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新闻媒体市场的的发展,新闻娱乐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本文将着重探讨新闻娱乐化的定义、特点、现状以及产生的成因,进而批判分析新闻娱乐化的积极意义和现存的问题,从而总结新闻媒体在娱乐化道路上遵守的原则,以利于新闻娱乐化更好地为受众服务。
关键词:新闻娱乐化 定义 特点 现状 成因 利弊
1 前言 ..................................................... 2
1.新闻节目娱乐化的概念界定 ............................... 2
1.1新闻节目娱乐化的定义 ...................................................................................... 2
1.2新闻节目娱乐化的产生背景...................................................................................... 3
2.《经视播报》娱乐化的特点 ............................... 4
2.1内容轻松大杂烩 ............................................................................................................ 4
2.2主持人幽默活泼个性化 ............................................................................................... 4
2.3信息表达生动形象有趣味 .......................................................................................... 5
2.4重视受众的观看感受 ................................................................................................... 5
3.《经视播报》娱乐化存在的问题 ........................... 5
3.1盲目娱乐化导致传播内容低俗 ................................................................................. 5
3.2硬新闻软化造成传播功能弱化 ................................................................................. 6
3.3价值导向偏离新闻事实本身...................................................................................... 6
4.从《经视播报》看新闻节目娱乐化问题的应对之策 ........... 7
4.1优化舆论导向手段并加强新闻媒体监督 ............................................................... 7
4.2还原新闻本质中提高媒介引导水平 ........................................................................ 7
4.3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 ............................................................................................... 7
5.结语 ................................................... 8
参考文献 ................................................. 8
2 前言
随着我国进入市场经济,市场竞争的压力和注意力经济时代的到来,使我国的媒体在操作方法、运营模式、编辑方针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商业化趋势,也催生了我国的新闻娱乐化现象。提起新闻娱乐化现象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一批在政治上、经济上独立的廉价报纸的出现,其内容主要是简短、通俗,政治色彩弱,人情味、趣味性浓的社会生活内容,其中不少新闻还带有故事情节。到了19世纪末,这种伴随大众化报纸的煽情之风达到了最高点。而我国新闻娱乐化现象始于1981年1月1日,《中国青年报》首创星期刊,将“软手法”引入“硬新闻”中,此后,周末版、星期刊盛行,随后90年代中后期的以社会新闻为主的都市报热潮的出现将我国的新闻娱乐化推向了高潮,并不断蔓延到各媒体,包括迅速发展的网络。
1.新闻节目娱乐化的概念界定
1.1新闻节目娱乐化的定义
西方新闻界将information(信息)和entertainment(娱乐)组合为一个新词infortaiment,称之为信息娱乐或娱乐信息。也有用“新新闻”来定义,通常认为这种类型的新闻就是追求平民化、大众化、通俗化,以这种形式来满足大众,是对美国新闻史上“新新闻主义”的回归。
我国新闻行业研究的现状还没有给“新闻娱乐化”一个确定清晰的概念,大众普遍认为新闻娱乐化主要指犯罪新闻,名人的风流轶事、奇谭杂论等。还有从内容到形式上加以界定,内容上,它以软新闻和硬新闻软化为主,竭力挖掘其存在的娱乐价值,在文本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根据《新闻学大辞典》阐释,硬新闻是源于西方新闻学的一个名词,指题材较为严肃,着重于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的政治、经济、科技新闻。软新闻指那些人情味较浓,写得轻松活泼,易于引起受众感官刺激和阅读视听兴趣,能产生即时报酬效应的新闻。
综合起来新闻娱乐化就是新闻媒介在新闻形式和内容上强调新闻的娱乐功能,内容上逐渐增加一些犯罪新闻、暴力新闻、体育新闻、明星名人新闻等软新闻,并以软新闻的形式来制作硬新闻,挖掘其娱乐有趣的因素,在形式上追求新闻的吸引力,目的是给受众带来一种心理上的娱乐快感,从而受众的注意力。
通过这样一种新闻的传播既能够让受众获得信息,还能够让受众有一种心理上的愉悦和刺激,感到快乐。电视新闻的娱乐化在内容上也表现出这些特征,在形式上则是通过利用电视的声画合一的技术特性,强化电视特有的叙事功能来达到愉悦受众的目的。
