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文化常识必修1《烛之武退秦师》(《左传》)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它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2、执事,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
例:敢以烦执事(怎敢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这是客气说法)3、吾不能早用子: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越国以鄙远:鄙,边邑。
5、行李之往来:行李,出使的人。
行李是一个古老的词语,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已沿用。
是外交使者的意思。
6、朝济而夕设版焉:设版,修筑防御工事。
版,筑土墙用的夹板。
7、以乱易整,不武:不武,指使用武时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
8、东封郑: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
封,疆界。
这里用作动词。
补充: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晋侯、秦伯围郑”中的“侯”“伯”均是爵位。
《荆轲刺秦王》(《战国策》)《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
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
1、卿,古代对人的敬称。
例:“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意义有:1.古代高级官名:三公九卿。
卿相。
2.古代对人敬称,如称荀子为"荀卿"。
3.自中国唐代开始,君主称臣民。
4.古代上级称下级、长辈称晚辈。
5.古代夫妻互称:卿。
卿卿我我(形容男女间非常亲昵)。
6.姓。
)2、竖子,对人蔑称。
例: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用的人)3、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例:“为变徵之声”(发出变徵的声音);“慷慨羽声”(声调激愤的羽声)4、箕踞:坐在地上,两脚分开,形状像箕。
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例:箕踞以骂曰(像撮箕一样地张开两腿坐在地上,骂道)5、以药淬之:在淬火时把毒药浸到匕首。
淬,把烧红了的铁哭浸入水或其他液体中,急速冷却。
6、高渐离:荆轲的朋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高渐离因为擅长击筑(竹制的乐器),秦始皇叫他在左右侍奉。
一天,高渐离得着机会,用筑去打秦始皇,要为燕国报仇,没打中,遇害。
7、厚遗(wèi)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以厚礼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
中庶子:管理国君车马之类的官。
8、易水:在现在河北省西部,发源于易县,在定兴县汇入南拒马河。
9、秦王购之千斤,邑万家:秦王用一千斤(当时以铜为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做赏格,悬赏他的头。
邑,封地。
10、为副:做助手。
11、奉守先王之宗庙:守住祖先的宗庙。
宗庙,我国的宗庙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物。
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
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
庶人不准设庙。
同时宗庙是供奉历朝历代国王牌位、举行祭祀的地方。
12、既祖,取道:祭过路神,就要上路。
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13、至陛下:陛,殿前的台阶。
陛下:对帝王的尊称。
译为"您"。
"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
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
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
14、诸郎中执兵:郎中,宫廷的侍卫。
《鸿门宴》项羽,名籍,字羽。
起兵反秦后与刘邦争天下,交战五年,终于失败自杀。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
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
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鲁迅更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鸿门:地名,在新丰(今陕西临潼东)。
沛公:刘邦,起兵于沛(今江苏沛县),号称“沛公”。
1、左司马:官名,将军下面的属官,掌管军事。
2、关中:函谷关(在今河抽灵宝东北)以西,今陕西一带。
3、山东: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
4、左尹:官名。
楚国官名。
又有右尹。
位次于令尹,为楚国之卿。
5、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这里指项羽。
6、再拜:拜两次,古代隆重的礼节。
7、妇女无所幸:幸,封建君主妻妾的宠爱叫“幸”。
8、按剑而跽(jì):握着剑,跪直身子。
这是一种警备的姿势。
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要起身先得挺直上身。
9、参乘(shèng):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乘,四匹马拉的车。
10、怀王与诸将约:怀王,名心,是战国时楚怀王之孙。
项梁起兵,立他为王,也称楚怀王,破秦后,项羽尊他为义帝,后来项羽又令人把他杀了。
11、素善留侯张良:张良,字子房,刘邦的主要谋士。
刘邦得天下后,封他为“留侯”。
留,地名,在今江苏沛县东南。
12、鲰生:浅陋无知的小人。
鲰,浅陋、卑微。
13、奉卮酒为寿:奉上一杯酒,祝(项伯)健康。
卮,酒器。
寿:我国各族人民养成了丰富多彩的祝寿习俗,如,六十岁称为初寿,八十岁称为中寿、百岁则称为高寿。
又如七十七岁称为喜寿,八十八称为米寿、九十九则称为白寿。
福禄寿三星中有老寿星,成语里有寿比南山,日常用语中有健康长寿,传说中,最长寿的人有彭祖,祝寿用品中有寿面、寿糕、寿桃、寿联等。
丧葬文化里有寿穴、寿木、寿衣等。
