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视艺术概论第一章.

影视艺术概论第一章.

影视艺术概论第一章影视艺术基本概念第一节影视艺术概念一、影视概念影视是包括电影、电视以及电视电影等在内的影像艺术的表达对象,在以拷贝、磁带、存储器等为载体,以银幕、屏幕放映为目的,而实现以视觉与听觉综合为欣赏对象的艺术表达中,影视成为现代艺术的最新综合形态。

影视艺术的广义概念包含了影视文学剧作这一核心,兼容影视的文学改编、影视的艺术内涵、影视的艺术语言、影视的艺术样式与风格、影视艺术历史与理论、影视鉴赏与批评等。

狭义的影视艺术主要是以影视表现为对象的艺术形态分析,由于影视是以声画形象出现的艺术产品,观赏对象的银幕或屏幕艺术就是影视艺术的主要内涵。

二、影视异同一般意义上来说,电影和电视都是影像传达的对象,都是现代高科技时代的传播媒介,都是依靠声画语言进行传播的工具。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与艺术的综合体,电影与电视在多重特性、影像手段、视听融合、反映现实、认识教育、提供审美体验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和共同点。

在摄制手段上,摄影机与摄像机有差异;在记录差异上,电影胶片的感光和电视的磁带或电子记录不同;在传播形态上,电影是点对面的公共传播,电视是点对点的大众传播;在放映场所上,电影是公共性封闭式的影院观影方式,电视是开放家庭或公共场所的个人性观赏;在控制方式上,电影是机构控制,电视则是个人观赏的自由控制;在感官效果上,电影是大银幕震撼,而电视则是生活细致感受。

三、影视艺术异同在艺术语言侧重上,电影一般注重大场面、电视注重中近景表现。

电影的审美经验是超越性的,它的人造现实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虚拟的、封闭又看似真实的空间。

电影虽反映、根植并诉诸日常生活经验,但其运作机制、视觉景观、情节设置等都更加复杂、超常而具有梦幻色彩。

因此,电影的观影体验是超日常的。

而电视正好相反。

四、影视艺术性质综合性科技性产业型艺术性传播媒介特性第二节影像和镜头影像,是指借助摄影、摄像及放映等技术手段,最终在二维平面(银幕上形成的具有三维空间感觉的运动图像。

一、镜头与景别1、镜头,一是指照相机、摄影机或摄像机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光学镜头,即由特制的玻璃材料制作而成的凸透镜。

透镜的焦距直接影响成像效果。

第是指影片的基本构成单位。

每个镜头包括下列影像要素:景别、构图、光影、色彩、镜头运动等。

2、画框,在电影中是指电影画面的边缘即具体在银幕上的长方形边框。

根据宽高比例可将银幕分为不同的型号。

一是普通银幕,宽高比为1.375:1;第二种被成为宽银幕,它的宽度更适应人眼的视觉特点,视野开阔,表现大场面时视觉冲击力强。

宽银幕又可分为宽胶片宽银幕和遮幅宽银幕,前者采用专门的胶片和设备,宽高比为2:1或2.35:1,后者采用普通设备和胶片,在拍摄时遮挡原来标准画面的上下边,使其宽高比变为1.66:1或1.85:1。

遮幅方法简单、经济,目前被广泛采用。

3、景别被拍摄的事物(人、物或环境在画框内呈现的范围就是景别。

景别的划分以被拍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占比例的大小划分;以成年人在画面中所占比例的大小划分;景别是相对的。

空镜头影视语言——景别景别的变化摄像因素:摄距、物距、焦距后期制作:特技景别的类别: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大远景:人物极小、小点、移动远景:人物很小、轮廓、大动作、手势大全景:全身占不满画面全景:全身占满画面(1中全景:小腿以上(7/8中景:膝盖以上(3/4中近景:腰部以上、半身景(1/2近景:胸部以上(1/4特近景:肩部(1/8特写:头部、局部一、镜头与景别远景:镜头视野开阔,气势宏大,表现广阔空间和场面。

