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动与心肺功能课件

运动与心肺功能课件


心室壁应力增加
心肌合成代谢增强
室壁增厚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3. 心脏形态的适应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3. 心脏形态的适应
运动与心脏肥大:心脏肥大主要表现为心室后壁和 室间隔肥厚,而心腔内径并无成比例扩大(心脏同 心肥大)。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学习内容
1 心血管系统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
2 呼吸系统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
3
有氧、无氧运动
4
耐力运动处方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心脏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
1.运动与心率 2.每搏量与心排血量 3.心脏形态的适应
1. 运动与心率
神经因素 ——快相
心率 变化 机制
体液因素 ——慢相
肌肉 和关

心脏 朋氏 反射
牵张 窦房

交感 神经 兴奋
血液的 化学变

交感肾上 腺系统分
泌激素
体温 升高
心血管中枢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 运动与心率
心率储备——安静时心率与最大心率差值,因最高 心率不 同,心率储备的个体差异较大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呼吸系统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运动时通气功能的变化 2.运动时换气功能的变化 3.运动时呼吸的调节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内容
运动对心肺功 能的影响
心肺功能评定 基础
心肺功能异常 与运动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一节 运动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心肺功能对运动的适应性变化,主要取决于运 动强度(小强度40%~50% VO2max、中等强度 60%~85%VO2max及大强度85%VO2max以上)、运 动时间与运动频率;同时,也应考虑不同运动个体 对运动刺激的适应能力。
2. 运动时换气功能的变化
活动的肌肉组织耗氧量增加,O2在肌肉组织部位 的扩散速率增大
组织换 气的变

活动组织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增多,增大了气 体交换的面积
组织中由于CO2积累PCO2的升高和局部温度的升高 使氧离曲线右移,促使HbO2解离进一步加强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机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血管的适应 2.血压的变化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 血管的适应
新生毛细血管增多
受过训练者
毛细血管开放增多
毛细血管与肌纤维的比值增大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窦性心动徐缓——长期耐力运动可使安静时心率减慢的现象 ,某些优秀运动员安静时心率低至40~60次/分。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 每搏量(SV)与心排血量
SV随着运动功率的提高而提高,但运动强度提 高到40%~60%VO2max的某点时,SV基本保持不变 。
心排血量是HR与SV的乘积,长期耐力运动有利 于提高心排血量。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3. 心脏形态的适应
运动与心脏扩大 心脏扩大(心脏非同心肥大)主要表现为左、右心室内径增大
,心容积增加,尤其是左室扩大更为明显。
机制
血流动力学过载
心室功能曲线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四)其他运动源自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呼吸系统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
组成呼吸的三个环节 :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 肺换气;气体运输;内呼 吸,也称组织换气 。
运动时机体代谢加强, 呼吸的三个环节也将发生一 系列变化,以满足机体代谢 的需要。长期运动训练可促 使呼吸功能和调节能力产生 良好的适应,从而提高人体 工作能力。
2. 血压的变化
血压:收缩压、舒张压与平均动脉压 。
运动时,收缩压升高,并与运动强度的增大成 正比;不论强度如何,舒张压的变化很小。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三)运动对冠状动脉的影响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运动时换气功能的变化
运动时器官组织代谢加强,O2在肺部的扩散速率增大
肺换气 的变化
血液中儿茶酚胺含量增多,通气肺泡的数量增多 肺泡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扩张,呼吸膜的表面积增大
右心室泵血量的增加也使肺血量增多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运动时通气功能的变化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呼吸当量:指每分钟通气量与摄氧量的比值。 安静时的呼吸当量为20~28,机体从24L左右的 通气量中摄取到1L的O2;50%VO2max的运动呼吸 当量增加到30~35,机体要从30~35L的通气中 才能摄取1L的O2 。 呼吸当量越小,氧的摄取效率越高。运动生理学 把呼吸当量最小的一点称为最佳呼吸效率点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 运动与心率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 运动与心率
心率变 化规律
心率变 化规律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