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省郑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郑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郑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1.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B.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C.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D.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答案】D【解析】【详解】A.诗句描述的没有涉及到化学反应,故A错误;B.沙里淘金属于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反应,故B错误;C.诗句中涉及的反应有:CaO+H2O=Ca(OH)2、Ca(OH)2+CO2=CaCO3↓+H2O,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D.爆竹爆炸过程中,火药燃烧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2.为了便于取用,实验室的药品应按照同类别物质摆放在一起。

某同学取用纯碱溶液后应完它放回的位置为A B C D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详解】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同类物质应该放在一起, A中盐酸和硫酸属于酸;B中酚酞和石蕊属于指示剂;C中的NaCl属于盐,故应该和碳酸钠放在一起;D中氢氧化钠属于碱。

故选C。

【点睛】实验室中实验药品存放遵循同类药品放在一起原则,酸放在一起,碱放在一起,指示剂放在一起。

3.下列去除杂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 NaCl固体(I2):充分加热B. Fe粉(Al):加入足量NaOH溶液,溶解后过滤C. SiO2固体(CaO):加入足量稀HCl,溶解后过滤D. CO2气体(HCl):通入饱和Na2CO3溶液,洗气后干燥【答案】D【解析】【详解】A. I2易升华,充分加热时,可以与氯化钠固体分离,故A正确;B. Al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而铁不可以,故B正确;C. 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不与盐酸反应,CaO属于碱性氧化物,可以与HCl反应,故C正确;D. CO2可以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所以应该通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故D错误。

故选D。

4.类比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已知AgCl是强电解质,推测AgBr也是强电解质B. 已知Cu与Cl2能化合生成CuCl2,推测Fe与Cl2也能化合生成FeCl2C. 已知Al(OH)3可以治疗胃酸过多,推测NaOH也可以治疗胃酸过多D. 已知Fe可以置换出CuSO4溶液中的铜,推测Na也可以置换出CuSO4溶液中的铜【答案】A【解析】【详解】A. AgCl和AgBr都是盐,绝大多数盐属于强电解质,故A正确;B.氯气的氧化性较强, Fe与Cl2化合生成FeCl3,故B错误;C. NaOH属于强碱,不可以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C错误;D.Na非常活泼,与硫酸铜溶液作用,先和溶液中的水反应,无法置换出铜,故D错误。

故选A。

5.下列现象或技术应用中,不涉及胶体性质的是A. 在江河入海处容易形成三角洲B. 向豆浆中加入石膏制成美味的豆腐C. 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D. 清晨,在茂密的森林中,常常可以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答案】C【解析】【详解】A 河流本身携带的泥沙以胶体形式存在,由于入海口处海水中含电解质(氯化钠为主),使得胶体溶液发生聚沉,涉及胶体性质;B.石膏是电解质,而豆浆是蛋白质溶液,属于胶体,该胶体遇到电解质溶液就发生聚沉,涉及了胶体的性质;C.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生成了氢氧化铁沉淀,没有涉及到胶体的性质;D.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是胶体的丁达尔现象,涉及了胶体的性质。

故选C。

6.下列关于含硅元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玻璃有固定的熔点B. 单质硅可用来制造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C. SiO2制成的光导纤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D. NaOH溶液能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答案】B【解析】【详解】A.玻璃是混合物,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故A错误;B.单质硅是半导体材料,可用来制造集成电路,电脑芯片,太阳能电池等,故B正确;C. SiO2是原子晶体,不导电,故C错误;D. 普通玻璃中含有SiO2,NaOH溶液能够与SiO2反应生成Na2SiO3,Na2SiO3能够把瓶口和瓶塞粘在一起,影响实验使用,故D错误。

故选B。

7.2018年11月28日张家口市某公司附近发生爆炸起火事故。

经调查,该事故是由于一辆运输乙炔(C2H2)气体的车辆爆炸引起。

乙炔与氧气体积比为2:5时爆炸最剧烈,此时乙炔与氧气的质量比是A. 2:5B. 5:2C. 40:13D. 13:40 【答案】D【解析】【详解】同温同压下,乙炔(C2H2)与氧气(O2)体积比为2:5时,即乙炔(C2H2)与氧气(O2)的物质的量之比也为:2:5,设n(C2H2)=2mol,n(O2)=5mol,乙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mol×26g/mol]:[5mol×32g/mol]=13:40,故乙炔与氧气的质量比是13:40。

故选D。

8.2018年11月13日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对国际单位制进行修改。

新的摩尔的定义规定,1摩尔物质包括阿伏加德罗常数N A个基本单元。

下列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的说法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32gSO2中含有0.5N A个O2B. 常温常压下,11gCO2中含有0.75N A个原子C. 标准状况下,N A个水分子的体积约为22.4LD. 1L0.3mol/L的NaCl溶液中含有0.3N A个NaCl分子【答案】B【解析】【详解】A. SO2中只含有SO2分子,不含有O2,故A错误;B. 11gCO2的物质的量是0.25mol,1个CO2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所以0.25molCO2分子中含有0.75mol原子,即0.75N A个原子,故B正确;C. 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态,所以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故C错误;D.NaCl是离子化合物,在溶液中NaCl完全电离成Na+和Cl-,不存在NaCl分子,故D错误。

