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日本的发展模式
亲美的中曾根康弘首相——风见鸡 亲美的中曾根康弘首相——风见鸡 曾反对吉田茂的美国一边倒外交政策 82年日美命运共同体、不沉的航空母舰 82年日美命运共同体、不沉的航空母舰 防卫费超过GDP1%,增加同情预算 防卫费超过GDP1%,增加同情预算 支持里根总统战略核武器谈判 在日美贸易谈判中作出让步 扩大内需的前川报告 促进土地国有土地的拍卖 推动民间参与公共事业 建设大型游乐场所——高尔夫球场等 建设大型游乐场所——高尔夫球场等
三、日本模式的局限
1968年日本成为西方第二大经济强国 1968年日本成为西方第二大经济强国 应当削弱的政府经济职能却得到加强 其主要原因: 1、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 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 2、自民党开始主导决策过程 3、政、官、财三角同盟的次级政府 建设族议员——建设省——建筑业团体 建设族议员——建设省——建筑业团体 4、在野党弱化,牵域差距、贫富差距扩大 少子化老龄化现象突出 缺乏训练有素的政治家 2006年 2006年9月安倍晋三任首相 内阁成员政治资金丑闻、失言不断 5000万份养老金缴纳记录丢失 5000万份养老金缴纳记录丢失 参议院选举失败,中止“脱离战后体制” 参议院选举失败,中止“脱离战后体制” 2007年 2007年9月协调型福田康夫任首相 缺乏统率能力,决策迟缓 2008年 2008年9月,麻生太郎任首相
1998年 1998年7月小渊惠三任首相 冻结财政改革法,扩大公共开支 “借债大王”,“小渊电话” 借债大王” 小渊电话” 周边事态法、国旗国歌法、监听法等 2000年 2000年4月任上去世,森喜郎任首相 任内无业绩,“神之国” 任内无业绩,“神之国”失言 2001年 2001年4月小泉纯一郎任首相 改造日本,改造自民党,改革无禁区 道路公团、邮政事业民营化 压缩公共开支,强力推动金融改革 官僚主导→政党主导→ 官僚主导→政党主导→首相官邸主导决策
1992年泡沫经济崩溃 1992年泡沫经济崩溃 1993年连续执政38年的自民党下台 1993年连续执政38年的自民党下台 细川护细八党派联合政权 通过政治改革四法案——公职选举法修正 通过政治改革四法案——公职选举法修正 案、政治资金限制法修正案、政党助成法 案、选区划分审议会设置法案 短暂的羽田内阁 1994年社会、自民、先驱新党联合政权 1994年社会、自民、先驱新党联合政权 社会党委员长村山富市担任政府首相 1996年初自民党总裁桥本龙太郎任首相 1996年初自民党总裁桥本龙太郎任首相
行政指导的经济功能: 被组织的市场,产业政策 经济发展至上的日本股份公司 每届内阁有经济发展计划— 每届内阁有经济发展计划—国民收入倍增 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扶植战略产业 低息贷款、财政补助、设备减税 协助夕阳产业合并、减产、转产 维持有效竞争,限制企业数目及产量 鼓励大、小企业、供应与销售商合作 鼓励劳资合作、协调贸易摩擦
皇居与平将门首塚
二、日本模式与行政指导
汽车厂家自主发展——本田技术研究所 汽车厂家自主发展——本田技术研究所 半导体产业——盛田昭夫的索尼公司 半导体产业——盛田昭夫的索尼公司 《特定产业振兴临时措施法》三次遭挫 特定产业振兴临时措施法》 政府雇员比例为7 9%(15—20%) 政府雇员比例为7.9%(15—20%) 政府经常性支出最低,瑞典的一半 政府有干预或监督的权力,但不带强制性 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机构或官员在不具有明 确的合法权力情况下,能够而且确实可以 指导或诱导私营企业或个人采取或不采取 某些行动 没有写成条文的命令——行政指导 没有写成条文的命令——行政指导
安倍晋三
福田康夫
企业努力提高生产率、强劲的出口势头 掩盖宏观政策失误,其弊端 1、扩大公共投资加剧政府财政危机 公共投资GDP比例5.7%(美国1.8%) 公共投资GDP比例5.7%(美国1.8%) 财政国债比例70年4.1%,79年 财政国债比例70年4.1%,79年34.7% 公共投资乘数效应减少一半 2、官僚、政治家的腐败 3、局部利益无限扩大——电子通讯产业 、局部利益无限扩大——电子通讯产业 4、受保护第三产业及农业竞争力低下 传统制造业强的双重产业
“劝告”、“期望”、“指示”、“希 劝告” 期望” 指示” 望”、“建议” 建议” 其制度性保证: 公共资金分配——预算三分之一为补助金 公共资金分配——预算三分之一为补助金 许认可权限——GNP40%,美国为6 许认可权限——GNP40%,美国为6.6% 财政投融资——邮政储蓄、国民保险等 财政投融资——邮政储蓄、国民保险等 政策性减税——土地、进出口、产品 政策性减税——土地、进出口、产品 非制度性因素: 精英主义官僚——点子公署通商产业省 精英主义官僚——点子公署通商产业省 钢铁、石化、汽车、电子、计算机 城山三郎:《官僚的夏天》 城山三郎:《官僚的夏天》 集团主义文化——官尊民卑意识 集团主义文化——官尊民卑意识
四、危机与改革
政府推动泡沫经济的形成 85年广场协议后日元急剧升值 85年广场协议后日元急剧升值 窗口指导、护送船队下的统制金融 银行证券分工、政府定存贷款数额及利率 设立分行、海报广告等也需大藏省批准 广场协议后降低利率,5%→2.5% 广场协议后降低利率,5%→2.5% 鼓励、指令各银行扩大贷款 与农协金融机构达成保证获利协议 出现问题后加以掩盖、拖延解决
宫泽喜一 细川护熙
羽田孜 村山富市
桥本内阁实施行政改革(六大改革) 1、减少行政机构,削弱政府权限 2、放宽限制,发挥民间活力 3、减少特殊法人,降低政府经济职能 4、地方分权,发挥地方作用 5、信息公开法 财政结构、金融体系、经济结构、社会保 障、教育等领域改革 通过《财政改革法》 通过《财政改革法》,压缩公共投资 严重打击复苏的经济,参议院选举失败
第七讲
发展模式
——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作用 ——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作用
一、不同的观点
日本模式——政府主导的官民协调发展 日本模式——政府主导的官民协调发展 官主导说——查默斯·约翰逊的《 官主导说——查默斯·约翰逊的《通产省 与日本奇迹》 与日本奇迹》 民主导说——卡德尔的《 民主导说——卡德尔的《战略资本主义: —— 日本产业金融中的民间企业和公共目的》 日本产业金融中的民间企业和公共目的》 多元说——沃尔弗伦的《 多元说——沃尔弗伦的《日本权力结构之 谜》 文化说——吉莲·泰特的《拯救日本— 文化说——吉莲·泰特的《拯救日本—泡 沫经济崩溃后的银行危机与华尔街行动》 沫经济崩溃后的银行危机与华尔街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