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组织结构设计

组织结构设计

方式设计
审计管理规范
根据业务流程, 主要设计工作程 序权责、工作标 准和工作方法, 完善公司的组织
管理体系
工作分析
根据岗位工作内 容,确定岗位的 任职资格,需要 的能力模型和素 质模型,形成岗
位说明书
配备人员
根据各岗位的任 职资格,确定人 员配备的方式方
法。
2020/6/14
19
五、组织设计途径及原则
2020/6/14
4
二、组织结构原则
(一)穆尼(Mooney)&雷利(Reiley): 1.机能原则:分部化 2.幕僚原则:区分实做、幕僚部门 3.协调原则:沟通网络 4.阶梯原则:组织层级节制明确 (二)费尧(Fayol):「OSCAR」 1.O:目标 2.S:专业 3.C:协调 4.A:权威 5.R:
(六)Konntz孔兹:
1.组织结构目的:(1)控制幅度 (2)效率原则 (3)目标一致原则
2.组织结构本身:「权力、责任、机能、指挥」
3.组织结构建立过程:(1)弹性 (2)促进管 理 (3)平衡原则
2020/6/14
6
三、垂直分化
(一)垂直分化的意义: 垂直分化是以层级节制体系为代表,依据组织的垂
4.汉弥顿:高阶3人、低阶6人
2020/6/14
10
三、垂直分化
(四)权变观点的控制幅度
1.纽曼(Newman)认为控制幅度应考虑:管理者、部属、工作本身三方面、 2反4正
(1)监督工作所花费的时间(反比) (2)监督工作的复杂性与重要性言 (反比)
(3)工作的反复性(正比)
(4)部属的能力(正比)
(4)缺点:不利政策一致、地域观念、与 地方势力结合
2020/6/14
17
五、组织设计途径及原则
组织设计
结构本身设计
➢职能设计 ➢框架设计 ➢协调设计
运行制度设计
➢规范化设计 ➢人员设计 ➢激励设计
管理目标——获得企业在实现发展战略过程中的组织保障
2020/6/14
18
组织结构设计的步骤
组织结构诊断
态)
(五)垂直分化应注意 1.垂直分化结果,使得所有组织成员开始「手
段目的连锁」的过程
2.不同层级须有不同角色条件
2020/6/14
9
三、垂直分化
(六)控制幅度
一)意义:指一个主管,直接所能指挥监督的部属数目
二)控制幅度原则:控制幅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视各种条件予以决 定(权变观点)
三)传统学者对控制幅度的看法:主受1933年Graicunas的影响
职位说明书
2.正式法规、运作政策、工作程序、控制过程、报酬安排及 其它引导成员行为的设计
(二)作用: 1.为五大次级系统之一,可由组织图表达机构组织结构 2.组织结构仅能表现机构组织静态面,对组织动态运作了解
作用不大
3.Kast「组织结构是机构组织最重要一部份」 (三)基本类型: 1.正式组织结构:经正式设计、有意设立的各部门关系模式 2.非正式组织结构:未经正式规划,组织成员间活动关系型
3.Gulick:在由下而上地建立机构组织时,组织将面临一个问 题反同类原则的问题
4P原则「Purpose、Person、Place、Process」
(二)意义:
1.是机构水平扩张的过程
2.依工作性质将活动归类到各单位的过程
3.各部门均是水平而有明确职权划分
4.为求取组织利益及工作效率
2020/6/14
三、权变组织理论模型设计
(一)提出者:Lawrence & Lorsch
(二)意义:
1.组织设计需考虑内外环境因素、运用分化 整合之概念、将组织理论导入适当时空架构
2.分化:组织分割为数次级系统,目的在于 指出达成组织目标过程中业务及结构的划分
3.整合:组织为完成既定目标,对各次级系 统一种协调整合过程
3、组织结构设计原理
一、组织结构概述 二、组织结构原则 三、垂直分化(层级节制体系、层级化) 四、水平分化 五、组织设计途径及原则 六、组织设计的权变因素 七、正式及非正式组织 八、组织结构类型
2020/6/14
1
一、组织结构概述
(一)意义: 1.正式关系及职责的一种模式,包含组织图、工作说明书、
二、组织结构设计途径
(一)传统设计途径:首重效率、效能
(二)政治途径:1.首重表达、响应
2.Rosenbloom论此途径有三假设:
(1)公共组织与私人组织不同
(2)公共组织须有代表性
(3)强调权力行使
(三)法律途径:首重公平裁决、化解冲突、委 员会组织方式
2020/6/14
21
五、组织设计途径及原则
12
四、水平分化
(三)分部化原因:自古立克及尤伟克(L. Urwick)首创以来, 促成分部化的主要原因如下:
1.由于机构庞大、工作复杂 2.为求行政效率的提高 3.管理幅度的适度 4. 工作专业化的利益 (四)考虑因素:Newman 1.节省开支避免浪费 2.专业化优点 3.促进控制 4.获得充分注意重视 5.易于协调沟通 6.因地制宜 (五)分部化原则: 1.单位不宜过多 2.幕僚与实做单位配合 3.职责固定 4.
2020/6/14
22
五、组织设计途径及原则
(三)模式设计的分类
1.高度分化环境对低度整合需求
(1)环境:高度不稳定、分化程度高
(2)组织:弹性、适应力、有机组织
(3)特性:宽广控幅、层级节制少
少权威关系及法令规章
2.高度分化环境对高度整合需求
(1)环境:高度不稳定、整合需求迫切
(2)组织:计划管理、项目组织
(5)权责划分的程度(正比)
(6)幕僚的协助(正比)
2.Koontz认为应考虑:管理、部属、工作及组织因素(1反5正)
(1)传达指示技术 (2)组织活力与气候
(3)计划程度性质 (4)目标标准(反比)
(5)授权程度、性质(6)部属教育训练
3.综合观点:
(1)组织特性:组织变迁率、地理位置、内部协调沟通、决策权集中
者差异小
(2)组织:生产取向、机械结构、严密监督
2020/6/14
24
五、组织设计途径及原则
四、全像图的组织设计原理: (一)学者:Morgan (二)基本概念:类似DNA的概念、将整体植入
个体、个体不因其它个体死亡而影响作业
(三)全像图组织设计原则: 1.整体植入所有部分 2.创造连结与重复→重视单位间关连、彼此功能替
一、组织设计基本原则(※与组织结构原则之区别) (一)确认组织发展策略:高层决策人员为组织
完成「定位工作」
(二)建立组织运作模式:建立垂直(层级节制) 及水平(部门划分方式)
(三)确立人力整合途径: 1.指派人员 2.工作训练 3.工作丰富化
2020/6/14
20
五、组织设计途径及原则
做更进一步层分化 (3)优点:合乎逻辑、易于协调、可达专业
化效果、事权划一 (4)缺点:权责集中易僵化、协调复杂、部
门本位主义、不易培养管理通才
2020/6/14
14
四、水平分化
2. 按程序或设备分部化:Process (1)按工作程序或设备的不同为基础
或对象而设置部门或单位
(2)基于经济及技术方面的考虑,多 用于生产及操作阶层
根据公司的战略 和业务特点,对 公司的组织结构 和组织管理进行 全面管理诊断
优化业务流程
确定业务管理模 式,以价值链为 出发点,逐级分 解业务/工作流

