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材料分析题一.材料题(共25小题)1.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苏俄首创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
某校九年级(1)班学生要举办一次以“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为主题的图文展,邀请你全程参与此次活动。
材料一(1)材料一中图1反映了俄国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该事件的历史意义。
(2)根据图2,概括1913﹣1925年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1921﹣1925年变化趋势出现的政策因素。
材料二: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表示出对社会主义的怀疑。
1934年当他第二次来到苏联的时候,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
”(3)根据材料二,指出维尔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其认识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她诞生于一战期间,解体于20世纪末。
70多年的风风雨雨见证了她的荣辱兴衰。
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都没能使苏联走出困境,苏联最终解体。
(4)苏联解体是有诸多因素造成的,请说出其直接原因?(5)从苏联的荣辱兴衰中,你可得到什么主要认识?2.信息窗口题。
信息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他在接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演说中说:“我向你们保证,我对自己立下誓言,要由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从此,“新政”就成为了他施政纲领的标志。
信息二:就职美国总统后,他开始整顿银行,恢复银行的信用;让农民缩减大量耕地和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偿;国家对工业的调整,实行《工业复兴法》;新建公共工程,养活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等。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变•现代史(上卷)》(1)1929﹣1933年的“严重的经济危机”有何特点?(2)材料中所提到的“他”是准?他的新政采取的最“新”手段是什么?“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3)新政实施后,对美国的社会发展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4)列举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采取“法西斯”主义并走上“对外侵略”道路的资本主义国家?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首脑在慕尼黑举行会议,并签订了《慕尼黑协定》.该协定规定:将苏台德地区以及捷克斯洛伐克南部与奥地利接壤的地区割让给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十日内交出上述地区。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材料二: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
﹣﹣《世界历史》九下(人教版)材料三:如图所示图片反映的是二战中的历史事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慕尼黑协定》的签订体现了英、法等大国推行的什么政策?带来了什么影响?(2)材料二中《联合国家宣言》的签订有什么历史意义?它在“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3)材料三中图一为二战期间在苏联召开的一次重要国际会议,请说出此次会议的名称及历史意义。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4.二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争。
时至今日,人们依然在反思战争,避免战争悲剧的重演,以维护世界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硝烟前阴谋】(1)漫画反映了二战前夕的欧洲形势,它揭示了当时英法对德国采取了怎样的政策?这一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战火推进尺】(2)年代尺中A、B两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发生了何事?这两件事对二战的进程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正义之联合】(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协约。
……﹣﹣《联合国家宣言》(3)这一文件的发表有何历史意义?【战争启示录】(4)根据以上探究活动,你能得出哪些感悟与认识?5.请运用所掌握的历史基本技能,完成下面各题。
【时空观念】(1)观察下面两幅战争地图,分别简述其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影响。
(2)请根据下面中国近现代外交发展历程年代尺提示的信息,写出与“严重危害”“外交失败”相对应的条约名称,并归纳中国近现代外交发展历程的特点。
【历史解释】(3)从下面关键词中任选一个与年代尺上内容有因果关系的事件,并简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史实与推论】(4)请根据所给出的史实,对下面的推论作出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6.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袭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参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据此回答:(1)二战期间,为了抵御共同的敌人﹣﹣﹣法西斯,苏美等20多个国家加入了哪一组织?该组织形成的标志是什么?(2)二战的转折点是什么?结束的标志又是什么?(3)二战即将结束前夕,苏、美、英三国首脑召开了哪次国际会议?会议决定战后成立哪一国际组织?7.阅读如图所示两组图片后,回答问题。
(1)图1①是某次战役后的景象,该战役被称作“绞肉机”,请写出该战役的名称。
图1③是一战后,协约国与德国缔结和约的画面,请写出该和约的名称。
