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省郑州市第十一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郑州市第十一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郑州市第十一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两种气态烃的混合物共0.1mol,完全燃烧后生成3.58L(标准状况)二氧化碳和3.6克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乙烯B、一定含有甲烷和乙烯C、一定含有甲烷D、无法确定是否含有甲烷和乙烯参考答案:C2. 据国外资料报道,在独居石(一种共生矿,化学成分为Ce、La、Nd等的磷酸盐)中,查明有尚未命名的116、124、126号元素.判断其中116号应位于周期表中的 ()A.第六周期ⅣA族B.第七周期ⅥA族C.第七周期Ⅷ族D.第八周期ⅥA族参考答案:B略3.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右图,该物质应有的化学性质是①可燃烧;②可跟溴加成;③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④可跟NaHCO3溶液反应⑤可跟Cu(OH)2悬浊液反应;⑥可跟金属钠反应A.①②③⑥B.②③④⑥C.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参考答案:D4. 现有HCl、H2O、NH3三种物质,它们分别都含有1mol氢原子,则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1 B.1∶2∶3 C.3∶2∶1 D.6∶3∶2参考答案:D略5. 下列溶液中,与100mL 0.5mol/L NaCl溶液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A.100 mL 0.5 mol/L MgCl2溶液B.200 mL 0.25 mol/L AlCl3溶液C.50 ml 1 mol/L NaCl溶液D.50 ml 0.5 mol/L HCl溶液参考答案:D【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分析】100ml 0.5mol/L NaCl中Cl﹣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结合物质的浓度和构成计算该题.【解答】解:100ml 0.5mol/L NaCl中Cl﹣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A.100ml 0.5 mol/L MgCl2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2=1mol/L,故A错误;B.200 mL 0.25 mol/L AlCl3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5 mol/L×3=0.75mol/L,故B 错误;C.50ml 1mol/L NaCl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故C错误;D.50 ml 0.5 mol/L HCl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故D正确.故选D.6. 现有铝和过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样品,加入稀盐酸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c(Al3+)∶c(H+)∶c(Cl-)=1∶2∶8,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铝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A.3∶4 B.9∶32 C.9∶16 D.9∶8参考答案:C7. 氢氧燃料电池已用于航天飞机,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关于该燃料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H2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 电子从a电极经外电路流向b电极C. 供电时的总反应为:2H2 + O2 == 2H2OD. 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可达100%参考答案:D【分析】氢氧燃料电池中,通入氢气的电极是负极,氢气在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通入氧气的电极是正极,氧气在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燃料电池总反应是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电子从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

【详解】A项、氢氧燃料电池中,通入氢气的电极是负极,氢气在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A正确;B项、原电池工作时,电子从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即由电极a通过导线流向电极b,故B正确;C项、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是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则供电时的总反应为2H2+O2=2H2O,故C正确;D项、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还会伴有热能等能量的释放,能量转化率不可能达到100%,故D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燃料电池,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不需要将还原剂和氧化剂全部储藏在电池内的新型发电装置,电池的产物是水,环保无污染,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

8. 下列关于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较多的黑烟 B.分子中含有三个C-C键和三个C=C键C.分子中C、H元素的质量为6:1 D.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参考答案:A9.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沸点:NH3>AsH3>PH3 B.熔点:Cs> Li >NaC.酸性:HClO4>H2SO4 >H3PO4 D.碱性:NaOH>Mg(OH)2>Al(OH)3参考答案:B略10. 已知X元素的阳离子和Y元素的阴离子具有与氩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的原子序数比Y的小B.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的大C.X的原子半径比Y的大D.X元素的最高正价比Y的大参考答案:C略11. 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A. K+、MnO4-、Na+、Cl-B. K+、Na+、NO3-、CO32-C. Na+、H+、NO3-、SO42-D. Fe3+、Na+、Cl-、SO42-参考答案:BA、MnO4-溶液呈紫色,A错误。

