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寄生虫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终宿主指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2、疟疾再燃疟疾病人停止发作后,血内还残存红內期无性体的疟原虫,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继续发育繁殖,血中的裂殖体密度升高后,又引起临床发作。
3、变态从幼虫到成虫的有性生殖阶段的整个发育过程叫做胚后发育,它经历了从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到生态习性、行为和功能的一系列变化,这一过程总称为变态。
4、棘球幼砂是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的内容物,包括原头蚴、子囊、生发囊等脱落后的结构。
5、转续宿主某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而保持幼虫期状态,但能存活并长期维持幼虫状态。
只有当此幼虫有机会进入正常宿主体内后才能继续发育为成虫,这种非正常宿主称为转续宿主。
6、幼虫移行有的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在该宿主体内移行,侵袭器官组织,引起局部或全身的临床症状,称幼虫移行。
7、先天性弓形虫病该病发生于初孕妇女,感染途径是经胎盘血流传播。
受染的胎儿或婴儿或隐性感染或是出现脑积水、视网膜脉络膜炎等症状,可造成孕妇流产、早产、死胎、畸胎。
8、机械性传播病原虫通过病媒节肢动物(的体表或消化道的派出而传播),其形态与数量均无变化,节肢动物对病原体的传播只起携带传递的作用。
9、夜现周期性丝虫病患者体内的微丝蚴,一般白天滞留在肺毛细血管中,夜间出现在外周血液,这种微丝蚴在外周血液中表现为夜多昼少的现象称作夜现周期性。
10、保虫宿主某些寄生虫除了寄生在人体内,也可寄生在某系脊椎动物体内,这些动物成为人体寄生虫的病的传染源,后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传播给人,被称作保虫宿主。
11、生殖营养周期蚊虫类的吸血昆虫其从吸血到产卵的周期称为生殖营养周期。
12、异嗜症钩虫患者常喜食一些粗硬的东西,如玉米、生果、甚至是木屑、泥土之类,其原因不明,似乎与缺铁有关。
13、旅游者腹泻由蓝氏贾第鞭毛虫引起的腹泻,在旅游者中曾爆发流行。
14、生物性传播病原体必须在有关病媒节肢动物体内进行繁殖或发育到感染阶段后才能传播给新宿主。
15、异位寄生指某些寄生虫在人体内常见的寄生部位以外的器官寄生,可引起异位的损害,出现不同的症状和体症。
16、COPT日本血吸虫卵内毛蚴或胚胎分泌的抗原物质,经卵壳微孔渗出,与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中的相应抗体结合,在虫卵周围形成特异的免疫复合沉淀。
17、机会致病寄生虫某些寄生虫在宿主免疫力正常时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但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或免疫缺陷时,出现大量增殖且致病力明显增强,使宿主出现临床症状,甚至致死。
18、医学节肢动物凡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与医学有关的节肢动物。
19、片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不受益也不受害的现象。
20、寄生虫机械性损害寄生虫在人体内寄生,引起堵塞肠道,压迫组织和破坏组织细胞等机械性伤害。
21、免疫逃避在与宿主长期相互适应的过程中,有些寄生虫能逃避宿主的免疫效应的现象。
22、土源性蠕虫在线虫发育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的线虫就是土源性线虫,即直接发育形。
