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2015期末小论文

2014-2015期末小论文

轻松“悦”读快乐学习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生活化之我见
西乡县城北小学李慧
阅读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成功的英语教学要依赖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实践。

因此,在小学阶段我们就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但据调查,孩子们对英语阅读篇章第一印象就很畏惧和厌烦。

而一种语言的深入学习最终都会回归到对于语篇的阅读和理解上来,所以篇章的自主阅读能力一定培养,这样才能真正地学以致用。

如何让已习惯简便对话式英语语篇的小学生,轻松攻克稍微复杂内容,已经成为我们小学英语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要使英语阅读简单化,就要让小学英语阅读生活化。

下面我就如何让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生活化谈谈自己的拙见。

一、以教材为依托,寻找教材与生活的结合点
我们使用的《PEP小学英语》选材于生活,但从生活到教材是一个“由繁到简,提炼生活”的过程,它透过复杂的生活现象,展现了清晰、简约的文字与图片。

而学生获得的语言知识只有回到感性的、生动的、丰富的生活世界,才能满足他们在语言、情感等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教师在启发学生留意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的同时,应该以教材为依托,由师生共同寻找到教材的语言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的结合点来进行语言训练,拓展训练渠道。

⑴适当补充教材内容。

在教材使用过程中,教师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以使教材的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和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如在教学《PEP7Unit One How can I get there? 》Read and write时,补充练习从自己家到学校的英语表述;教学《PEP7Unit Two Ways to go to school》Read and write时,补充阅读材料外的其它的上学方式。

⑵扩展教学活动步骤。

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可变性,在教材中,教学活动的难度过高或过低的现象时有发生。

如果某个活动太难,可以扩展活动的步骤,增加几个准备性或提示性的步骤,从而降低活动难度。

如果活动太容易,可以对原有的活动进行延伸。

⑶合理调整教学顺序。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合理的调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提前学习某个单元,把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如教材中的单元教材重组、每个单元的板块组合,可以实现单词与句型的组合,单词、句型与单元主题的组合,甚至于单元和单元的组合,以找到语言教学最佳的结合点,提高学习效果。

二、以情境为阵地,寻找教学与生活的切入点
⑴运用不同的场景或情境巧设情景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能给学生提供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

因此,设置较为真实的英语学习情境,必将有助于将学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迁移到实际情境中去。

如,在教《How do you feel》这个内容的时候,我将教室布置成舞台,让学生表演不同的感觉,从而使语言更加真实化、生活化。

在教《Shopping》这一课时,我们可以把讲台设置成柜台,老师是营业员,学生是顾客,或者学生当营业员,老师成为顾客中的一员,学生在这个模拟的且又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会怎样用英语购买东西,使英语语言走向生活。

⑵运用不同的教具或道具巧设情景
情境教学法是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地说就是
指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发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技能得到一定发展的方法。

它是通过实物,图片,手势、简笔画等的直观手段,直接用英语教英语,用英语练习英语,培养学生直接运用英语的能力。

这些直观教具是创设教学情景最直接、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它能使英语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和交际化。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捕捉“临时道具”,又要做到“有备而来”,从而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和方式巧设情景,开展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效率。

三、以课堂为舞台,寻找生活与语言的融合点
在语言操练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点谈谈自己、说说家庭、聊聊朋友、畅谈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使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学习到生活化的语言。

在总结交流学习内容时,让学生充分展示生活中听到的、读懂的英语;让学生互相交流会说的、会写的生活英语。

使学生在展示自我的课堂上获得又一次生活舞台中的语言实践,并增强学习的信心。

在实践中,我们初步形成了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⑴再现生活化的情景,帮助学生模拟体验。

英语课本中有许多内容与真实生活有关,如购物、过生日、新学期、问路、打电话等,教师精心设计相应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体验并运用语言。

⑵设计生活化的活动,强化学生语言实践。

生活化的活动旨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经验和真切的体验。

我们在教学中,要为孩子们创造情境进行语言实践。

利用角色的扮演模拟生活情景进行语言实践就是生活化的活动。

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对所学知识学以致用,通过绘声绘色的语言,把文中的形象和内在的含义,具体生
动地表达出来,在欢乐、活跃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⑶探索生活化的学习,巩固学生语言习得。

在学校生活的不同阶段、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学习英语,巩固学生的语言习得。

如在初期进行自我介绍;各个节日期间举行英语交流课等。

四、以作业为桥梁寻找教学与生活的突破点
英语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我们学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能用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

因此,我们要巧妙设置作业,让英语走进学生生活,让学生真正用英语思维。

⑴参加丰富多彩的英语校内外活动。

如唱歌比赛、表演课本剧比赛、朗读比赛、书写比赛、英语创意作品展等富有竞争气息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英语,获得成就感。

⑵利用节日、生日,装扮教室、制作礼物。

母亲节、圣诞节、愚人节、万圣节等都是可利用的资源。

在这种多元文化的氛围下,孩子们,用英语来庆祝节日,更好的体现了语言的交流作用。

⑶形式多样的课外作业。

布置的作业可以是“画一画”、“唱一唱”、“说一说”“演一演”等,孩子们可以成为“小小设计师”“小小作家”“小小朗读家”等,学生在完成作业中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了生活中,同时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生活化是《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在做中学、在学中用”的最好体现。

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以生活实践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生活中用英语,使英语真正走进每一个学生的生活,使每一个学生真正爱上英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