿波罗”。
同样是为了表现裸体的神圣感,这时期的女性雕塑都是穿着衣服的。
古风时代的雕像不论身份背景,面部表情总是呈现出一种千篇一律的永恒微笑,并被后人称为“古风式微笑”。
)。
在整个西方美术传统中,古希腊的雕塑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是西方雕塑艺术的直接源头,是西方雕塑的黄金时代。
西方美术中崇尚的典范模式、庄重的艺术品格和写实精神,可以说都是从古希腊开始的。
欣赏其他的古希腊同时期的雕塑进行总结:古希腊雕塑以其恢弘而博大的崇高
感,体现了人对美的理想范式及美好生活的寻求,它是积极、健康而鼓舞人心
的艺术。
尽管它产生于那么久远的年代,但作为典范,无论是艺术还是精神,
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最后以一首诗结束:
希腊雕塑之美令人神往
它们形体和谐
比例准确
姿态优美
它们像天上的星星
闪烁着
人类智慧的光芒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