(2)图2①所示的事件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该事件是什么?图2②所示的事件发生于1941年12月7日,使二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该事件是什么?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反法西斯力量联合起来,组建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该联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二战中,哪次战役被称作战争的重要转折点?图2③所示的事件标志着反法西斯盟军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该事件是什么?(3)图2④所示的事件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
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请写出一位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
(4)根据如图所示图片及所学内容,谈谈你对战争有哪些认识?至少写出两点。
8.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历史课上以“动荡与变革、全球战火再起”为主题开展了研究活动,请你参与。
(1)梳理历史知识要点,构建知识结构简图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图。
(注意: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④的填写内容为美国摆脱经济危机的方式)(2)搜集资料是我们学习历史的另一种方法。
下面是九(1)班学生搜集的资料,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21年春,苏俄发生大面积的灾荒,三千多万老百姓挣扎在饥饿的边缘……然而,这个政策引起了农民的不满,一些富农甚至借机拿起了武器。
连十月革命中布尔什维克的坚强堡垒﹣﹣喀琅施塔得的水兵们也支持农民的要求﹣﹣《大国崛起》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
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演说①材料一中“这个政策”是指什么政策?为了挽救材料中描述的危机苏俄政府又实行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表现在哪里?②材料二中罗斯福是在什么背景下所作的这场演说?罗斯福为了纠正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依靠这种“新应用”的特点是什么?起到了怎样的效果?③综合上述材料,谈谈经济政策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9.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2015年9月3日,中国即将举行阅兵式等大规模的纪念活动。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狼狈为奸】材料一如图一、二所示(1)写出图一中两大对峙集团的名称;图二反映的是二战前夕法西斯集团结成的邪恶轴心,写出其名称。
【同仇敌忾】材料二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并为此作出了种种努力。
蒋介石最终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有什么重大意义?(3)为彻底打败日本法西斯,国共两党再度合作。
列举国共两党抗战战役各一例。
写出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会议名称。
材料三……(希特勒)侵犯俄国只是侵犯不列颠诸岛的前奏……因此俄国面临的危险也是我们和美国面临的危险。
﹣﹣丘吉尔对德国侵略苏联发表的声明(4)面对共同的敌人,各国逐渐走向联合,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的标志是那一文件的签署?举一例史实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是怎样在军事上互相配合的?10.阅读材料:材料一:某协定签订后,英国首相张伯伦返回伦敦,向簇拥着他的人群高声宣布:“我们赢得了一代人的和平。
”材料二: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会从这个协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到同样的命运。
﹣﹣﹣﹣﹣﹣﹣捷克斯洛伐克外长请回答:(1)材料一、二中的协定是什么?这是英法实行什么政策的体现?这一政策对以后的局势有何影响?(2)材料二中的“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会从这个协定中得到好处”,这里的“你们的国家”是指哪些国家?(3)捷克外长的话后来应验了吗?请举例说明。
11.阅读材料依据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让你在战争和耻辱之间作出选择,你选择了耻辱,而将来你还得选择战争。
﹣﹣﹣1938年丘吉尔材料二: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是这种政策的必然结果……﹣﹣﹣1938年毛泽东材料三:过去的经验不误怀疑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姑息纳粹任何人都不可能靠抚摸来把老虎变成小猫。
﹣﹣﹣﹣1940年罗斯福(1)丘吉尔和毛泽东的评价是哪一政策?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通过学习说出把这一政策推向了顶峰的会议?(3)丘吉尔“而将来,你还的选择战争”,这里的战争指的是那一战争?战争的性质如何?(4)罗斯福讲话中的“老虎”在欧洲主要指的是哪国?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
﹣﹣一位当代西方史学家请回答:(1)分析材料一,指出西欧经济高速发展是在那一阶段(用字母表示如A﹣B)?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高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至少列举两点)(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3)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欧洲走向联合的重要表现分别是什么?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空前发展,工业生产平均增长率50年代为4.0%,60年代为5.0%.1970年与1950年相比,美国工业生产增加了1.24倍。
材料二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后,昔日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
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
欧洲政治家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对严重衰落的欧洲,欧洲政治家们发出了欧洲统一的呼声。
材料三1958﹣1972年期间,欧洲共同体六国的出口额从227亿美元增长到1412亿美元,增加了5.2倍,而美国只增加了1.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