有时远景可以用来强调环境与人物的特殊关系。

远景人在画面中所占比例较小,离开照相机较远,主要表现环境气氛;适合展示事件发生的环境和人物活动的背景,展示事件的规模和气氛,表现多层景物等;还可用来表现广阔的空间,给人气势磅礴、严峻、宏伟的感受;往往在抒发感情、渲染气氛、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上发挥鲜明的作用;一般不用来表现横向运动物体;全景:表现成年人的全身或场景全貌的景别。

全景一般用来塑造人物形象和交代环境,一部影片中一般由全景来确立其空间关系和其他影像元素的总体基调。

有明显的内容中心和结构主体。

可清楚地看到对象的全貌或人的全身,同时保留一定范围的环境和活动空间。

适合表现人的全身形体动作,表现事件的全貌,交代时间、地点和时代特征等,并有利于表现人与环境的关系。

中景:表现成年人身体膝盖以上或场景局部的景别。

中景可以清楚的呈现人物的造型、动作、运动或者部分场景的设置,从而交代人物之间、人物和场景之间的关系。

在实际创作中,中景被称作“过渡镜头”。

接近人眼观察事物的距离和视野范围,被称作“正常画面”。

常用以叙事性和情节性的描写,因为它可以清晰表述形体运动和情绪交流,有利于交待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同中景相比,电影中更多使用中近景,它表现人身体的腰部以上的范围。

近景:表现成年人身体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其面积占画幅一半以上的景别。

在近景中,环境变为背景,只剩下相当简略的轮廓,同时形成了一个相对狭小、封闭的空间,适于展现亲密对话、细微的表情、小幅度动作或重要道具特写:表现人物身体肩部以上的头像或被拍摄体微小局部的景别。

