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人教九年级历史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单元材料题(附答案)

【历史】人教九年级历史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单元材料题(附答案)

【历史】人教九年级历史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单元材料题(附答案)一、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美国内战是两种不同制度之间矛盾与冲突的结果,也是一场维护国家主权完整的战争。

如果主权完整得不到维护,领土得不到统一,资本主义制度就难以一统美国天下,工业化就会推迟。

如果美国分裂成了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美国就不可能成为20世纪世界第一强国。

——摘编自任学安、陈晋等主编的《大国崛起》(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领导美国内战并取得胜利的总统是谁?(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晰)【答案】(1)林肯。

(2)观点:国家统一(或主权完整)是国家强盛的基础。

论述: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北方资本主义最终取得了胜利,从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并为美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奠定了基础。

鸦片战争后,中国不断遭受西方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战乱不断,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民族终于站了起来,开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结论:综上所述,国家统一,才能不断强盛。

【解析】【分析】【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林肯领导美国内战并取得胜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2)开放题,根据材料,从材料反映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晰即可,如:观点:国家统一(或主权完整)是国家强盛的基础。

论述: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北方资本主义最终取得了胜利,从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并为美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奠定了基础。

鸦片战争后,中国不断遭受西方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战乱不断,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民族终于站了起来,开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结论:综上所述,国家统一,才能不断强盛。

2.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遵循一条与西方任何国家都不相同的方针,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材料二在工业发展领域,“阁下”们不仅计划了,还用政府经费投资建造了他们认为国家需要的产业……他们招聘外国技师,派遣日本人去海外学习。

……当这些产业“组织有序且生意兴隆”的时候,政府会把它们卖给私人企业。

日本政治家们断定产业开发对日本来说至关重要……日本的成就便在于以最小的挫折和浪费建立了它认为必需的工业。

——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材料三经济学者田口卯吉……(1880年)发表评论说:“政府之制造,已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应该中止劝奖保护之政策,使政府的事务限定在适当的领域之内……日本人民业已足以同外国人竞争,业已能够经营制造商业,何须政府自身为之?”——米庆余《明治维新——日本资本主义的起步与形成》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明治维新之初政府兴办生产事业的方式及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日本政府怎样经营这些产业?政府的经营方式后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3)据材料三,概括政府经营方式发生转变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明治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的作用与西方国家有何不同?【答案】(1)方式:官办原因:诱导人民(人民不愿办企业);示范引领(2)经营:学习先进技术(招聘外国技师,派遣日本人去海外学习)变化:官办变为私营(卖给私人企业)目的:以最小的挫折和浪费建立了它认为必需的工业(3)原因:官办妨碍民间企业的发展;民营企业有了竞争力(4)作用:示范引领(政府干预);适时放手(因势而变)【解析】【详解】(1)根据“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可知,由于人民不愿办企业,所以暂时采用官办的方式,示范引领。

以诱导人民。

所以方式是官办,原因是诱导人民(人民不愿办企业);示范引领。

(2)根据“他们招聘外国技师,派遣日本人去海外学习”可知,日本政府经营这些产业的方法是学习先进技术(招聘外国技师,派遣日本人去海外学习);根据“当这些产业“组织有序且生意兴隆”的时候,政府会把它们卖给私人企业”可知,政府的经营方式后来官办变为私营(卖给私人企业),根据“日本的成就便在于以最小的挫折和浪费建立了它认为必需的工业。

”可知,目的是以最小的挫折和浪费建立了它认为必需的工业。

(3)根据“政府之制造,已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日本人民业已足以同外国人竞争”可知,政府经营方式发生转变的原因官办妨碍民间企业的发展;民营企业有了竞争力。

(4)综合上述材料,明治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的作用与西方国家的不同之处是政府先办,起示范引领(政府干预)作用;等工业兴起时,政府适时放手(因势而变)。

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打破藩界,重划全国行政区。

全国划为三府七十二县,由中央政府任命府、县知事管理,完全取消大名的封建领主权。

大名离开藩国,迁居东京,从国家领取俸禄。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反映的是哪方面的举措?(2)除上述内容外,这一历史事件还有哪些内容?(举一例)(3)从促进国家发展来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答案】(1)日本明治维新。

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2)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3)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坚持改革开放,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视教育,培养人才;发展经济等。

【解析】【分析】【详解】(1)要求学生回答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以及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日本的明治维新,从材料的内容“中央政府任命府、县知事管理,完全取消大名的封建领主权。

大名离开藩国,迁居东京,从国家领取俸禄”可知,这是明治维新的政治方面的内容,主要是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

(2)要求学生回答明治维新经济其它方面的改革内容,经济方面或思想文化方面的内容任答一个就可以。

如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或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3)要求学生回答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学生只要围绕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学习外国经验和技术,重视教育等内容回答即可。

【点睛】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学生必须要对明治维新的内容非常熟悉才行,另外还要求学生要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前孟加拉是各国的谷仓,是东方商业财富和工场手工业荟萃之地。

……在短短20年内,这里的许多地方都已呈现沙漠的景象。

田地荒芜,广大地面长满野草;农夫被掠夺,手工业者受压迫,饥荒一再发生,随之而来的是人口减少——1770年英国议员威廉·富拉登材料二“这种悲惨的境况,在商业史上是无与伦比的。

棉织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了——英国驻印度总督本丁克材料三“面对强大的敌人,女王有胆有识,毫不畏惧,积极应战。

后来,英国突入城里,她和起义军战士一起同敌人殊死搏斗。

……她常常单枪匹马砍杀敌人。

牺牲时,女王年仅23岁。

”请回答:(1)印度何时成为英国的殖民地?1759年率英军血洗孟加拉的英国殖民头目是谁?(2)导致“棉织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悲惨现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答案】言之有理即可【解析】【详解】(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757年6月的普拉西战役,是英国东印度公司与印度的孟加拉王公的战争,它为英国人征服孟加拉,以至最后征服整个印度铺平了道路,使印度开始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759年率英军血洗孟加拉的英国殖民头目是克莱武。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导致“棉织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悲惨现象的直接原因是由于从18世纪中期开始,英国开始对印度发动侵略战争,逐渐蚕食印度的土地,抢掠了无数的财富。

5.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早在 1876 年,刚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就以武力强迫朝鲜签定《江华条约》…… 1894 年,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加紧控制朝鲜…… 1910 年,正式吞并朝鲜。

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根据三则材料评价明治维新【答案】评价:①性质:明治维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②作用: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到了,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③局限:但是改革保留了旧制度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一“1868年后日本经济发展迅速”,可知,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材料二“1872年,1905年的图片”,可知,日本引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由材料三,可知,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因此评价明治维新:1868年,日本开始的明治维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到了,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但是明治维新却保留着大量封建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二、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辨析论述题6.19世纪中后期,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形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如下图所示交通工具是什么?最早发明此交通工具的人是谁?它的发明与哪一动力机的研制息息相关?(2)列举两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电器方面的重大发明。

(3)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答案】(1)汽车。

本茨。

内燃机。

(2)电灯、电话、电报等。

(3)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解析】【详解】(1)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所示交通工具是汽车,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国人卡尔•本茨于1885年发明了汽车,现代汽车工业由此开始,汽车采用的动力机器是内燃机,所以它的发明与内燃机的研制息息相关。

(2)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电器方面的重大发明还有电灯、电话、电报等。

1879年,美国人爱迪生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给世界带来了光明,爱迪生是把“电”的福音传播到人间的天使。

1876年3月10日,美国发明家贝尔发明世界上第一部电话,并获美国专利局批准的电话专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