14、环玦:环形、有缺口的佩玉。
“玦”与“决”同音,范增用玦暗示项羽要下决心杀刘邦。
15、彘肩:猪的前腿。
16、窃为大王不取也:窃,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17、刀俎:切肉用的刀和板。
18、不胜杯杓:禁不起多喝酒,意思是醉了。
杓,酒器。
19、大将军:指范增。
必修1梳理探究汉字是至今仍“活”着的最古老的一种文字,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文字。
汉字的数量有数万之多,如收在《康熙字典》里的汉字就有47000多个。
汉字作为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书写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承载了华夏文化的悠久历史。
一、汉字的起源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
现在一般认为最古老的汉字是出现在公元前13——前11世纪商代的一种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
不过,我国考古人员在距今4500多年的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址出土的文物上,也发现了依照实物描绘出来的“象形字”,比甲骨文还要早一千多年。
发掘半坡遗址时,发现了约6000年前半坡人创造的具有文字性质的刻画符号,这可以看做是更加原始的中国文字。
“图画字”或“象形字”就是汉字最早的样子。
像“日、月、鱼、鸟、马、鹿、花、草”等许多文字都是对原物的描画,字形在一定程度上保留所指事物的形貌特征。
二、汉字的形体从商代甲骨文到今天的楷书,汉字的形体演变为分两大阶段,就是古汉字阶段和隶书楷书阶段。
前一阶段起自商代终于秦代,字体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和小篆;后一阶段起自汉代一直延续到现代,字体有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
17、我自不驱卿:卿,这里是丈夫对妻子的爱称。
18、报府:赴府,到庐江太守府里去办事。
19、往昔初阳岁:初阳岁,冬至以后,立春以前。
20、承籍有宦官:宦官,就是官宦,做官的人。
21、不嫁义郎体:义,这里是对男子的美称。
22、结大义:结为婚姻。
23、耳著明月珰:珰,耳坠。
24、口如含朱丹:朱丹,朱砂。
25、仕宦于台阁:在大官府任官职。
台阁,原指尚书台,这里泛指大的官府。
尚书台:官署名。
东汉光武帝始置。
东汉中枢机关。
因位于宫中的中台,故以台名,并有中台、台阁、台省等别称。
《诗三首》《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
旧乡:故乡。
《短歌行》曹操1、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代酒。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
子,对对方的尊称。
衿,古式的衣领。
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公说他在吃饭时曾三次把饭从嘴里吐出来,唯恐因接待贤士迟慢而失掉人才。
这里借用这个典故,是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4、越陌度阡:陌,东西向田间小路。
阡,南北向田间小路。
5、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公说他在吃饭时曾三次把饭从嘴里吐出来,唯恐因接待贤士迟慢而失掉人才。
这里借用这个典故,是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他归顺。
吐哺,吐出嘴里含着的食物。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1、少无适俗韵:少,指少年时代。
2、一去三十年:陶渊明自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初做江州祭酒,到东晋安帝义熙元年辞去彭泽令归田,一共十三个年头。
这里“三十年”是夸大的说法。
也有人认为是“十三年”之误。
3、墟里:村落。
4、虚室:空室。
第三单元《兰亭集序》1、王羲之,字逸少,善书法,有“书圣”之称。
又因为他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谢安、孙绰等41人,于三月三日在会稽郡山阴的兰亭集会。
他们曲水流觞,饮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由王羲之作序一篇,总述其事,是为《兰亭集序》。
2、暮春之初:阴历三月初。
暮春,春季的末一个月。
3、修禊事也:(为了)做禊事。
禊,一种祭礼。
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巳”日。
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
4、癸丑:古人常用“天干”(甲乙丙丁等)十个字和“地支”(子丑寅卯等“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5、丝竹管弦之盛:演奏音乐的盛况。
丝竹管弦,都是乐器。
簘笛用竹制成,是管类。
琴瑟的弦用丝制成,是弦类。
6、品类之盛: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
《赤壁赋》苏轼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
1082年秋、冬,苏轼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两篇赋。
本文是第一篇,又称“前赤壁赋“。
赤壁之战的地点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在今湖北武昌的赤矶山,或湖北赤壁。
苏轼所游是黄州的赤鼻矶,并非赤壁大战处。
1、羽化:传说成仙的人能飞升,像长了翅膀一样。
2、舳舻:船头和般尾的并称,泛指首尾相接的船只。
3、造物者,原意指“天”,就是现在所说的“自然”。
无尽藏,出于佛家语的“无尽藏海”(像海之能包罗万物)。
4、徘徊于斗牛之间: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5、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指他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6、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槊,长矛。
7、匏樽:用葫芦做成的酒器。
匏,葫芦。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1、褒禅山,旧名华山,在安徽含山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