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思维与想象

思维与想象

2
一、思维的概念 二、思维的种类 三、问题解决中的思维 四、思维的发展 五、思维能力的培养 六、思维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3
思维是人脑借助言语、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 观事物的性质及关系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
思维的特征
◦ 概括性:把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 ◦ 间接性:以其他事物为媒介来认识客观事物 ◦ 问题性:思维总是与解决问题相联系,并体现在解决问题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明确问题、表征问题) ◦ 分析问题 ◦ 提出假设 ◦ 检验假设
23
情境因素
◦ 刺激模式 ◦ 问题的信息量 ◦ 问题的具体性
心理因素
◦ 问题表征 ◦ 心理定势 ◦ 功能固着 ◦ 知识经验 ◦ 情绪动机
24
指问题呈现时的形态,它包含已知条件及已知条件 之间的关系,并体现出一定的空间特点和时间顺序。 一般来说,刺激模式和人的认知结构差异越大,问 题就越难以解决。
德国哥尼斯堡有一条布勒尔河,该河有两条支流, 在城中心汇合成一条大河,河中间是岛区。河上有 7座桥。哥尼斯堡的一个大学生傍晚散步时,总想 一次走过7座桥,而每座桥只准走一次,可是试来 试去总是办不到,于是写信给数学家欧拉,请他解 决这个问题
33
欧拉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仔细分析,把4处地点缩小 为4点,并把7座桥简化为7条线。经过如此这般的 抽象,欧拉就把一个有着形象因素干扰的难题转化 为“1笔画问题”:能否一笔画出该图而只一次通 过每个点。简而言之就是,能否不重复地一笔画出 该图
“有没有残疾的或饿得飞不动的鸟?”“没有。” “算不算怀在肚子里的小鸟?”“不算。” “打鸟人眼有没有花?保证是十只?”“没有花,就十只。”
老师已经满头是汗,且下课铃响了,但学生还在问:“有没有傻到 不怕死的?”“都怕死。” “会不会一枪打死两只?”“不会。” “所有的鸟都可以自由活动吗?”“完全可以。”
6
7
他(她)竟然和我吵架? !还说什么爱我,哼!我 才不稀罕这个粗暴愚蠢的 骗子呢! ——形式逻辑思维
唔,吵架是个糟糕的沟通 形式,但总比冷战好哦! 他(她)有心情和我吵架 ,说明他(她)在乎我的 意见和看法!让我来看看 我们到底什么地方意见相 左,他说的是不是也有道 理? ——辩证逻辑思维
1. 感觉运动阶段—从出生到约2岁:直观动作思维 2. 前运算阶段—约2-7岁:具体形象思维 3. 具体运算阶段—约7-11岁:出现了逻辑思维,但还离不
开具体经验 4. 形式运算阶段—约12岁到成人:抽象逻辑思维
50
加强辨证思维方法的训练 善用启发式教学 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多做解决问题的练习、参加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
利用给定的工具将点燃的蜡烛固定在墙上
41
知识经验是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 假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人已有的知识经验愈丰富 、愈概括就愈容易被应用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上。
一般说来,知识经验越广博就越容易解决问题,如 果知识丰富但结构不合理,思维策略和方法不科学 ,或是理论不能联系实际,不能实现广泛的迁移, 也难以解决问题。
有些A是B;有些C是B;因此,有些A是C。 有些苹果是绿色的;有些桔子是绿色的;因此,有
些苹果是桔子。
29
问题表征是指问题在头脑中存在和表现的形式,是 个体对问题信息的搜索、提取和理解、内化的过程, 是对觉察到的问题的各种条件和规则的解释
30
两辆火车的车头之间相距L,火车甲长L1,火车乙 长L2,两辆火车同时相向而行,火车甲速度为V1, 火车乙速度为V2,一只小鸟在两火车开动的同时以 V3的速度从甲火车的车头向乙火车的车头飞去,到 达乙车车头时立即返飞向甲车车头,如此往返不停 。问:当两火车相遇时小鸟在空中飞行了多少路程 ?
34
将8x8黑白相间的方格棋盘的左下角及右上角的白 格剪去,说明用31张1x2的长方形纸不能完全盖住 残缺的棋盘
35
残缺棋盘问题
不适当的表征
一个长方块可盖 住两个方格
想象把长方块放在 棋盘中的各个位置
正确的表征
一个长方块可盖住 一个黑方格和一个 白方格
计算切除后剩余的 黑白方格数目
是由先前的活动或经验而造成的一种预先准备状态 或活动的倾向性
的人100%使用简便方法
38
“如果要验证‘元音 背面一定是偶数’, 必须翻看哪些卡片? ”
结果: 选E和7的4% 选E和4的46% 只选E的有33%
“如果要验证‘喝啤 酒的人岁数必须超过 19岁’,必须翻看 哪些卡片?”
结果:选“喝啤酒” 和“22”的人数高 达74.1%
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些事物的通常功能,而 看不到它的其他功能
一个老和尚住在山顶的庙里。一天清晨他从山顶 庙里出发,沿着下山的小路去山下的集镇买东西 ,一路走走停停,在下午四点下得山来。买完东 西后住了一宿,第二天清晨沿着原路返回山顶的 庙里。一路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在下午四点上得 山来。
请问:在老和尚这两天的行程中,是否存在这样 一个时刻,他第一天是在这个时刻到达路上的某 点,第二天也是在这个时刻到达路上的同一个地 点的?
集中思维
◦ 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同一个方向得出 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
发散思维
◦ 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 案的思维
9
上推:抽象概括 平行:转移到同类事物上 下切:具体
我在银行工作,有很多的困惑不知道从哪里说,以 后还希望大家多指点。
这就是自以为很稳定工作的通病,“食之无味,弃 之可惜”,我觉得是这样。
15
如图,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OAPB沿x轴正方向连续翻转2008 次,点P依次落在P1、P2、P3、P4…P2008的位置,则 P2008的横坐标为_______。
16
17
常规性思维
◦ 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用惯常的方法、固定的 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创造性思维
◦ 是指以新异、独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想象的特点
◦ 形象性 ◦ 新颖性
55
记忆表象
想象表象
56
按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
◦ 无意想象 ◦ 有意想象
57

