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提高教师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

浅谈提高教师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

浅谈提高教师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
摘要:教师是传统的高素质含量的服务性职业,教师应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良好的服务态度,过硬的服务本领。

关键词:服务意识;服务态度;服务本领
“白云奉献给蓝天,玫瑰奉献给爱情,我拿什么奉献给你……”,听着悦耳的歌声,我的思绪开了,我在思考: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学生,我的家长……突然间,我又被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卡住了,我究竟该拿什么奉献?是知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又是知识爆炸的时代。

知识更新日新月异。

学生从教师处所获得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其成长的需要。

是分数吗?答案更是否定的。

虽然考试是学生成长必然要跨越的一道坎,但高分未必高能。

分数的杠杆不知埋没了多少“爱迪生”、“达芬奇”,不知多少家庭在望分兴叹!那究竟拿什么?是服务,是教师对学生、家长、社会高质量的服务。

一、社会的发展要求教师要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
21世纪的到来,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将会取代旧的传统的师生关系,即老师为学生服务,老师是学生的朋友,心灵的保姆,健康的教练,知识的向导。

老师就是服务者。

也许有很多老师还不习惯于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认为学生到校的目的就是学习,家长送孩子读书是天经地义,为何需要老师以“服务的态度”对待学生、家长。

其实,这是一种老化的思想。

学生到校当然需要学习,但同时,学生更愿意选择能够得到“优质服务”的环境中学习。

以优质的服务来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家长和社会的要求。

这里的服务是为满足家长的全面需求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服务就是给家长充分的知情权,引导、组织家长参与孩子的教育、学校的管理;服务就是教师的高效奉献、爱的教育,为学生愉快学习、高效学习,可持续发展学习创设条件;服务就是人文关怀,就是思想教育工作,就是要帮助学生建立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机制,帮助学生选择正确,选择合法,选择真、善、美等等;服务就是管理,以良好的服务意识、服务态度、服务水平、服务质量保证科学化管理得以顺利实施。

二、服务的内容
商家服务的对象:产品、客户、市场需求。

商家需要生产出高品位优质的产品来满足市场的需要,要做好高品质的服务来满足客户的需要。

只有这样,商家才能拥有市场,才能获得利润,才能发出工资,保证员工的福利。

与此类似,学校服务的对象是课程、学生和家长、社会。

课程就是产品,教师要花时间精力去创造、研究、设计,保证“产品”的优质。

学生和家长就是购买“产品”的客户。

无论我们用何种形式将“产品”(课程)卖给了学生和家长,我们还需要有优质的后续服务。

这样我们的客人才会回头继续“购买”产品。

当然,与商品的售后服务相比,教育的后续服务更为复杂精细。

教师的服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服务
教学服务是教师服务的中心内容。

教师的教学工作应该是具有创造性的,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命令执行。

我认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流程应该是这样的:研究、设计、执行、追踪、补足、检查、再研究……研究,就是思考如何使自己的教学既要满足教学的要求,又要满足学生的要求,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一堂课,思考要给学生的是什么;设计,就是思考如何设计课程,如何与学生形成互动,规避传统教学的缺点;执行,就是上课,真正与学生面对面,形成协作,共同创造;追踪和补足这两个环节可以并在一起,了解教学效果,弥补教学中的不足;检查,就是总结,积累经验,为下一个教学环节做准备。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始终都是服务学生的。

(二)校园生活服务
知识的传播当然是主要的,但不是绝对的。

只是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进行知识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

教师还要教学生体验生活、创造生活。

学校应提供便利的条件,让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将校园建设成为一个完整健全的模拟“小社会”。

这里应该有发明创造、体育竞技、人文艺术、商业经济、社团组织等等诸多社会活动。

在这个“小社会”里,只要教师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定位,人人都是优秀。

在这个“社会”里,教师仍然扮演着服务者的角色,服务这个小社会里的每个人。

(三)对家长的服务
家长是付钱的人,他们是保证学校生存发展的人,所以服务是理所当然的。

这一点我们必须首先认识到。

家长的满意度决定着学校的生源。

短期的许诺或许可以让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但长期的优质服务才能把孩子留在学校。

当然,身为教育者,我们不能因此对家长卑躬屈膝。

但是,对家长的服务确实半点也不能马虎。

无论是被众多学校追逐的“优秀学生”的家长,还是“后进生”的父母,他们都是学校的生存基石。

我们都应该以同样的服务态度对待。

升学率固然重要,然而对人的塑造,其意义远远大于升学。

(四)对社会的服务
升学率、好口碑只是学校反馈给社会的一些成功信息而已。

而学校真正能够为社会服务什么呢?其实,社区建设、城市建设、道德风尚、城市的教育水平,
学校可做的很多。

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学校本身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三、努力提高教师服务质量
教育产品有不同于普通产品的特殊性。

文化知识、伦理道德、思想观念等等无形的产品,对教师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

提高教师服务质量,一要讲究态度。

热情、细心、耐心、周到,这都是服务的态度。

二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巧。

(一)服务在于规范
规范是文明的前提,有规范才有良好的服务。

因而学校要规范办学,教师要规范执教。

比如学校要严格遵守义务教育“一费制”的收费办法;严格按照教育方针开足开齐课程;严格按照减负的规定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

教师要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育法律法规,遵循教育规律,关爱学生,因材施教,对学生负责,这些都是规范。

(二)服务在于细节
小处见大。

看见小事,并能做好小事的人方能做好大事。

同样,细微之处更能凸显服务的意识和质量。

发现某个学生突然情绪不佳或行动反常,一句温馨的问候或一点小小的支持和帮助能架起师生情感的桥梁;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有助于开启学生一个美好的明天;发现学生一个错误,及时给予劝导和帮助,有助于铺就学生良好的前程。

(三)服务在于沟通
沟通是服务的关键。

教师需要经常与学生和家长联系,因而师生沟通、家校沟通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服务的质量。

与家长沟通要注意如下几方面:其一,学校要建立和完善家校联系制度,使家校联系能正常化、有序化、规范化。

其二,与家长沟通要讲究策略和方法。

学生有句口头禅“千不怕,万不怕,就怕老师家访、打电话”。

平时,我们有些老师总是习惯于学生出了问题,有不良表现时才与家长联系。

学生戏称这类电话是“匪警电话”,对其非常反感。

为改善家校沟通,发挥其应有的功效,我们要运用一些方法,注意一些细节。

如报喜也要报忧,报忧不忘报喜;不要带着指责的语气与家长沟通,应该带着商量的语气;先罪己再求援。

即碰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时,比如某某学生与人打架了,并且情况较为严重。

教师不妨先向家长致歉,说明自己没能把学生教育管理好,然后再向家长说明情况,寻找解决的方法,这样有助于取得家长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小事勿扰家长,太早或太晚勿扰家长。

学生一发生事情,不分大小就打电话给家长,家长会很烦;另外,一大早就接到烦心
的电话会给人一天带来不良情绪;晚上很迟接到烦心的电话,极易使人产生过度的担忧和紧张。

教师肩负着教育的重任,同时也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挑战。

学校要生存和发展,教育要进步,学生要茁壮成长,首先要从自身开始改造,增强服务意识和能力。

服务,只是一个方面,当然还需要我们从更深更远的角度集思广益,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班主任之友,2005,(3).
[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