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费税改革浅谈

消费税改革浅谈

消费税税制改革浅谈摘要:消费税作为我国重要的流转税,在调节消费、保障财政收入、促进社会公平、优化产业结构以及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然而,虽经过多轮改革,消费税制度仍存在不足之处,影响了消费税功能的全面有效地发挥。

目前,我国正处在“营改增”的关键阶段,由于消费税本身就是补充增值税功能的一种特殊税种,其特殊调节功能将更加突出,因此消费税改革与增值税改革必然同行,此时探讨消费税改革问题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本文从消费税征税范围、税率以及征收环节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提出消费税改革的方向和路径。

关键词:消费税;征收范围;税率;征收环节一、引言消费税作为一种商品税,在帮助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同时,还兼具着调节收入分配、引导消费方向、环境保护的辅助税收职能,消费税所具有的辅助税收调节作用正好可以补充增值税普遍调节的缺位和乏力之处。

“营改增”后,增值税征收范围将覆盖全部的货物和劳务。

营业税中部分税率较高的课税对象面临着现实的税收选择:一方面,若直接适用增值税现行基本税率,则部分课税对象的税负水平将大幅度下降,如此将会减少相应行业的税收收入;另一方面,若保持课税对象原有税负水平,则需要相应的辅助税收调节,尤其“营改增”后,在地方主体税种缺失,同样需要相应的辅助税收调节。

此外,消费税自身还存在缺陷,过于注重收入功能忽略经济调节功能,特别是在环境保护以及收入分配方面,消费税并没有充分发挥其本应承担的辅助调节作用,加之“营改增”所带来的税收外部环境的变化,这都需要对原有的消费税进行一定的改革。

针对“营改增”后部分劳动行业税负发生明显下降,地方税收收入显著减少,收入分配与环境保护方面现有消费税调节能力不足等问题,此时进一步推进消费税改革,显得合情合理。

本文从消费税征税范围、税率以及征收环节三个方面加以论述,对现阶段消费税的改革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营改增”后消费税征收范围的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包括有限型、中间型和延伸型三种类型。

从实践看,许多国家消费税征收范围不断扩大,逐步由有限型向中间型延伸,特别是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这种趋势更为明显。

中国现行消费税属于有限型消费税。

增值税课税对象具有普遍性,消费税课税对象具有选择性。

鉴于增值税即将普遍征收的现实状况,消费税需要在其中起到特殊调节的作用,对货物和劳务应继续实行选择性征税。

从实现消费税调节经济的目标出发,并兼顾“营改增”所带来的暂时性税收缺位的现状,应对消费税原征收范围中的货物进行调整,并将征收范围拓展到劳务,实行中间型消费税。

基于此,“营改增”后,消费税的课税对象应进行有出有入的调整。

1、可考虑将高端消费劳务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包括高尔夫、狩猎、赛马、网吧、茶座、棋牌室、歌舞厅、夜总会、游艺厅、高档桑拿、高档美容健身院、高档酒店、私人会所、高级会员俱乐部等。

随着“营改增”即将进入收尾阶段,原营业税中部分利润较高的行业由增值税进行普遍调节后,税负水平出现大幅度下滑,之前对这部分行业征收较高营业税的目的正是为了保障财政收入,引导消费方式,调节收入分配,而“营改增”后由于对应的税率降低加之可以使用进项税额进行抵扣,这使得其税负水平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

这严重的削弱了税收的调节作用,并造成了一定的财政损失,因此为了维持税收调节作用,应将这部分行业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

如娱乐业中的歌舞厅项目,若在现行营业税制度下,以营业收入全额依照20%税率计算缴纳营业税。

若纳入“营改增”,上述纳税人将以6%税率计算缴纳增值税,或按照小规模纳税人以3%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无论以哪种方式计税,“营改增”后,该行业都将出现整体税负水平下降的趋势。

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行业税负水平下降将带来两种结果:若维持原有利润水平,服务价格下降,将引导消费者消费;若服务价格不变,利润水平上升,将引导行业发展。

显然,这两种结果都不是本次财税改革的目的。

为此,应在增值税普遍征收的基础上,将高端消费行业并入到消费税征税范围当中去,发挥消费税的补充调节作用。

2、应在增值税普遍征收的基础上,对污染环境、浪费资源、不利于环境保护的货物和劳务加征消费税。

在经历了经济高速发展后,我国经济发展如今处于转型阶段,今后经济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而不是数量,以付出环境和资源为代价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已成为过去时,在保护环境和节约利用资源中稳步发展第三产业成为我国现阶段发展的方向,因此我国的税收政策也应紧跟经济发展的步伐,发挥其经济导向的作用。

如作为重要污染源的交通工具,在现行对摩托车、小汽车和中轻型商用客车以及游艇(既是奢侈品,又是污染源)征收消费税的基础上,将实际污染可能更为严重的货车、机动船和商用飞机等交通工具也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

对电子产品征收消费税,促进电子产品的回收利用。

2012年7月1日征收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实际具有消费税性质,宜实行“费改税”。

扩大一次性消费品的征收范围,在一次性筷子的基础上,整合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将一次性包装物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可逐步考虑将化学农药、化学肥料等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但对生物农药、肥料实施优惠鼓励。

3、可考虑将高端消费品包括高档别墅、高档家具、高档皮革制品、私人飞行器等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剔除不再具有奢侈品特性的消费品。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奢侈品的需求量不断攀升,因此应适度扩大奢侈消费品的征税范围,对奢侈品征收消费税,不仅可以增加财政收入,而且由于奢侈品的消费人群主要是高收入阶层,对其征税一般不会影响普通居民的正常生活,反而可以引导适度消费,减少铺张浪费,达到间接调节收入分配的目的。

