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呼玛县职业技术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8年)

呼玛县职业技术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8年)

呼玛县职业技术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8年)1.学校情况 (4)1.1学校概况 (4)1.2学生情况 (4)1.3教师队伍 (5)1.4设施设备 (5)2.学生发展 (5)2.1学生素质 (5)2.2在校体验 (6)2.3资助情况 (7)2.4就业质量 (8)2.5职业发展 (8)3.质量保障措施 (8)3.1专业动态调整 (9)3.2教育教学改革 (9)3.3教师培养培训 (11)3.4规范管理情况 (11)3.5德育工作情况 (14)3.6党建情况 (15)4.校企合作 (15)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15)4.2学生实习情况。

(15)5.社会贡献 (15)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16)5.2社会服务 (16)6.举办者履责 (17)6.1经费 (17)6.2政策措施 (17)7.特色创新 (18)7.1学生手机管理 (18)7.2创新教学模式 (18)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19)2018年呼玛职业技术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1.学校情况1.1学校概况。

2007年初,乘借国家、省、地职教相关政策的扶持,在县政府和教育局的统筹安排和精心设计下,县职业技术学校挂牌成立,职教工作自2007年6月末全面启动。

确定依托呼玛高中办学的基本模式,依据县情开设外贸俄语和信息技术两个专业。

当年实现招生102人,师资采取聘借的渠道解决。

顺利完成我县职校教育的第一步工作,圆满完成招生工作,受到地行署教育局的表彰。

政府在职业教育上倾注了极大的关注和扶持力度,投资600余万元的职校新教学楼已于2009年10月竣工投入使用,是镇内教学楼基础条件最好的一个。

经过几年的统筹安排和发展,从校舍到设备都在逐渐完善。

现在有教学楼、宿舍楼各一栋,建筑面积9422平方米。

其中教学教室2416平方米、图书室120平方米、图书2400册、电子阅览室240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1080平方米、学生宿舍4160平方米。

学校实现了光纤上网,多媒体教学。

1.2学生情况。

2016年我校在校生共计15人,毕业生3人。

学生结构,其中16岁男生3人;女生3人;17岁男生3人;女生2人;18岁男生1人;19岁男生2人;22岁以上男生1人。

巩固率为56.1 %。

2017年培训360人次。

在校生与上一年减少2人; 招生规模与上一年都在减少;毕业生比2016年多2人;巩固率与上一年基本持平;培训规模与上一年略有增加。

1.3教师队伍。

2016--2017年度生师比为13:12 ;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1:3 ;专任教师本科比例百分之百;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教师比例0:12 ;本年度生师比例、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专任教师本科比例、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教师比例等都与上一年度相同。

1.4设施设备。

学校占地面积2017年生均1253.8平方米,比2016年提高167.1平方米,建筑面积2017年724.8平方米,比2016年提高96.7平方米。

教学仪器设备2017年生均142304.7元,比2016年提高18971,4元。

2017年学校有纸质图书2400册,生均187册,比2016年人均增加27册。

2.学生发展2.1学生素质呼玛职业技术学校采用和外面学校联合办学模式,学生在职高上课就一年时间。

开学初,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按计划开展工作。

学校有固定教师来督促检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经过齐抓共管学生逐步养成各方面的良好习惯,在文明礼貌、学习风气、卫生习惯、组织纪律、勤俭节约习惯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整个校园形成良好风气。

对学生实行假条管理制度,有事需向班主任请假,外出写假条,回来时办理消假。

该制度实行以来,取得良好的效果,遵章守纪已成为全体学生的共识。

学生文化课、专业技能合格率都达到100 %,与上一年度持平。

体质测评合格率达91.2 %比上一年增长1.1个百分点,毕业率100 %,与上一年持平。

2.2在校体验。

学校把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养成教育、法制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重点。

重视师德建设,更新育人理念,以师德标准为抓手,以“爱生”作为出发点,从身边事抓起,用教师人格力量教育学生,用教师自身的表率潜移默化地为学生提供无字的教材、无声的教育。

学生对理论学习、专业学习、实习实训、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住宿生生活、校园安全、毕业生就业都非常满意。

(1)对学校教学(理论学习、专业学习、实习实训)的满意度。

我校严格按照中职教学大纲开设课程,严格满足各种课程课时,圆满的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经过测评学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满意度均有所提升。

2017年,学生对学校的理论学习的满意度为90%对专业学习满意度为93.37%,对实习实训的满意度为92%较去年同比满意率分别增长0.1%、1.5%、0.9%。

(2)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

2017年,我校多方筹措资金对学校教学楼进行了全面粉刷,更新了教学楼内的走廊文化,按照学校要求各班级对班级文化进行了重新布置,文化的改变起到了良好的育人作用。

学校学生社团总数为2个,羽毛球社团、文艺社团,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增强了学生体质,陶冶了学生情操。