故选B。

9.在下列各溶液中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K+、Cu2+、Cl-、SO42-B. K+、Cl-、Ag+、NO3-C. Na+、CO32-、NO3-、H+D. Fe3+、HCO3-、Na+、OH-【答案】A【解析】【详解】A. K+、Cu2+、Cl-、SO42-离子间不发生反应,所以它们可以共存,故A正确;B. Cl-、Ag+反应生成AgCl白色沉淀,所以Cl-、Ag+不能共存,故B错误;C. CO32-、H+反应生成CO2和水,所以CO32-和H+不能共存,故C错误;D. Fe3+和OH-反应生成Fe(OH)3沉淀, HCO3-和OH-反应生成CO32-和水,所以Fe3+和OH-, HCO3-和OH-不能共存,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判断离子共存,有以下几种情况: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3、由于形成络合离子,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Fe3+和 SCN-发生络合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10.用容量瓶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溶液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容量瓶使用前应检查是否漏液B. 容量瓶定容时俯视会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C. 没有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会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D. 配制480mL0.1mol/L的盐酸,需用10mol/L的浓盐酸4.8mL【答案】D【解析】【详解】A. 容量瓶使用前应检查是否漏液,故A正确;B. 容量瓶定容时俯视,使溶液的体积偏小,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故B正确;C. 没有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即损失了部分溶质,使溶液的浓度偏低,故C正确;D. 配制480mL0.1mol/L的盐酸,需要使用500mL规格的容量瓶,根据稀释公式可得到:c(浓)×V=c(稀)×V稀=n,带入计算得:10mol/L×V浓=0.1mol/L×0.5L,V浓=0.005L=5mL,故D错误。

浓故选D。

【点睛】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过程中的误差分析,都基于公式n B=c B∙V液中,判断c B和V液的变化对溶液的影响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1.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详解】A. 能和氯化钡反应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离子还有银离子等,且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向某未知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后,再加入稀硝酸观察沉淀的生成,生成的沉淀可能是硫酸钡或氯化银,且硝酸能将亚硫酸根离子或亚硫酸氢根离子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所以不能据此判断含有SO42-,故A错误;B. 检验NH4+时,向盛有该溶液的试管中加入NaOH固体,加热,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说明生成了NH3,即原溶液中含有NH4+,故B错误;C. 用脱脂棉包裹Na2O2,放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若棉花燃烧,说明达到棉花的着火点,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C正确;D. 取金属Na,用滤纸将其表面的煤油吸干,切下黄豆大小的Na,小心放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并向烧杯中滴加酚酞,若溶液变红,则该溶液显碱性,证明Na与水反应有碱性物质生成,故D错误。

故选C。

12.下列各组溶液中,OH-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A. 5mL 0.2mol/L的NaOH溶液和10mL 0.1mol/L的KOH溶液B. 15mL 0.1mol/L的Ba(OH)2溶液和15mL 0.2mol/L的KOH溶液C. 5mL0.3mol/L的NH3.H2O溶液和15mL 0.1mol/L的NaOH溶液D. 10mL 0.2mol/L的NaOH溶液和5mL0.2mol/L的CH3CH2OH溶液【答案】B【解析】【详解】A. 0.2mol/L的NaOH溶液中,c(OH-)=0.2mol/L, 0.1mol/L的KOH溶液中,c(OH-)=0.1mol/L,故A错误;B. 0.1mol/L的Ba(OH)2溶液中c(OH-)=0.2mol/L ,0.2mol/L的KOH溶液中c(OH-)=0.2mol/L,故B正确;C. NH3.H2O是弱碱,在溶液中只有少部分电离,所以0.3mol/L的NH3.H2O溶液中c(OH-)远小于0.1mol/L, 0.1mol/L的NaOH溶液中c(OH-)=0.1mol/L,故C错误;D. CH3CH2OH是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乙醇分子不发生电离,故D错误。

故选B。

1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Na投入水中:Na+H2O=Na++OH-+H2↑B. 氯气通入NaOH稀溶液中:Cl2+2OH-=Cl-+ClO-+H2OC. 向 NaHSO4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H++OH-=H2OD. 向碳酸钙中加醋酸溶液;CaCO3+2H+=Ca2++CO2↑+2H2O【答案】B【解析】【详解】A. Na投入水中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故A错误;B. 氯气通入NaOH稀溶液中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故B正确;C. 向 NaHSO4溶液中滴入Ba(OH)2生成硫酸钡沉淀、水、硫酸钠,离子反应方程式为:Ba2++SO42-+OH-+H+=BaSO4↓+H2O,故C错误;D. 向碳酸钙中加醋酸溶液,其中醋酸是弱酸,不能拆成离子形式,故D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