23、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时期所寄生的宿主24、带虫免疫人类感染疟原虫后产生的免疫力能够抵抗同种疟原虫的再感染,同时血液内有些低的原虫血症,这种免疫状态就是带虫免疫。
25、着土症也叫做钩蚴性皮炎,钩虫丝状蚴侵入宿主皮肤后,皮肤局部可出现充血性斑点或丘疹,患者奇痒无比,常因感染而形成脓疮,最后结痂脱皮而自愈。
26、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有些人体寄生虫可在脊椎动物(包括家畜和野生动物)与人之间自然传播,这种寄生虫称为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27、乳糜尿由班氏丝虫所致,由于主动脉前淋巴结或腰干淋巴结受阻由小肠吸收的乳糜液经腰干淋巴侧支流至泌尿系统,有关淋巴管曲张破裂,乳糜随尿排出。
28、蜱瘫痪由蜱叮咬后引起的,产生的毒素能上行性麻痹人。
29、伴随免疫血吸虫感染时,活的成虫可使宿主产生获得性免疫,这种免疫力不能杀灭体内已有的成虫,但对再感染具有一定的抵抗力。
30、经卵传递某些病原体不仅在节肢动物体内增殖,而且侵入雌虫的卵巢,经卵传递,以致下一代也具有感染力。
31、莱姆病经蜱传播。
病原体是伯氏螺旋体,可通过蜱侵入人体而感染,侵害关节、心脏、神经系统,患者出现发烧、全身不适、游走性红斑、关节酸痛、心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
32、不完全变态医学昆虫发育过程中不经过蛹期的就是不完全发育。
33、疟疾复发指疟疾发作后,红内期疟原虫已经消灭,未经第二次蚊虫叮咬,经过数周至年余,又出现疟疾发作症状。
34、世代交替寄生虫在同一宿主内既有有性生殖,又有无性生殖。
35、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双方相互依赖,彼此受益。
36、异位损害由异位寄生引起的损害称异位损害,如寄生虫寄生在肺、脑组织。
37、生物源性线虫发育过程中,需要中间宿主的线虫,称生物源性线虫,亦称间接发育型。
二、问答题1、试述日本血吸虫如何发育成成虫,分别经过哪些环节?答:毛蚴感染钉螺(1分),尾蚴从钉螺中逸出(1分),成虫寄生于肠系膜门静脉中(1分),虫卵随血循环沉积于肝肠内,形成肉芽肿,并随粪便排出。
(2分)2、简述猪带绦虫生活史。
答:人是终宿主和中间宿主(1分),猪是中间宿主(1分),成虫寄生在小肠(1分),幼虫寄生在肌肉和脑及腿部(1分)。
感染途径为经口感染(1分),感染期为虫卵和囊尾蚴(1分)。
3、生活史中,直接产幼虫的线虫有哪些?写出其中间宿主,终末宿主及防止原则。
答:直接产幼虫的线虫:丝虫,中间宿主:蚊虫;终末宿主:人(马来丝虫:穿山甲、猫等)。
防治原则:①普查普治;②防蚊灭蚊;③加强流行病学监测。
(3分)旋毛虫,中间宿主:人、猪、犬等;终末宿主:同中间宿主。
(3分)4、蛔虫感染机率高的原因是什么?答:蛔虫病分布范围广,人群感染率高,因为:①蛔虫生活史简单(1分);②蛔虫产卵量大(1分);③虫卵抵抗力强(1分);④粪便管理不当(1分);⑤不良卫生习惯。
(1分)5、重要的引起人类腹泻的肠道原虫有哪些?简述其致病。
答:①蓝氏贾第鞭毛虫及其致病。
(3分)②溶组织内阿米巴及其致病。
(3分)③隐孢子虫及其致病。
(3分)6、简述囊虫病感染的三种方式。
答:自体内感染。
(2分)自体外感染。
(2分)异体感染。
(2分)7、简述免疫逃避机制。
答:组织学隔离。
(2分) 表面抗原改变或伪装。
(2分)抑制宿主的免疫应答。
(2分)1.组织学隔离2.表面抗原改变(1)抗原变异;(2)分子模拟与伪装;(3)表膜脱落与更新。
3.抑制宿主的免疫应答(1)特异性B细胞克隆的耗竭;(2)抑制性T细胞(Ts)的激活;(3)分泌虫源性淋巴细胞毒性因子;(4)封闭抗体的产生。
8、诊断寄生虫,循环抗原检测与循环抗体检测方法相比有何优越性?答:对寄生虫病诊断应用循环抗原(CAg)检测与循环抗体(CAb)检测的优越性是能早期诊断现症感染,并作为评价疗效的依据,因为CAg是虫体释放的排泄分泌物质,故在宿主体内出现比CAb早,且表明活虫的存在(4分)。
此外;也可作为寄生虫活动感染,感染负荷的依据。
(2分)9、试述我国常见蚊种的越冬期。
