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中考语文【基础•精练•突破】课内文言文高效复习ABC专题一《世说新语》两则X 基础回顾一、 原文回顾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 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 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另一个哥哥的女 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太傅大笑起来。
她就是谢奕的女儿谢道槌,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 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 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
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
离开后 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
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 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
"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 走。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
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 表现)。
"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
二、 知识回顾1. 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2. 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
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 •(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古义:丢下,舍弃。
今义:委托。
)(古义:拉。
今义:引导,牵引。
)(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
) (6)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
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 3. 词类活用(1)陈太丘与友期行 (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 (2) 太丘舍去. (3) 相委而去 . (4) 下车引之.(2)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
(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4.文言实词:《咏雪》(1)内集:家庭聚会(2)儿女:泛指子侄辈,这里指谢太傅的侄儿侄女(3)俄而:不久,一会儿(4)聚:急速(5)欣然:高兴地样子(6)差:大致、差不多(7)拟:相比(8)未若:不如比作(9)因:凭借(10)起:飘起(11)即:就是《陈太丘与友期》(1)期:约定(2)期行:相约同行(3)戏:玩耍(4)舍去:去,离开,舍去,在这里指不再等候就走了(5)乃:才(6)时:当时7.惭:感到惭愧(8)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9)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0.待:等待(11)非:不,不是(12)相委:委,丢下、舍弃(13)君:对对方的一种尊称(14)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父亲的一种谦词(15)日中:正午时分(16)引:拉(17)顾:回头看三、要点回顾元方与友人各是怎样的人,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这两个人物形象。
元方:聪明伶俐,明白事理,能言善辨,落落大方,但有些傲慢。
友人:不讲诚信,没有礼貌,但知错能改。
X精练模拟>■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戒。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宾客诣陈太丘宿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
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
炊忘著算①,饭落釜中。
太丘问:“炊何不馅②?"元方、李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算,饭今成糜③。
”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志之。
"二子俱说,更相④易夺,言无遗失。
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注)①尊(bi):蒸饭的工具。
②馅:把食物蒸熟。
③糜子:粥。
④更相:互相。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待君久不至,己去去:离开.B.相委而去委:舍弃.C.炊忘著算著:放上.D.尔颇有所识不识:认识.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A.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B.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C.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D.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与朋友相约同行,朋友没有如约而至,陈太丘就自己先走了。
B.陈元方指责父亲的朋友“无信”“无礼”,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
C.元方、季方做饭招待客人,又同时偷听客人和父亲谈话,饭煮成了粥。
D.陈太丘批评儿子饭没做好,元方、季元都为自己辩护,并且互相指责。
【答案】1. D2. B3. D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意思。
“尔颇有所识不”的意思是“你们还记得我们说了什么吗”,其中“识”的意思是“记住故选D。
2.本题考查给文言文句子断句的能力。
“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的意思是“兄弟二人正在烧火,听见太丘和客人在谈论,都停下来偷听”,根据意思可知应断句为: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
故选B。
3.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二子俱说,更相易夺''的意思是“兄弟二人一块儿叙说,互相补充",由此可知D项中“元方、季元都为自己辩护,并且互相指责”理解错误;“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的意思是“能够这样,喝粥就行了,不必做饭了”,可见陈太丘并没有批评两个儿子,D项“陈太丘批评儿子饭没做好'理解错误。
故选D。
参考译文: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宾客诣陈太丘宿有客人在陈太丘家留宿,太丘让元方(陈纪)、季方(陈遥)兄弟二人做饭。
兄弟二人正在烧火,听见太丘和客人在谈论,都停下来偷听。
做饭时忘了放算子,米都落进锅里。
太丘问:“为什么没蒸饭呢?”元方、季方跪在地上说:“您和客人谈话,我们俩都在偷听,结果忘了放算子,饭都成了粥了。
”太丘说:“你们还记得我们说了什么吗?"兄弟回答道:“大概还记得。
”于是兄弟二人跪在地上一块儿叙说,互相补充,大人说的话一点都没有遗漏。
太丘说:“能够这样,喝粥就行了,不必做饭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戒。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乙)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②胡贼③攻郡。
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④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⑤而敢独止⑥?” 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
郡并获全⑦。
(注释)①荀巨伯:汉桓帝时人。
②值:遇到。
③胡贼:胡人入侵的军队。
④败:毁坏,舍弃。
⑤男子:这里表示轻蔑的称呼。
⑥止:停留。
⑦全:保全。
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____________ 与友期行 ___________ ②下车引之____ ③子可去♦♦•5.下列各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期/日中,过中/不至B.未若/柳絮/因风起C.左将军/王凝之妻也D.与儿女/讲论/文义6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7.两篇文章都写到了朋友之间的交往,请分别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从中懂得的交友之道。
8. ______ 《论语•为政》中有一句话:“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这句话与甲乙两文,都强调了_______________ 的重要性。
【答案】4.约定;牵,拉;离开。
5. C6.①陈太丘便舍弃友人离开了,太丘离开后友人才到。
②朋友身体有病,不忍离开他,宁愿用我的生命代替友人的生命。
7.从【甲】文陈太丘与朋友约定时间出行能够看出做人交友要讲求诚信的道理。
从【乙】文朋友有病哪怕大敌当前也不愿舍弃他可以得出交友应有情有义。
8 .人要讲信用。
【解析】4.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
①句意:和朋友相约出行。
期:约定;②句意:下车去拉元方。
弓I:牵,拉;③句意:你赶紧离开。
去:离开。
5.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句意为: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故应在“之”后停顿,故选C。
6.本题考查文言翻译。
①重点词:舍,舍弃,丢下。
去,离开。
乃,才。
至,至M②重点词:疾:病。
委:舍弃。
宁:宁愿。
以:用。
7.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从甲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可以知道,陈太丘与朋友约定时间出行。
因此, 做人交友要讲求诚信的道理;从乙文“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可以知道,朋友有病哪怕大敌当前,荀巨伯也不愿舍弃他。
因此,交友应有情有义。
8.本题考查主题的理解。
题干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他怎么能行。
甲文说明了做人交友要讲求诚信的道理。
乙文主要记叙了荀巨伯不忍丢下有病的朋友独自避难,而是愿用自己性命来换取朋友的性命,这种把情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精神实在难能可贵。
因此,两文都强调了人要讲信用的重要性。
参考译文甲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
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
离开后朋友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