按想象的内容
◦ 再造想象: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描绘,在头脑中形成相应 的新形象的过程
看小说《红楼梦》,在头脑中出现林黛玉的形象
◦ 创造想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在头脑中独立地形成新形 象的过程
13
我弟高考成绩出来了,635,一本线是525。挺为他 开心,同时也比较紧张他选哪个专业,学校、城市 都挺重要。
超过一本线100+,北上广都能选到不错的学校和专 业啦!
14
直觉思维
◦ 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迅速地对问题作出合理的 猜测或判断的思维
分析思维
◦ 严格遵循逻辑规律,逐步进行分析与推导,最后得出合乎 逻辑的正确答案或作出合理结论的思维
18
某日,老师在课堂上想看看一个学生的智商怎样,就问他: “树上有十只鸟,开枪打死一只,还剩几只?”
学生反问:“是无声手枪吗?”“不是。” “枪声有多大?”“80-100分贝。” “那就是说会震得耳朵疼?”“是。” “在这个城市里打鸟犯不犯法?”“不犯。” “您确定那只鸟真的被打死了吗?”“确定。” 老师已经不耐烦了,“拜托,你告诉我还剩几只就行了,OK?” “OK,树上的鸟里有没有聋子?”“没有。” “有没有关在笼子里的?”“没有。” “边上还有没有其他的树,树上还有没有其他的鸟?”“没有。”
曹雪芹创造林黛玉的形象。
◦ 幻想: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 指向未来的想象
58
影响再造想象的因素
◦ 文字材料或图示的准确程度 ◦ 文字材料或图示的生动详细程度 ◦ 想象者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素材 ◦ 想象者的理解力和想象力
59
60
61
影响创造想象的因素
◦ 创造动机的强度 ◦ 创造目的的清晰性 ◦ 创造者的创造想象力 ◦ 创造想象的策略和技巧
48
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提高思维活动的积极性,推动 问题的解决;而消极的情绪状态则会干扰问题解决 的进程
人们对解决问题的动机直接影响到问题解决的效果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 之间呈倒U型曲线
动机的最佳水平不是 固定的,依据任务的 不同性质会有所改变
49
认知发展的4个阶段(皮亚杰)
25
如下图所示:已知正方形的内切圆的半径 为2英寸,求正方形的面积。
问题情境中所含的信息量太少或太多都不利于问题 解决。太少可能遗漏事实,太多则会产生干扰。
27
抽屉里有混在一起的黑色和白色的两种袜子各7只 ,如果在黑暗中取袜,至少要拿出几只,才能保证 得到一双颜色相同的袜子?
28
问题本身是否具体,对问题解决有直接影响,尤其 是当个体对问题所在领域较为陌生时,影响更为显 著。
37
课题序列
A容器容量 B容器容量 C容器容量 需要量出容量





21
127

100

14
163
25
99

18
43
10



42

21

20
59

31

23
49

20

15
39

18

28
59

25
实验组做1-8题,控制组只做678题。
结果:实验组做678题时有81%的人依然使用
P=B-A-2C的方法做,只有17的人用简单方法;而控制组
62
婴儿晚期出现想象的初始形态 3岁时出现角色想象和主题想象,由无意想象向有
意想象发展 青少年的“幻想时代”,想象的创造性成分增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