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动对心肺功能的影响教学设计

运动对心肺功能的影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掌握
(1)概念:有氧心率、最大心率、窦性心动徐缓、呼吸当量、最大摄氧量 、乳酸阈、耐力训练。
(2)运动时心率变化与负荷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关系;运动对血压影响的特点;冠壮动脉对运动的适应性变化。
(3)运动时肺通气与换气功能的变化规律。
(4)有氧运动的生理作用。
(5)耐力运动处方的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2、讲授知识目标1中的基本概念以及,运动对其的影响
回答问题
由远及近,从著名运动员到学生自身锻炼的体会,使得学生对于运动的理解从理论的客观,转变到自身的主观感觉,加强对于学习内容的体会
完成知识目标2
1、展示课件,挑选班中2名男同学上台,1名身材较健壮,1名较为瘦弱,并现场量取两名学生的胸围,并询问1000m跑步的成绩和肺活量从而引出呼吸系统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
二、另外本节课以学生了初步掌握为目的,让同学们直接现场制定一些运动处方还是有些困难
三、通过视频和数据来认识本节课内容,视频选择还不够全面,展示的数据不够权威和全面,缺少了目前国内对于该内容的先进研究成果的讲述
【教法学法】
教学以讲授和讨论为主,,通过列举实例,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寻找答案。以多媒体PPT为主要学习和观察对象,以课堂讨论,解答疑问衔接各个教学环节,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完成教学目标。学生通过聆听观看,阅读思考,小组讨论等手段掌握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新课
1、播放一组著名运动员比赛视频
2、对视频中的著名运动员进行一些解说并引出问题:★哪些因素决定着运动员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观看视频,聆听解说
通过“明星效益”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并通过对运动员一些主要数据的展示让同学们一开始就对本章知识有深刻的认识
完成知识目标1
1、展示课件,同时提出第二个问题:★同学们平时锻炼时是否有留意过自己的心跳,自觉是否有规律
《运动对心肺功能的影响》教学设计
学科:《人体运动学》
《运动对心肺功能的影响》教学设计
【教案背景】
1、授课班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大二学生
2、学科:《人体运动学》
3、课时:3课时
【教材分析】
“运动对心肺功能的影响”是《人体运动学》这门课总共四章内容当中的第三章《运动与心肺功能》的第一节,它总领全章内容,为掌握本章内容的基础知识,提出了相关内容的基本概念,是应用于健康科学与康复医学的重要基础理论
教学反思
一、本章节知识开始将所学引入到实际的体育运动当中,同学们对于体育运动了解甚少因此必然有碍于对本章节知识的理解,同时由于现在学生较少参加体育锻炼也较少得到体育锻炼方面的专业指导,因此是否真正把理论与自身身体结构联系起来进行学习和理解,是本节课的关键。通过观察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做到特别是男同学,少数一部分尤其是女生还是仅仅限于书面的理论当中,没有很好的和自身的身体结构相结合;
2、讲授知识目标2中的基本概念以及,运动对其的影响
积极参与
通过学生台上台下的参与,在理论课中参入一些实验课的元素,让课堂元素更丰富
完成知识目标3
1、讲授知识目标3
2、提出案例,让同学们对案例制定出耐力运动处方
将所学知识现场运用,并对其进行评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总结
1、回顾本章节所学知识
2、提出要求,(1)平时多参与体育锻炼,一方面提高身体素质,另一方面,提高对体育锻炼的认识(2)更多的了解各种体育项目,尤其是全民健身项目(3)尝试给周围需要提高身体素质的人制定简单安全的运动处方
【学情分析】
学生为大二的学生,在上本门课之前已学习过《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康复医学概论》等相关学科,《人体运动学》是在此基础上对人体的运动系统从形态结构生理生化乃至生物力学方面进一步的阐述,本章是学习过总论和骨骼肌肉系统运动学后的第三章,属于知识应用型的章节,学生须将前面所学融会贯通后才能较全面的理解本章,作为医学生,解剖和生理方面的知识较容易接受,但是存在对于体育锻炼和相关知识和亲身体验较少的主要缺陷,因此教学当中将会偏重于对于本方面的教授和实际体验
2. 熟悉:
(1)长期运动引起心脏扩大的主要表现。
(2)有氧运动的生理基础与常见的运动形式。
(3) 耐力运动处方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3. 了解:
运动项目与心脏肥大的关系;运动引起血管的适应性变化;无氧运动的生理基础。
【教学难点】
1、运动过程中心率和呼吸的变化规律
2、耐力运动处方中对于运动形式和运动强度的把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