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复习总结名词解释:1、水势: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
符号:ψw。
2、渗透势:指由于溶质的存在,而使水势降低的值,用ψπ表示。
溶液中的ψπ=-CiRT。
3、自由水:距离胶粒较远而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分。
4、束缚水:靠近胶粒而被胶粒所束缚不易自由流动的水。
5、质外体途径:指水分不经过任何生物膜,而通过细胞壁和细胞间隙的移动过程。
6.渗透作用:指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7、共质体途径:指水分经胞间连丝从一个细胞进入另一个细胞的移动途径。
8、跨膜途径:指水分从一个细胞移动到另一个细胞,要两次经过质膜的运输方式。
9、质壁分离:植物细胞由于液泡失水,而使原生质体收缩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
10、生物固氮:指微生物自生或与动物、植物共生、通过体内固氮酶的作用,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
11、生物膜:细胞的外周膜和内膜系统统称为生物膜。
12. 光反应:光反应是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的,由光引起的光化学反应。
13. CO2补偿点:当光合吸收的CO2量与呼吸释放的CO2量相等时外界的CO 浓度。
14. 糖酵解:细胞质基质中的己糖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步骤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
15 希尔反应:即在光照下,离体叶绿体类囊体能将含有高铁的化合物还原成低碳化合物,并释放氧。
16 韧皮部装载:指光合作用产物从叶肉细胞输入到筛分子一伴胞复合体的整个过程。
17 根压:指植物根部的生理活动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
18. FAD: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19、离子交换:是植物吸收养分的一种方式,主要指根系表面所吸附的离子与土壤中离子进行交换反应而被植物吸收的过程。
20、被动吸收:亦称非代谢吸收。
是一种不直接消耗能量而使离子进入细胞的过程,离子可以顺着化学势梯度进入细胞。
21、碳反应:是光合作用的组成部分,它是不需要光就能进行的一系列酶促反应。
22、光合磷酸化:指叶绿体在光下把有机磷和ADP转为ATP,并形成高能磷酸键的过程。
23、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吸收阳光的能量,同化CO2和H2O,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O2的过程。
24、光呼吸:植物的绿色细胞依赖光照,吸收O2和放出CO2的过程。
25、景天科酸代谢:植物体在晚上的有机酸含量十分高,而糖类含量下降;白天则相反,有机酸下降,而糖分增多,这种有机物酸合成日变化的代谢类型,称为景天科酸代谢。
26、光补偿点:指同一叶子在同一时间内,光合过程中吸收的CO2和呼吸过程中放出的CO2等量时的光照强度。
27、呼吸作用:指生活细胞内的有机物质,在一系列酶的参与下,逐步氧化分解,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28.有氧呼吸:指生活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把某些有机物质彻底氧化分解,放出CO2并形成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29.三羧酸循环:丙酮酸在有氧条件下,通过一个包括三羧酸和二羧酸的循环而逐步氧化分解CO2的过程。
30、氧化磷酸化:是指呼吸链上的氧化过程,伴随着ADP被磷酸化为ATP的作用。
31.呼吸商:又称呼吸系数。
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植物组织释放CO2的摩尔数与吸收氧的摩尔数之比。
32.无氧呼吸:指在无氧条件下,细胞把某些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