答:以卵越冬的有:白蚊,嗜人按蚊(2分);以幼虫越冬的,如微小按蚊;以成虫越冬的,有淡色库蚊、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
(4分)10、哪几种本来不重视的寄生原虫,又在威胁人类?答:①弓形虫病:人吞食卵囊、包囊或假包囊,滋养体;或滋养体经损伤的皮肤粘膜入人体;或经胎盘感染。
(2分)②隐孢子虫:人吞食卵囊。
(2分)③卡式肺孢子虫:可能空气传播,人吸入包囊。
(2分)④蓝氏贾第鞭毛虫:人误食包囊。
(2分)以上寄生原虫感染人体常为隐性感染或症状较轻,易被人们忽视。
但当寄生在先天性免疫地下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以及艾滋病患者,则这些原虫可迅速而大量增殖,致病力增强而导致死亡,上述原虫是导致艾滋病死亡的重要合并症。
(2分)11、鼠疫和斑疹伤寒的病原体在其体内寄生繁殖以及传播方式有何不同?答:蚤传播鼠疫是通过吸血方式,当蚤吸入感染鼠疫的宿主的血液后,鼠疫杆菌在蚤前胃形成菌栓,阻塞蚤前臂;再吸血时反而将携带杆菌的回流血注入新宿主体内传播;蚤传播鼠型斑疹伤寒是通过蚤粪便污染宿主皮肤或黏膜伤口而传播的;当蚤吸入受感染宿主血液后,立克次体在其胃上皮西博内繁殖,细胞破裂后随蚤粪便排出,因此,一般是当蚤叮刺吸血后,其粪便污染伤口进行传播的12、脑型疟的主要致病机制答:目前主要为机械阻塞学说(1);脑型疟是由于脑部微血管被虐原虫所寄生的红细胞阻塞,原因是微血管内皮细胞和感染的红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发生粘连(3);感染的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不易通过小的毛细血管。
(2)13、血吸虫病常用的病原检查方法有哪些?答:粪便直接涂片法(2)毛蚴孵化法(2)透明法(1)直肠镜活法(1)14、简述血吸虫病的防治原则。
答:控制传染源:查治病人和病牛切断传播途径:对牛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消灭钉螺保护易感人群:不接触疫水,提高自身免疫力15、简述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形态区别要点。
答:猪带绦虫牛带绦虫外型薄、透明厚、不透明头节有顶突、有小钩无顶突、小钩孕节每侧分支7-13个每侧分支15-30个16、血吸虫病常用的免疫学诊断方法有哪些?答:检查循环抗原;免疫复合物检查;COPT;ELISA17、简述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的致病。
答:眼裂头蚴病、口腔头蚴病、脑裂头蚴病、内脏裂头蚴病18、通过粪便检查,可确诊哪些线虫的感染?可检获这些线虫的什么时期?答:通过粪便检查,可确诊:蛔虫,检获蛔虫卵。
钩虫,钩虫卵。
鞭虫,鞭虫卵。
19、寄生虫病的自然疫性的特点是什么?答:某些寄生虫病在原始森林或无人烟地区,可以在脊椎动物间传播。
人偶然进入该地区,则可通过一定途径传给人。
这类不需要参与而存在于自然界的计生虫病所表现的特性为自然疫源性。
20、透明胶纸法常用于诊断哪些线虫?取材及操作中应注意哪些事项?本病的感染有何特点?如何防治?答:透明胶纸法常用于诊断蛲虫。
取材:肛门拭纸。
操作中应注意:避免检查者本人手的感染。
本病的感染特点是:虫卵的发育不需离体,故存在自体的反复感染;蛲虫卵轻,可由空气吸入感染。
防治原则:治疗患者;加强个人卫生,注意自体的反复感染;加强宣传教育,改变不良卫生习惯。
21、为何寄生虫病流行具有地方性和季节性的特点?答:寄生虫的分布和流行有明显的地方性特点,主要是因为与气候条件,中间宿主或病媒节肢动物的地理分布,以及人群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有关。
例如,寄生虫病在温暖潮湿的地区流行且分布广泛,血吸虫病流行于长江以南地区,与其中间宿主钉螺的分布一致;华支睾吸虫病流行于吃生鱼或未煮熟淡水鱼习惯的地区;钩虫病流行区新鲜人粪施肥且赤脚耕作习惯的农作物地区。
22、试述寄生在人体常见螨类的寄生部位,致病机理、症状或引起的疾病?答:恙螨系幼虫时期寄生于人体,主要寄生部位是颈部、腋窝、腰部、腹股沟、阴部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