在特写中,环境几乎完全隐退,而只保留创作者刻意突出的主体。

当表现人物时,特写可以把人们难以观察到的细微表情和心理活动清晰地传达给观众,从而达到刻画人物、烘托情绪、推进情节等目的。

远景:远取其势线条全景:人、物形状轮廓线中景:人、物动作动作线近景:近取其神三、趣味中心对角线构图。

把主体安排在对角线上,能有效利用画面对角线的长度,同时也能使陪体与主体发生直接关系。

富于动感,显得活泼,容易产生线条的汇聚趋势,吸引人的视线,达到突出主体的效果(例如聚光灯照射主体。

漫谈其它摄影构图技法X形构图。

线条、影调按X形布局,透视感强,有利于把人们视线由四周引向中心,或景物具有从中心向四周逐渐放大的特点。

常用于建筑、大桥、公路、田野等题材。

紧凑式构图。

三角形构图。

S型构图。

向心式构图。

垂直式构图。

对分式构图。

二、构图(二原理3、景深构图更能体现电影的特点。

所谓“景深”是指画面向内方向上焦点清晰的空间范围。

景深构图在视觉上突破了戏剧、绘画中存在的“第三面墙”,给电影造型开拓了新的领地。

4、角度摄像镜头的角度也是构图的主要手段。

摄像机倾斜、俯拍、仰拍等,都会造成迥然有别于日常视觉经验的非常规构图,这时更强调的是人物的心理感受和观众的心理反应,画面本身也更加丰富多变,十分新颖。

(三轴线原则影片由多个镜头组成,这要求各个镜头的空间关系保持一致,否则会造成观众的困惑。

创作者在拍摄一个场面时,会根据人物和环境、人物和人物之间的空间关系以及人物运动的方向等确定一条“轴线”,轴线是判断画面空间是否正确的依据。

仰摄摄影(像机从低处向上拍摄。

仰摄适于拍摄高处的景物,能够使景物显得更加高大雄伟。

用它代表影视人物的视线,有时可以表示对象之间的高低位置。

由于透视关系,仰摄使画面中水平线降低,前景和后景中的物体在高度上的对比因之发生变化,使处于前景的物体被突出、被夸大,从而获得特殊的艺术效果。

影视教材中常用仰摄镜头,表示人们对英雄人物的歌颂,或对某种对象的敬畏。

仰摄的角度近似垂直,叫做大仰。

一般表示人物的视点,以表现其晕眩、昏厥等精神状态。

俯摄与仰摄相反,摄影(像机由高处向下拍摄,给人以低头俯视的感觉。

俯摄镜头视野开阔,用来表现浩大的场景,有其独到之处。

顶摄摄影(像机拍摄方向与地面垂直。

用顶角拍摄某些杂技节目或歌舞演出,有独到之处。

它可以从通常人们根本无法达到的角度,把一些富有表现力的造型,拍成构图精巧的画面。

顶摄的作用还在于它改变了被摄对象的正常状态,把人与环境的空间位置,变成线条清晰的平面图案,从而使画面具有某种情趣和美感。

倒摄电影摄影机内胶片经过片门时,以反方向运转进行拍摄的方法。

用这种方法摄取的物体运动过程,以正方向运转放映,可以获得与实际运动方向相反的效果。

倒摄常用以拍摄惊险场面。

在电视摄像中,也常用倒摄方法。

三、运动摄影(一推、拉镜头也称推镜头,即摄影机沿光轴方向向前移动拍摄及其所摄取的镜头或画面。

反之则是拉镜头。

(二摇、移镜头摄影机的位置固定,镜头左右转动或上下转动的拍摄手法称为摇镜头。

摇镜头可以用来(三跟镜头拍摄对象是运动的,摄像机镜头紧跟被摄体,观众的视线也追随镜头捕捉被摄物体。

也称跟拍、跟镜头,摄影机跟随运动的被摄对象进行拍摄及其所摄取的镜头或画面。

四、镜头的视点即镜头所模拟的观察者(包括摄像师、观众和剧中人物的视野。

1. 客观镜头2. 主观镜头3. 正/反镜头常用于剧中人物对话时,前一个镜头从正面拍摄说话人或听话人(正,后一个镜头从就从此人的反面或反侧面拍摄(反。

正/反镜头的组合运用使场面表现更加真实、多面,可以起到对比、暗示或强调等作用五、电影剪辑.(一什么是剪辑(二电影剪辑的特性1. 形成镜头之间的图形关系2. 形成镜头之间的节奏关系3. 形成镜头之间的空间关系4. 形成镜头之间的时间关系六、蒙太奇(一概念蒙太奇是电影艺术的核心,它是法语“Montage”的音译,原为建筑术语,意为“构成、装配”,最早作为电影术语指“组接、构成”。

格里菲斯认为影片的基本叙事单位是镜头,由镜头组成场面,进而构成段落、全片,逐层推进、环环相扣。

将蒙太奇的地位提升至电影核心的高度的是以爱森斯坦、库里肖夫、普多夫金为首的一批苏联电影工作者。

(二分类1、叙事蒙太奇最为常见,它以交代情节、展示事件为主旨,按照叙述的顺序来组合镜头、场面和段落,引导观众理解剧情,一般情况下要求逻辑连贯。

线性蒙太奇,指各镜头按照时间顺序或事件进展逻辑逐次交代信息进行叙事。

平行蒙太奇,指两条或两条以上不同时间或空间的情节线索并列出现,分别叙述,而又最终统一于同一主题。

交叉蒙太奇,指同一时间内若干条线索齐头并进,它们之间有密切的因果关系,相互推进,交替频繁,最终汇合在一起。

美国影片中经常出现的所谓“最后一分钟营救”是典型的交叉蒙太奇。

重复蒙太奇,指影片中有一定寓意的镜头或场面等在影片中特定的位置一再出现,产生强调、呼应、对比、渲染等效果。

2、表现蒙太奇,是指以镜头队列为基础,通过相连或相叠镜头在形式上或内容上相互对照冲击,产生单个镜头所不具有的丰富含义,表现某种情感、心理或思想。

其目的不是叙述情节,而是表达情感和揭示意义。

抒情蒙太奇是一种在保证叙事和描写的连贯性的同时,表现超越剧情之上的思想和情感。

对比蒙太奇,指通过镜头或场面、段落之间在内容上或形式上的强烈对比,产生互相冲突而又互相强化的效果。

隐喻蒙太奇,指通过镜头或场面的队列引导观众进行类比,含蓄而形象地表达某种寓意或事件的某种情绪色彩。

心理蒙太奇,指通过镜头组接或声画组合展示人物的内在精神世界以及被心理活动主观化的外部世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