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哲学主观题的题型及方法归类

哲学主观题的题型及方法归类

题型七:是如何(怎样)做到XXX的?是如何(怎样)坚持XXX 题型八:从哲学角度分析XX社会现象(或如何认识XX现象、 看待XX现象) 题型九:从哲学上分析XX现象或XX事件的原因 题型十:用哲学观点评析(分析、认识)XX观点XX看法
一、“体现”类
【题型特点】:体现型的设问中有“上述材料体现了 哪些(什么)哲学道理(或蕴含着什么哲学道理, 等字眼。“材料是怎样体现”“如何体现” 某一 哲学道理的
4、巩固练习: 1.2010年被称作“反腐倡廉制度的执行年”。
从新版党员领导干部廉政准则,到限制“裸官” 出境新规,再到近日印发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 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国 政府密集出招,多措并举划定反腐路线图。
2011年中国政府在“制度反腐”这一基调下 继续展开廉政风暴。世界各国的反腐实践一再证 明,最有效的反腐措施就是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 监督。因此,反腐创新的重点要在创新体制机制 上下功夫。树立新的理念思路,探索新的方式方 法,世界各国既有的成功经验也值得中国在未菜 反腐道路上加以借鉴。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我们可以把从载 人航天科研实践活动中获得的正确的认识运用于 社会实践,指导实践活动的开展以改造客观世界, 造福于人类。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在进行 载人航天这一重大科研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科技 人员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 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 事物。
【解题技巧】: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联系— —梳理——作答 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 二联系: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 三梳理作答: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 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要点,作答时要做 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
例:《考试报》23期4版26题 22期4版6
(1)(2000年全国高考政治卷第34题)云南省制定发展战略的思路主要体现了哪些 哲学道理? (2)(2003年全国高考卷第39题)2002年夏天,北京等地为缓解当地旱情,采取了 许多人工增雨的措施,明显增加了降水。试分析“人工增雨”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试分实践决定认识,政 府密集出招,多措并举正 是基于我国反腐败形势和现状以及更好地反腐败做 出的应对;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世界的反腐实践证明,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 最有效的反腐败措施。(3)
②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 作用。政府在“制度反腐”理念基调下展开廉政风 暴,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也值得中国借鉴。(2分)
哲学主观题的题型 及方法归类
解题思路:
先审设问
1、设问的指向(为什么、怎么办、 体现、意义、评析、启示……)
2、知识的范围(模块、宏观知识、 微观知识)
3、问题的主体(几个、是哪些) 再审材料:
1、中心主题 2、关键词 3、有没隐性的信息 4、有几个层次,之间有没有联系
准备调用 的课本原 理(事理 得配对)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 止境的过程,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反腐败 要创新体制,树立新的理念思路,探索新的方式方 法。(2分)
④实践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反 腐密集出招,多措并举,重视制度反腐。(2分)
二、意义、影响类 【解题技巧】:既要答理论依据, 又要答现实意义
例: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宁波奉化滕头村在党的政策指引下,结合自身实 际,发扬“艰苦创业,永不满足;坚持两手抓,一犁耕到头”的滕头精神,坚持以商 活村、以游促村的发展方针,较快地实现了由贫困向小康、由小康向富裕的成功跨越。 昔日“田不平,路不平,亩产只有二百零,有囡不嫁滕头村”目前已建设成了“天成 方,屋成行,清清渠水绕村庄,绿树成荫花果香”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问:联系材料二说明滕头村较快实现由贫困向小康、由小 康向富裕的成功经验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例: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这一知识,简要分析我国开展载 人航天这一科研实践活动的意义。
《考试报》24期3版26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开展载人航天这一科研 实践活动必将使我们获得更多的关于航天科技方 面的新的认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随着载人航天科研 活动的深入开展,不断地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通过科技人员的新的探索和研究,使得我们的认 识不断得以扩展与深化。
高考哲学十种主观题常见题型及分析
题型一: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什么)哲学道理(或蕴含着 什么哲学道理)? 题型二:运用xx原理(或所学的xx原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题型三: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题型四:上述材料给我们哪些哲学启示?
题型五:结合材料分析XX原理(材料体现、如何体现XX原理) 题型六:材料的哲学依据是什么
三、“为什么(原因)类”
【题型特点】:此类一般设问以“为什么说”, “为什么要”等形式呈现
【解题技巧】: 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 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 要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在解 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 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
材料一:我国GDP约占世界的4%,消耗 的资源占世界的25%以上。人均GDP排名世 界100多位,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答:①滕头村在较快实现由贫困向小康、由小康向富裕的过程中,紧紧结合自身实际 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②发扬滕头精神,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正 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也体现了人民改造世界时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③滕 头村的建设注意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体现了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材料二:北京奥组委重申了“节俭办奥 运”的方针,强调在现有条件下,少花钱、 多办事、办好事。对奥运会主赛场国家体育 场工程“鸟巢”进行“瘦身”,工程造价从 38.9亿元,缩减到现在的23亿元;同时主要 奥运场馆之一五棵松篮球馆造价缩减过半。
结合材料,从唯物论角度分析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