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哲学主观题解题技巧
矛 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 问题具体分析
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共性)特殊性(个性)是不可分割的,二者 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 结的,在不同的场合又是可以变化的。
又要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去研究 特殊性,也就是要遵循从特殊 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 识秩序。
4、发展的原因(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1)事物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 结果 (2)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3)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4)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5、 发展的状态(量变质变相互关系原理 (1)事物的发展始于量变,量变是质变的前 提和必要准备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6、发展的趋势(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相 统一的原理)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事物发展的道路 则是迂回曲折的
(1)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 的过程 (2)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 段和地位 (3 )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1)要重视内因的作用 (2)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 (3)坚持内外因相结合
(1)要坚持适度的原则 (2)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 跃 (3)重要视量的积累,要学会优化事物的 结构 1、要坚定信心,坚信前途是光明的; 2、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3.答题格式:原理内容+ 方法论要求 + 材料分析
4. 例题在线1
例题在线1 :身处改革开放前沿的中山人, ①面对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依然保持清醒的头脑:最近10年以及未来20年,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发展的加速, 中山进入④战略机遇期,同时也进入了“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 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的矛盾凸显期。怎样减少现代化转型的阵 痛,中山人不断进行着探索, ⑤他们现正以更高的热情进行着建设“两个适宜” 的美好家园、构建和谐中山的具体实践。很多工作都没有先例可循,可贵的是, 中山历届党委政府都本着对中山父老乡亲和中山长远发展负责的精神,把以人 为本的价值取向贯穿于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②全面推进经济、政治、 文化和社会建设,尽最大可能避免走弯路, ③闯出了一条适合中山自己的、经 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路子,为中山人生活质量、生存价值和人的素质的提高创造 了良好条件。(注:“两个适宜”是指适宜创业和适宜居住)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正确的价值观原理 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符合人类根本利益的价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
值观都是正确的。
4 .集体主义原理
人生观 5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
于对社会的贡献原理
(历史唯 物主义) 6 .理想原理
7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 主体原理
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观,在我国市场经济和 集体主义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抓关键词解哲学题
1.“根据……针对……
由…..决定”
——此类语言哲理是: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要求一切从实际 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2.“精神、路线、方针、政策、道德、法律、法规、观念、思 想……的影响或作用”,”发现……, ……研究成功”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 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2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原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 的反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 用。
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它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对人生 选择和人生道路,都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在社会发展中应正确认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 系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使主观符合客观(具体 的历史的统一)
(2)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 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
论
用
正确的意识
①意识能正确反映物质
②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3、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 动性的辨证关系关系原理
(1)规律是客观的,发挥 主观能 动性必须尊重客观 规律
(2)认识和利用规律,要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看问题时,既要全面,又 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弄清 事物的性质。
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是事物发展不可
缺少的因系。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主次方面也是可 以相互转化的
(3)应该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 一起来,看问题,办事情,既 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
(3)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主流,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哲学问答题解题技巧及其分析
重庆市田家炳中学
《哲学问答题解题技巧及其分析》
方
方法链接
法
与 知
知识梳理
识
一
例题在线
样
重
巩固练习
要
主观题解题一般思路与基本方法:
1、读: 审设问 弄清类型 2、找: 审材料 找准题眼
3、答: 审文字 做到规范
有哪些类型的设问? 如何找准题眼? 如何规范?
方法链接
方法链接
(3) 认识论
(4) 历史观、价值观、人生观
2. 熟记原理内容与方法论,过知识关;
知识 板快
NO.1
唯 物
原理名称
1、世界物质性原理
2、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观)
整个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 意识而客观存在的物质世 界,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 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
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 论
既不能脱离现象凭空地去认识事物的本
质,也不能使认识停留在表面现象上, 而是要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2)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原理: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感性认识 需要上升为理性认识。
(1)要大胆实践,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占有丰富多彩的感性材料;(2)又要善
于思考,对占有的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从个别现象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质。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中山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闯出一条适合中山自己的、经济 社会协调发展的路子。
④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中山人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发展形势。指出随着改 革的深化和发展的加速,中山进入战略机遇期,同时也进入了矛盾凸显期。
⑤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为了构建和谐中山,中山人在很多工作都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 下,以更高的热情进行着建设“两个适宜”的美好家园的具体实践。
树立崇高理想;正确处理 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在 奋斗中实现理想。
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坚持
群众路线。
8 .改造客观世界和改 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相互联系、相 在改造世界中,要实现主
造主观世界的关系原理 互作用的。
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 正确统一。
NO.2 掌握题型与相应解题方法,在审题中过方法关
知识板块
NO.3 认
识
论
原理名称
1、主观能动 性(与客观规 律)原理
2、认识 原理
3、实践 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观)
方法论要求
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与活动 。 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1)现象与本质辩证关系的原理:
①本质离不开现象,本质总要表现为现 象。②现象离不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 表现。事物的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
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 发挥
知识 板块
NO.2
原理 名称
原理内容(世界观)
1、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原理 ①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 式和根本属性;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方法论要求
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辨 发
证 展
法 ②
2、规律原理
3 、发展的实质原理
事物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②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提高人们活 动的自觉性与预见性。
(2)整体与部分原理:①整体居于主导地 ①首先要有全局观念,办事情从整 位,统率着部分 ②部分制约整体,有 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时关键部分还会对全局 产生决定性影响。 ②又要搞好局部(优化部分结构) , 当各部分以合理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 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功能就会大于部分之和。当部分以欠佳
为转移
人们不能否认和割断事物之间的客 观联系,也不能主观臆造联系。
3、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原理: 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4、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1)因果关系原理: 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之中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 事物的状态(改变条件创造条件), 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①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实践的特征、形式及其作用的原理
坚持实践,树立劳动观点 ,坚持改革, 发展科技。
4、实践与认 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依赖于 实践,实践决定认识。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要树立实践第一的观 点,坚持用正确的 认识指导实践。
知识板块
原理名称
原理内容(世界观)
方法论要求
NO.4
知识 板块 NO.2
辨
证
法 ③
原理 名称
原理内容(世界观)
方法论要求
1、矛盾的含义原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 ①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②矛盾存 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的始终 ,即时时有矛盾
①承认矛盾,揭露矛盾;
②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的观点, 坚持两分法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弱点
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 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二 者之间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崇高的理想对人生、对社会有着重大的指导和 促进作用。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反 对小团体主义和个人主义 价值观
在处理人生价值两个方面 的关系时,既讲贡献,也 不能否认社会对个人的尊 重和满足
题型五: “材料给我们哪些哲学启示”
题型一:“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