33、萜类:由异戊二烯(五碳化合物)组成的,链状的或环状的次生植物物质。
34、酚类:是芳香族环上的氢原子被羟基或功能衍生物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
35、生物碱:是一类含氮杂环化合物,一般具有碱性。
如阿托品、吗啡、烟碱等。
36、次级产物:除了糖类、脂肪、核酸和蛋白质等基本有机物之外,植物体中还有许多其他有机物,如萜类、酚类、生物碱等,它们是由糖类等有机物代谢衍生出来的物质就叫次级产物。
37、固醇:是三萜的衍生物,它是质膜的主要组成,又是与昆虫脱皮有关的植物蜕皮激素的成分。
38、类黄酮:是两个芳香环被三碳桥连起来的15碳化合物,其结构来自两个不同的合成途径。
39.信号转导:主要研究植物感受、传导环境刺激的分子途径及其在植物发育过程中调控基因的表达和生理生化反应。
40、植物激素:是由植物本身合成的,数量很少的一些有机化合物。
它们能从生成处运输到其他部位,在极低的浓度下即能产生明显的生理效应,可以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很大的影响。
41、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由人工合成的,在很低浓度下能够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
它们具有促进插枝生根,调控开花时间,塑造理想株形等作用。
42、植物生长物质:是在较低浓度的情况下能对植物产生明显生理作用的化学物质,主要包括内源的植物激素与人造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43、光形态建成:这种依赖光控制细胞的分化、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最终汇集成组织和器官的建成。
44、光敏色素:是一种易溶于水的色素蛋白质,是由2个亚基组成的二聚体。
45、组织培养:指在无菌条件下,分离并在培养基中培养离体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的技术。
46、分化:指形成不同形态和不同功能细胞的过程。
47、脱分化:原已分化的细胞,推动原有的形态和机能,又回复到原有的无组织的细胞团或愈伤组织,这个过程称为脱分化过程。
48、顶端优势:顶端在生长上占有优势的现象。
49、春化作用:低温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称为春化作用。
50、光周期诱导:植物只需要一定时间适宜的光周期处理,以后即使处于不适宜的光周期下,仍然可以长期保持刺激的效果,这种现象称为光周期诱导。
简答题:1.何谓光敏色素?具有生理激活特性的光敏色素是哪种?答:是一种易溶于水的色素蛋白质,是由2个亚基组成的二聚体。
远红光吸收性。
2.何谓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两种反应分别在叶绿体的那个部位中进行?光反应:光反应是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的,由光引起的光化学反应。
暗反应:是光合作用的组成部分,它是不需要光就能进行的一系列酶促反应。
光反应:类囊体中。
暗反应:叶绿体基质。
3.常见植物生长物质有哪些?生长素是在植物的哪些部位产生的?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乙烯、脱落酸、其他天然的生长物质、植物生长调节剂。
生长素类在高等植物中分布很广,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及胚芽鞘中都有。
4.植物呼吸作用的概念是什么?植物呼吸代谢有哪些途径?呼吸作用:指生活细胞内的有机物质,在一系列酶的参与下,逐步氧化分解,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途径:糖酵解、磷酸戊糖途径、三羧酸循环途径。
5.糖酵解、三羧酸循环、戊糖磷酸途径和氧化磷酸化过程发生在细胞的哪些部位?这些过程相互之间有什么联系?部位:糖酵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三羧酸循环在线粒体,磷酸戊糖途径在质体,氧化磷酸化在线粒体膜上;联系:胞质溶液和质体的糖酵解和磷酸戊糖途径经过己糖磷酸和丙糖磷酸,转变糖类为有机酸,产生NADH 和NADPH和ATP。
