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视新闻节目娱乐化的研究

电视新闻节目娱乐化的研究

电视新闻节目娱乐化的研究
摘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社会各方面信息的关注程度也随之加深。

电视新闻节目是目前普遍运用的传媒平台,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向人们传递着不同的信息资源,让人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有足够的空间去接触电视媒体,将媒介场景融入在现实生活中。

最近几年,娱乐性节目的种类不断变化调整,新的节目形式正逐渐走向观众,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同的影响。

面对这种趋势,电视新闻节目必须要朝着娱乐化方向改革调整,这样才能满足新时期人们的传媒生活需要。

关键词:电视新闻;娱乐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8-0000-01
各类新闻节目是电视媒体的第一语言,在长期变化调整中新闻节目也开始转向娱乐性特征发展,之前很多正式的时政新闻等均开始走向非政治化、娱乐化等方向,而许多新闻在传播过程中均注入了娱乐性元素,这让原本严肃的新闻节目看起来更加娱乐化。

从电视新闻节目娱乐化发展趋势看,未来新闻媒体不再是单纯的信息传播,而是涵盖着经济、文化、政治等多方面内容,这些主要还是为了提升节目的收视率,为了获得更多观众的认可而不断交替变化着的。

当然,在新闻节目娱乐化的同时也要注意相关的问题,正确处理好新闻节目存在的弊端也是需要积极关注的。

一、造成电视新闻节目娱乐化产生的因素
(一)消费观念因素
商品经济时代注重的是经济利益,没有收视率的节目是很难长期运作下去的。

从另一方面看,社会群体的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变化着,大量新闻节目信息的传播可以让人们掌握及时的消费广告内容,从而引导大家去商场消费。

目前电视常用的方式则是把受众群体规划为城市中的青年人群,以“影像符号”的方式对他们的消费观念产生刺激,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引导大众的生活、消费方式。

(二)大众文化因素
大众文化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元素,对于电视新闻节目而言,其基本上都是为了传播不同的大众文化,通过刺激人们的视觉、听觉等,让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到广告新闻中。

通过娱乐化的方式可以让新闻节目的传播效果更加理想,娱乐人们的同时将商家们需要传达的广告信息传播出去,这是早期新闻节目所达不到的效果。

大众文化的存在也为新闻节目的娱乐化提供的基础。

如今,电视媒介新闻传播由早期的政治、经济领域转向日常生活,由严肃、刻板的节目形式变化为灵活、刺激的形式,新的节目形式更容易让观众接受。

若从语言的表达这一点出发,只有运用口语化的语言与观众交流,才能让新闻的表达效果更加强烈,这实际上也是大众文化的需要。

(三)媒介技术因素
技术是新闻节目娱乐化的重要基础,很多创新的节目形式都要依赖于传媒技术的发展。

新技术的运用可以把不同的数字、文字、
图片、声音等综合到一起,利用镜头关注新闻事件中的发展过程,把人们的生活状况或思想观念完全展现出来。

种种因素表明,电视新闻而提供强烈的视觉刺激的信息内容和画面更容易被观众认可。

此外,在电视新闻节目持续播出较长的时间后,人们开始选择性的观看新闻,电视媒体便会进行新闻上的调整,让更多的信息能及时传达给观众。

一系列的传媒过程都需要借助于不同的媒介技术,这是新闻节目娱乐化需要注意的问题。

二、电视新闻节目娱乐化的不利影响
(一)夸大性。

很多新闻节目在画面上过于追求特殊的效果,造成很多新闻语言得不到充分的战士。

在拍摄技巧上常常注重于画面的制作效果,让新闻看起来更像是一部电视剧,这种戏剧性的效果往往会给观众造成错觉。

而新闻节目的娱乐化毕竟是刚刚开始,很多主持人显然不具备娱乐能力,新闻报道中的平民化通俗化、口语化等使得新闻的规范性不足。

(二)虚假性。

“假新闻”一直以来都是传媒界的难题,尽管国家对假新闻采取了严厉的打击,但新闻节目中的假新闻依旧泛滥不已。

商家们为了刺激消费者购买商品,抛弃了从传媒的客观、公正的立场去传递信息,过于夸张的渲染商品的功能作用,让消费者在受到产品后才发现于新闻广告中的完全是两回事。

假新闻的出现背离新闻真实、客观、全面、公正的原则,让社会群体开始怀疑新闻广告的真实性,这对于未来其它新闻节目的编制造成阻碍,因为失去观众信任的新闻节目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三)局限性。

这里说的局限性是针对新闻广告传播对象而言,大部分新闻节目都是为城市群体量身定做的,新闻节目的娱乐化似乎都是为了取悦于城市居民。

这种局限性带来的后果是,农民群体的生活得不到关注,缺少与农民相关的新闻节目会带来舆论谴责。

三、电视新闻节目科学娱乐化的策略
从客观角度看,我们不能强制性的抑制新闻节目的娱乐化,这是社会新闻传媒的发展趋势。

在电视新闻节目娱乐化转变的同时,社会各方面要做好相应的改进工作。

具体包括:
(一)注重新闻叙述
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

新鲜性、重要性、显著性、趣味性、接近性、是新闻价值的基本要素。

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时代,媒体从业者都要遵循客观性、真实性、社会责任论、正确引导公众舆论等新闻意识,应该牢记媒体是政府的喉舌,加强对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感。

而且传媒从业人员应该谨记自己的社会公德以及身上承担的重任,恪守在新闻报道中的职业操守,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

(二)注重专业水平
对于媒体从业人员来说,人员素质也是参差不齐,因此有必要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理论培训和受众的媒介素养。

此外,娱乐新闻从业人员要坚定自己的价值取向。

在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任何多样的文化始终以健康向上为主导方向,因此新闻从业人员要肩负起舆论导向与审美导向的职责。

要不断地学习相关的知识,拓宽自
己的知识领域,加强相关的职业能力培训,加强自身的道德素质;通过对新闻的正确把关,积极有效地引导受众。

(三)注重节目引导
考虑到电视自身具有相应的社会责任和道德约束,电视媒体在引导观看节目时不必完全符合观众的要求,而是要从节目自身的本质内涵出发。

这样能在达到观众内心需求的状态下,让电视新闻节目内容更加丰富多样,让观众的收视兴趣不断变强,为新闻节目的开播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新闻节目的引导需要各方面的努力才能实现,编制方需根据观众需求、新闻节目、传播影响等方面综合考虑。

四、结语
综上所言,娱乐化是新闻节目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为人们提供各类信息的一大平台。

但在新闻节目娱乐化转变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娱乐化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媒体应综合考虑新闻节目带来的不利影响,为后期的节目播放消除障碍,在收获节目收视的同时为商家创造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张国良.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
[2]吕正标,王嘉著.电视新闻节目理念-形态与实务[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2004.
[3]郭成岗.论体育新闻的娱乐化[j].体育文化导刊,2003,2.
[4]朱普明.走进后现代传播中的“超级新闻场”[j].荧屏
内外,2005,4.
[5]曾素平.民生新闻热的冷思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7.
[6]应天常.电视新闻娱乐化的底线[j].声屏世界,2005,8.
[7]林晖.市场经济与新闻娱乐化[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