B、B中各离子和OH-之间能大量共存且无色,B正确。

C、H+与OH-反应生成H2O,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

D、Fe3+与OH-反应生成Fe(OH)3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正确答案为B12. 100 mL 6mol/L硫酸溶液与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A. 碳酸钠B. 水C. 硫酸钾溶液D. 烧碱溶液参考答案:B13. 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基本原因是A.元素的原子量逐渐增大 B.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C.核电荷数逐渐增大 D.元素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参考答案:B14.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铜片插入到硝酸银溶液中Cu + Ag+ Cu2+ + AgB.硫酸镁跟氢氧化钡反应Ba2++SO42- BaSO4↓C.铁片插入盐酸中2Fe+6H+ 2Fe3++3H2↑D.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溶液反应H++OH- H2O参考答案:D略15. 下列反应中,水既不作氧化剂,亦不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为()A. H2O+CaO===Ca(OH)2B. 2F2+2H2O===4HF+O2C. Cl2+H2O===HCl+HClOD. 2Na+2H2O===2NaOH+H2↑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首先应该是氧化还原反应,排除A项,其次水不是氧化剂和还原剂,B项,水是还原剂,D项水是氧化剂,只能选择C项。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验证元素周期律。

(1) 甲同学在a、b、c、d四只烧杯中分别加入50mL冷水,再分别滴加几滴酚酞试液,依次加入大小相近的钠(Na)、镁(Mg)、铝(Al)、钾(K)金属小块,观察现象。

①甲同学设计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同一周期及同一主族,金属元素的原子_______ 电子能力递变规律。

②实验中发现b、c两只烧杯中几乎没有什么现象,要想达到实验目的,请你帮助选择下列合适的方法__(填字母序号)。

A.把镁、铝的金属块换成金属粉末B.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热水C.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盐酸D.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氢氧化钠溶液③写出d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就越强。

乙同学设计了下图装置以验证碳、氮、硅元素的原子的非金属性强弱。

乙同学设计的实验可直接证明三种酸的酸性强弱,已知A是一种强酸,常温下可与铜反应;B是块状固体;烧杯中盛放C的溶液。

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后,可观察到烧杯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①写出所选用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②写出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还需采取的改进措施为: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失② BC ③2K+2H2O=2K++2OH-+H2↑(2) ①HNO3 Na2SiO3或K2SiO3② CO2+H2O+Na2SiO3===H2SiO3↓+Na2CO3或2CO2+2H2O+Na2SiO3===H2SiO3↓+2NaHCO3(3)在圆底烧瓶和烧杯之间添加一个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解析:考查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1)①上述实验目的:研究同一周期及同一主族,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能力递变规律;②反应现象不明显,说明反应速率小,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因此把冷水换为热水,把水换成盐酸,增大c(H+),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故选项BC正确;③钾是活泼金属,能与水发生反应:2K+2H2O=2KOH+H2↑;(2)①A是一种强酸,常温下可与铜反应,即A为HNO3,验证C、N、Si非金属性,比较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其非金属性越强,B为块状固体,即B为CaCO3,C为Na2SiO3或K2SiO3;②利用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烧杯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2+H2O+Na2SiO3=H2SiO3↓+Na2CO3或2CO2+2H2O+Na2SiO3=H2SiO3↓+2NaHCO3;(3)HNO3易挥发,挥发出的硝酸与硅酸钠反应,干扰CO2与硅酸钠的反应,因此在圆底烧瓶和烧杯之间添加一个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7分)X、Y、Z、W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四种常见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周期第族,酸性较强的是(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

(2)W可以生成两种氧化物,分别写出这两种氧化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处理含XO、YO2烟道气污染的一种方法,是将其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单质Y。

已知:XO(g)+O2(g)=XO2(g) △H=-283.0 kJ·mol-1Y(g)+ O2(g)=YO2(g) △H=-296.0 kJ·mol-1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X、Y用实际的元素符号表示)参考答案:(1)3 VIA HClO4 (2)略(3)2CO(g)+SO2(g)=S(s)+2CO2(g) △H=-270kJ/mol18. (12分,每空2分)三种短周期元素x、y、z对应的单质 X、Y、Z,常温常压下均为无色气体,在适当条件下单质X、Y、Z之间可以发生如右图所示的变化。

已知B分子组成中z原子个数比C分子中少一个。

请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y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2)已知C的浓溶液与浓盐酸相遇可产生白烟,写出白烟成分的电子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