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达到90%同比去年得到较大提升。

(3)生活满意度。

我校为了改善学生住宿条件与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筹措资金对寝室楼、食堂进行了全面粉刷和食品质量测试,保证了住宿学生的住宿环境与伙食安全。

每周利用课余时间开放电子阅览室和提供足够的体育器材,供学生丰富课外业余生活。

学生生活满意度达到90%(4)校园安全满意度。

我校历来重视校园安全工作。

定期对安全漏洞进行排查,通过开展安全知识讲座、设计安全黑板报等方式加强学生安全教育,通过校园网站、校报普及安全知识。

目前,我校学生对校园安全的满意度为97%绝大多数学生在校园内十分安心。

(5)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

学校严格加强对毕业年级的管理,要求教师认真备课、上课。

师生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优异成绩。

毕业生对学校的满意度达到93.6%。

2.3资助情况。

2017年我校享受国家助学金共计0人,国家资金落实0万元,地主匹配0万元,共计0万元,学生数没达到享受助学金的标准;2017年我校享受国家免学费政策0人次,其中国家落实0万元,地方匹配0万元,共计0万元,我校没有收取学生学费,资金没有发放已返回县财政。

2.4就业质量。

2016年,我校毕业生数为3人,计算机专业,就业人数为3人,就业率为100% 其中对口就业率为33.3%。

2017年毕业人数5人,计算机专业,就业人数5人,就业率为100% 对口就业率为20%初次起薪在1500元以上。

2.5职业发展。

职业理想既应该有远期的目标,也应该有近期的具体目标。

列宁说过:“要向大的目标走去,就得从小的目标开始。

” 远期的目标,不可能一挥而就,需要努力攀登一个个的阶梯,才能到达理想的顶峰。

中职生在制定阶段目标时,要根据阶段目标对职业能力、思想品质、日常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要求,制定与自身兴趣、性格、能力等个性特点相匹配的目标。

脱离自身条件,脱离社会现实的目标是不可能达到的。

中职生要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发展时,必须与时俱进,在不断学习提高的同时,还要根据职业发展的动态,适当调整职业发展方向3.质量保障措施3.1专业动态调整。

由于计算机普遍使用,我校从建校就开设计算机应用专业,该专业的开设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灵活性与普遍性。

根据市场的需要,该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好。

我校将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做好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3.2教育教学改革。

(1)专业设置学校以围绕服务县域经济开设专业,现有专业2个:计算机应用、外贸俄语。

满足百姓对职业教育的多方面需求,学校与大兴安岭职业学院、大兴安岭技师学院等职业院校实现联合办学,联办专业达18个。

(2)培养目标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件精神,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以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实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并且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

(3)实训基地、信息化教学及教学资源建设有工业园区、新马热电厂等校外实习基地2处。

学校实现光纤上网、多媒体教学和班班通,有计算机室1个,每位教师配有电脑。

(4)课程建设、教材选用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继续完善课程设置,并且按照关于印发《2017年全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用书的通知》黑教职成处函〔2017〕36号文件精神,选用及征订教材工作,开齐开全四门德育必修课,并且高一年段开设《礼仪修养》课程。

让学生树立实现中国梦的远大理想,养成良好的法治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自尊、自信、自强、乐群的心理品质。

在教学中实行文化课、技能课、实训课三位一体的“模块”式教学,以“生态课题”和高效课堂建设为抓手,打造和建设适合职业教育特点的高效课堂,建设以中职学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究课题。

(5)普职融通、创新培养模式按照《关于开展2014年黑龙江省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联系,学校与哈尔滨技术学院结成衔接贯通校。

实行“中高职二三分段”,由哈尔滨技师学院校负责牵头组织对我校研究定位准确、一体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两校共同建立教学管理小组,定期组织教师开展联合教研活动。

学校按照一体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负责实施前二年的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组织学生参加相关专业技能证书考试,确保教学质量。

哈尔滨技师学院负责督导我校执行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后两年的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组织和召开管理协调机构会议,研究解决教学、学生管理的相关问题。

3.3教师培养培训。

学校建立健全教师培养培训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教师参加培训的考核办法和相关的管理制度。

加大对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

在2016—2017学年,有2人参加了黑龙江省骨干教师培训。

学校每年定期举办全校性的教师业务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班级管理能力、驾驭课堂能力。

3.4规范管理情况(1)教学管理继续完善《教师工作细则》等制度。

坚持教学常规工作常抓不懈,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升教师驾驭课堂能力,进一步端正教风、学风,提升整体教学工作质量。

实行周例会制度,总结教育教学工作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研讨改进措施,布置下一步工作。

(2)学生管理2017年我校学生管理工作在上一年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值周细则》、《学生请消假制度》、二项管理制度。

日常管理中我校开始推行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同时我校加大日常管理、检查力度,学生管理的各项工作真正做到有据可依,学生学习、生活、精神面貌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改观。

(3)后勤管理后勤工作,是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保障。

总务处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在学校校长的统一领导下,进一步明确“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师生”的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