3 1.2新闻节目娱乐化的产生背景
一、大众文化与新闻节目的结合
随着中国市场全面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生活观念都在发生着变化,在文化方面就呈现出大众文化。所谓大众文化就是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按市场规律批量生产,满足人们感性娱乐的文化。因此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大众文化开始逐步渗入到民众的生活当中,给大众提供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大众文化远离严肃、政治、深刻、追逐享乐、关注眼前的生活,关注个人命运,人们享受着这种文化带来的快乐和感官刺激。
而新闻节目作为电视媒体的一个重要节目类型,当然也会体现出大众文化的特征,出现一些变化和调整。电视媒介新闻传播的方向从原来的政治、经济领域转向日常生活,关注现实的生活方式,从严肃、刻板的节目形式转向灵活、刺激的形式,使得普通大众更易于接受媒介信息。于是在大众文化的影响和传播中,新闻的形式开始倾向于故事、情节等,新闻节目也开始出现供人娱乐的倾向。
二、娱乐经济对新闻节目的影响
近十几年来,传媒、信息和娱乐的结合,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强有力增长,娱乐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娱乐媒体兴盛,并通过电视媒体得到普及,扩大了影响。
当前中国已经收到娱乐经济的冲击,电视媒体抓住时机,开拓新的领域,传播新感受。电视媒介通过娱乐节目抓住观众的眼球赢得观众和市场。
三、利润最大化的追求
从新闻生产者的角度来看,市场经济体制下具有双重属性的新闻媒介,在新闻改革过程中其经济实体的属性大大强化,被推向市场、自己找饭吃的媒体在扮演政治化角色的同时,还必须在激烈的竞争中追逐并保持市场份额与利润。要有市场就必须使产品有消费者;而要有消费者就必须研究受众的心理需求。如何抢占市场就是如何争取利益,利益的最大化也就是以利润的最大化为终极目标。为了充分挖掘利用每一条新闻的价值,炒作、作秀等一系列原本属于娱乐界所热衷的手法,自然就被某些媒体顺理成章地照搬到对各类新闻素材的处理上,通过对娱乐化元素的加入,来制造一些八卦新闻、花边新闻,以满足一部分受众的猎奇欲、窥视欲。
四、受众的共同需求
从受众心理的角度来看,媒体把重大严肃的硬新闻转化为富有个人色彩、戏剧性和故事性的软新闻,能引发作为个体的受众的共鸣,进一步拉近和受众的心理距离。将新闻聚焦于某一个人物身上,用对个人体验的微观观照来代替对社会历史背景的宏观考察。在一些重大社会政治事件的报导中,更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4 2.《经视播报》娱乐化的特点
《经视播报》是湖南卫视打造的一档有影响力的民生新闻,自2004年开播以来, 《经视播报》关注民众的民生现状,记录民生前沿发展,体现百姓喜怒哀乐,引导受众利益诉求和生活趣味,在当地获得了电视观众的青睐。《经视播报》栏目有很多吸引眼球的新闻事件,被原汁原味的呈现在受众面前。《经视播报》每天对节目的内容和话题进行大量的研究、开发、设计、以及碰撞,主持人既亲和又不乏幽默、睿智。在说新闻的同时,也将以说故事、讲笑话的形式将新闻的意义延展。他们从不同视觉角度去解读新闻,带着受众理性以及感性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
2.1内容轻松大杂烩
《经视播报》的播出时间选在晚上六点,这个时间是人们经历了一天的工作学习之后,希望得到放松、休息的时刻。这就要求新闻节目形式新颖还有需要吸引力,这就需要精心策划的选题。如何在每天发生的海量新闻中选取最吸引人的,最有看头的新闻热点是每一个新闻栏目要做的工作。《经视播报》首先要保证选取真实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热点,找出那些发生的重大的影响力大的事件。不仅如此,也要发掘跟平时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热点,《经视播报》的定位是民生类新闻栏目,更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样才有自己的观众群。节目在新闻点的选取上既有世界人民关注的的热点问题,也有与平常老百姓过日子息息相关的新闻热点跟发生在身边的事件。树立了一种身边小事与国家大事同等重要,平等对待、分析,同样需要关注的选材方法,是《经视播报》收获不错的收视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经视播报》节目中的《轻松时刻》板块,播放剪辑整理后的搞笑新奇的视频,每个内容都让人捧腹大笑,让紧张忙碌的人们在打开电视后能放神经,开怀一笑。
栏目中的《当家理财》还为观众提供了一种理财方式。例如,某一期的《经视播报》采访了一位22岁女大学生的理财经历。根据她的经验介绍了一种理财产品,理财公司针对不同需求的客户群推出不同类型的理财产品,并且只需很低的初期投资就能获得不低的理财收益。这样就能让一些上班族和一些大学生将月余一些零碎钱集中管理。在观看电视节目的同时,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理财的方式。
再如某期的《经视播报》对“低碳环保的竹纤维衣服”做了实验调查,通过记者在各大商场的走访调查,并对专业人士的采访,得到了竹纤维衣服在环保、日常生活、等方面都具有其余材料不具有的优势,使得观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还能了解竹纤维相关的一些专业知识,根据不同情况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充分利用竹纤维,将它的功效在老百姓的生活当中发挥出来。这样节目又能起到了便民利民的效果。
2.2主持人幽默活泼个性化
对于娱乐化的新闻节目来说,语言是观众最直接感受节目好坏的标准。新闻主持必然要满足时代需要才能更好的实现其自身的社会价值,才能更好为其所在的新闻栏目贡献自己的力量。
《经视播报》主持人个性鲜明,主持风格亦庄亦谐,妙趣横生,使原本枯燥无味的新闻事件,经过他们的二度创造,马上变得生动传神。例如某期新闻播报中主持人就说出了“万水千山总是情,乱砍乱伐行不行”背后关于乱砍乱伐的故事,还有“这小偷真是和尚打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