有机酸在无氧条件下发生发酵作用。
有机酸在线粒体三羧酸循环过程中被氧化,产生的NADH和FADH2经过氧化磷酸化中电子传递链和ATP合酶作用合成ATP。
6.植物叶片中合成的有机物是以什么形式和通过什么途径运输到根部?答:形式:还原性糖,其中以蔗糖为最多。
运输途径:是筛分子-伴胞复合体通过韧皮部运输。
7.分别简述光合磷酸化与氧化磷酸化的作用机理,并说明末端ATP激酶的结构特点。
光合磷酸化:是植物叶绿体的类囊体膜或光合细菌的载色体催化ADP和Pi形成ATP.的反应。
有两种类型:循环式光合磷酸化和非循环式光合磷酸化;关于光合磷酸化有多种学说,其中被广泛接受的是化学渗透学说。
氧化磷酸化:作用是指有机物包括糖、脂、氨基酸等在分解过程中的氧化步骤所释放的能量,驱动ATP 合成的过程。
8.植物次生代谢物质对人类生活有什么作用?(1)利于物种生命传播;(2)抵御天敌和保护物种;(3)信息交换;(4)活性物质利用。
9.生物膜有那些结构特点?生物膜上有那些类型的运输蛋白?膜一般是由磷脂双分子层和镶嵌的蛋白质组成;(2)磷脂双分子的亲水性头部位于膜的表面,疏水性尾部在膜的内部;(3)膜上的蛋白质有些是与膜的外表面相连,称为外在蛋白,亦称周边蛋白;(4)有些是镶嵌在磷脂之间,甚至穿透膜的内外表面,称为内在蛋白,亦称整合蛋白;(5)由于蛋白质在膜上的分布不均匀,膜的结构不对称部分蛋白质与多糖相连;(6)膜质和膜蛋白是可以运动的;(7)膜厚7~10nm.糖蛋白和脂蛋白。
10.简述卡尔文循环反应式中ATP是如何转化为ADP的,NADPH是如何转化为NADP+的?答案:说明循环中磷酸化位点(5分),激酶作用(1分);氧化还原特点(3分),方式(1分)。
11.细胞吸水方式有几种?水分跨过细胞膜有那些途径?扩散方式、集流方式、渗透作用;单个水分子通过膜质双分子层扩散,水分集流通过水孔蛋白形成的水通道。
12.植物根部吸收的矿质元素通过什么途径和动力被运输到叶片?途径:扩散、离子通道、载体、离子泵、胞饮;动力:主要靠根压和蒸腾拉力。
13为什么说长时间的无氧呼吸会使陆生植物受伤,甚至死亡?答:长时间的无氧呼吸会使植物受伤死亡的原因:第一,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酒精使细胞质的蛋白质变性;第二,因为无氧呼吸利用每摩尔葡萄糖产生的能量很少,相当于有氧呼吸的百分之几(约8%),植物要维持正常的生理需要,就要消耗更多的有机物,这样,植物体内养料耗损过多;第三,没有丙酮酸氧化过程,许多由这个过程的中间产物形成的物质就无法继续合成。
作物受涝死亡,主要原因就在于无氧呼吸时间过久。
14.Ca2+/CaM在细胞信号传导中的作用有哪些?答:①信号接受②信号传导③信号传导与放大15.什么是植物光形态建成?它与光合作用有何不同?光形态建成:这种依赖光控制细胞的分化、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最终汇集成组织和器官的建成。
不同:光形态建成控制的是细胞的结构,光合作用控制的是物质的形成;光形态建成中利用红光、远红光、蓝光和紫外光,光合作用中利用蓝紫光和红光;光形态建成在植物的各个器官中进行,光合作用在叶片中进行。
16简述细胞膜的功能。
分室作用,生化反应场所,物质运输功能,识别与信息传递功能。
17光合作用的生理意义是什么。
把无机物变成有机物,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放出O2保持大气成分的平衡。
18.为什么植物具有向光性和向重力性生长?向光性生长的可能机制一种认为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引起的,另一种认为是由抑制物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过去一直认为照光引起IAA向背光面转移而导致生长不均衡,背光面IAA多,细胞生长强烈,所以植株便向光弯曲。
现代的研究发现,找光面抑制物质多余背光面,由于抑制物质分布不均匀而导致向光弯曲。
向重性运动机理:根冠受到重力的影响,平衡石向下运动引起一系列的生理活动,最终使IAA分布不均匀,生长不平衡,使根向地弯曲。
19、试述光敏素与植物成花诱导的关系。
光敏素的两种类型Pr和Pfr的可逆转化在植物成花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Pfr/Pr的比值高时,促进长日植物的开花;当Pfr/Pr的比值低时,促进促进短日植物的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