对于部分现行应税消费品已经不具有奢侈品的特性,成为居民日常消费品的项目应及时剔出消费税征收范围。

可考虑剔出消费税征收范围的普通消费品包括黄酒、啤酒、化妆品等,另外,台球、保龄球等居民广为消费的普通消费行为,亦不应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

三、“营改增”后消费税税率水平的调整从世界范围看,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消费税的税率都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从量定额与从价定率,少数应税产品(如烟草产品)则同时适用上述两种税率。

消费税征税对象的选择性和多样性决定了消费税税率的复杂性,不仅税率方式有从价和从量两种,而且不同税目往往适用不同的税率,甚至相同税目基于不同的调节目的也会适用不同的税率。

随着增值税全面替代营业税覆盖全部货物和劳务,增值税税率终将恢复单一税率状态。

作为消费税的补充,应充分发挥特殊调节作用,消费税制度的改革英区分奢侈品、非环保品等不同的课税对象,设置有差别的多样性的税率,基于此,消费税税率应进行有升有降的调整。

1、对于具有调节效应的大部分税目,应设置差别化的高档税率。

特种烟、极品烟的泛滥是一种不正常、不健康的生产和消费现象,也是腐败的温床,有必要通过高税收加以抑制。

如对现实中价格奇高的特种烟、极品烟,按更高的税率(譬如65%)征税;对于烟草,对工业环节生产的卷烟,在现行甲类、乙类卷烟的基础上,建议新增“特种卷烟”。

针对于酒类产品,白酒可以按酒精度设计分档税率,对高度酒征重税,提高高度酒的税负。

同时将葡萄酒从其他酒子目中分列出来,并适度提高税率(譬如12%或15%等)。

葡萄酒在酒类产品中已经具有重要地位,而且日益成为热门收藏品种和炒作对象,与甜酒、米酒等并列为“其他酒”类同等征税,与葡萄酒的地位不相称,税负也偏轻,因此建议将其单列一个子目并适度上调税率。

对于污染物,可基于有害排放物的数量或体积设计税率;对于高档住房,可基于分级确定的单位售价标准设计税率。

2、对于汽油、柴油、煤油、燃料油、传统小汽车等具有替代效应的税目,应设置有差别的税率,并建立消费税率调增机制。

如我国对汽油、柴油、煤油、燃料油只按照单一税率征收消费税,没有考虑任何其他的环保因素,可以说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可以将含硫量、含铅量作为汽油、柴油、煤油、燃料油消费税税率的判定标准,对添加酒精的混合汽油、脱硫汽油、加氢脱硫煤油等实行低税率。

对于含铅量,含硫量较高的汽油、柴油、煤油、燃料油征收较高的税率,使其污染成本内在化,有利于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同时建立了燃油消费税税率逐步调增机制。

每年对燃油消费税税率进行上调,燃油高税负自然有利于促进节能,而一个不断提高能源消费税税率标准的调增机制,更有利于事先形成节能的导向。

四、“营改增”后消费税的征收环节设计随着2016年5月1日增值税全面覆盖货物与劳务,对地方政府的财政税收将造成较大冲击,加之地方主体税种的确立尚需时日,“营改增”所带来的地方政府税收损失迫切地需要税制改革加以弥补,而消费税的宏观调控属性、管理属性、中央与地方的职能属性决定了其不宜作为地方税,但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将消费税改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建立政府间纵向的税收分配关系,在“营改增”过渡期间保证地方政府税收收入的稳定,因此需要在消费税征收环节上进行改革,使其顺利过渡为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可供选择的消费税征收环节,包括生产、批发和零售三个环节(含委托加工和进口环节),仅在生产环节征收的消费税最不彻底,在税收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因计税价值较小,需要较高的税率水平加以配合。

扩展到批发环节的消费税最为复杂,因经营者常常将生产和批发活动结合在一起,为避免经营者通过调整转让价格加大免税的零售价以从中渔利,需要制定较为繁琐的规则来界定出厂价、批发价与零售价的价差或折扣标准。

覆盖到零售环节的消费税最为彻底,在税收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因计税价值较大,仅需较低的税率水平加以配合,就能够保证征纳双方的高效和简便。

我国现行消费税主要在生产环节征收,仅金银首饰在零售环节征收、卷烟在生产和批发环节征收。

基于从价计征考虑并兼顾税收征管因素,“营改增”后,消费税征收环节应在保留生产环节的基础上,将大部分应税消费品的征收环节后移至零售环节,进行有进有退的调整。

1、从管理目标出发,将卷烟、石油、私人飞机等对国计民生有重要意义的特殊消费品,设置在生产环节征税。

这些消费品在税源相对集中的生产环节征税,可以实现增值税和消费税同步课征,能有效地降低征管成本,保障税款足额征收。

2、从财政收入和调节目标出发,将其他应税消费品和劳务设置在零售环节征税。

其他消费品和劳务设置在零售环节征税,可以实现以下五个目标:一是零售环节与消费者距离最近,在零售环节征税有利于发挥消费税的调节职能。

二是有利于释放生产企业生产和流通资金。

三是有利于配合增值税制度设计,在消费环节实现增值税、消费税彻底的价税分离。

四是有利于鼓励地方政府从消费者处寻找并获得收入。

五是有利于防止纳税人利用内部定价办法转移利润、规避纳税义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