确定部门职责
根据业务流程, 确定部门职责, 设计管理幅度、 管理层次及其责
任、权力等
确定岗位职责
根据业务流程确 定岗位职责,进 行管理控制、信 息交流、分工协 作、综合协调等
(3)优点:专业分工、规模经济、利 于成本分析、单位间技术合作
(4)缺点:忽略高层次目标、忽略他 人协调困难、专业人才傲气
2020/6/14
15
四、水平分化
3.按人(顾客)或物分部化:Person (1)根据所服务的人群或管辖和处理
的事务和物材为基础来设置的部门或单位 (2)以实用化目的为依归 (3)优点:建立良好公众关系、符合
(2)管理方式:监督、考核、计划、授权
(3)成员特性:主管、部属因素
(4)科技应用:计算机情报决策、ERP
2020/6/14
11
四、水平分化
(一)定义:
1.Haiman:将各式各样活动归类到个别单位的过程,各单位 在分配范围内皆有管辖权利与负责义务
2.McFarland:将组织按功能、活动、工作建立许多部门或单 位的过程,亦即机构水平扩张过程
2020/6/14
3
一、组织结构概述
(五)组织结构功能: 1.效率 2.沟通 3.工作满足 4.齐一组织 (六)组织结构整合途径: 1.一般方式:(1)协调 (2)领导 (3)
沟通 (4)监督 2.Mintzberg:「 (1)工作标准化 (2)产品标准化 (3)技
术标准化
(5)相互调适 (6)直接监督
顾客需要、减少交通往返不便 (4)缺点:牺牲技术专业化、压力团
体控制、各自为政易生冲突
2020/6/14
16
四、水平分化
4.按地区分部化:Place (1)机构或组织按地区或处所为基础而设
置的单位
(2)此种方式考虑:a.市场b.原料c.交通d. 小区的服务e.政治制度的变迁
(3)优点:便于区域协调控制、因地制宜、 培养主管能力
直面向(Vertical Dimensions)进行分化。 (二)分化标准:垂直分化是依各人工作的宽广
度而产生,愈高的职位就具有愈大的宽广度 1.个人对组织活动所具权力的大小 2.对组织活动所具责任的程度 3.以及他所监督或管辖的部属数目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