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教师角色转换

语文教师角色转换

浅谈语文教师角色的转换
作为一名新形势、新理念下的语文教师,面对不断更新的课程与日新月异的环境,我不断自问,是否适应了这瞬息万变的形势?是否真的能用自己的魅力与学识感染自己的学生?让他们在快乐中
求知、在感动中成长?语文教学面对的是有血有肉的人,凭借的是有趣的文本,因此,我们的课堂要充满诗情画意、喜怒哀乐,而不能课堂死气沉沉,课下毫无情趣。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丰厚的人文底蕴,同时也需要灵活驾驭课堂教学,换学生以主体地位。

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要充当好以下几个角色:
一、当好一名充满激情的主持人
语文教学有别于理论学科的最大特点是其生动、形象性,这决定了语文教学形象思维高于理性思维的特点。

看春花秋月,喜意盈怀;观惊骇浪,壮怀激烈;听高山流水,叹知音难觅;歌大江东去,抒壮志情怀……教师只有情动于衷,才能传情于外,以情激情,感染学生。

然而现实生活的种种状况却不尽如人意。

条分缕析的讲解,把一篇篇美文肢解得惨不忍睹,诗意全无;漫天飞舞的试卷,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激情扫荡殆尽,望而生厌;急功近利的硬性灌输,则使语文学习丰富的人文性和超功利的审美意识熏陶功能化为轻烟,成为泡影。

这样的最终结果是让语文与孩子们距离越来越远,从而成为一项沉重的负担。

如果,我们把上每一堂课都当作主持一档节目,而我们就是这档节目的主持人,并用我们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来带动我们的
孩子,让他们随着我们言语的引导而或喜或悲,随着我们情感的起伏而内心波动,很难想象,这样的语文课,学生怎么会觉得无味,怎么会成为负担。

当然,要做好这样的角色也绝非易事,她需要我们的语文教师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有睿智的思维头脑,有随机应变的调空能力,有或犀利或柔和的口才,当然,也需要我们情感丰富,充满激情。

二、做好循循善诱的长者
语文教育的目标大致可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第二层次是充实学生的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第三层次是提高民族素质,传承人类文明。

作为语文教师,仅仅满足于第一层次的目标显然是不够的,必须将语文教学向第二、第三层次发展,担当起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传承人类文明的重任,也即当好循循善诱的长者,教孩子学会做人。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丰厚的人文素养。

首先,必须坚持不懈地学习。

这里所说的学习,非专指专业方面的学习,而是泛指人类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

但是就目前而言,语文教师的读书状况令人堪忧。

《中国教育报》曾做过一个关于教师读书的调查,结果很不理想,许多教师只是在看一本参考书。

一本参考书外加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曰复一曰,年复一年,教师仿佛就有了永远的看家本领。

不读书,无以教书;不充实自己,无以育人。

其次,教师的眼中应有“人”。

没有了学生,也就无所谓教师。

这里的“人”是活生生的,他们不仅为现在而活,也为将来而活,生命旅途的每个阶段都是有意义的,有精神的,有趣味的,当我的语文教学漠视有血有肉有情感有追求的人的存在,而指向单一、枯燥的题山题海之时,语文教育也就失去了它的本真,而走向了虚无。

这是语文教学的悲哀,也是语文教师的悲哀。

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回归“以人为本”的主题,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第三,充分挖掘文本“诗意”。

诗意存在于生活中,诗意蕴藏于文本中,语文教师就应该做一个采矿工,将散落于文本中的诗意“因子”拾收,并串连成精美的项链,呈现于学生面前,从而激发生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的博大胸襟,《爱莲说》中称赞的君子风度,《天净沙、秋思》中透示的怀乡情愫;《孔雀东南飞》中追求自由爱情的勇敢叛逆……一篇篇优美的诗文,都是丰盛的文化大餐,都值得用心灵去解读,去体悟。

教师领悟了,才能以此引导、启发学生,引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深味人类文化的精典,夯实学生文化素养的大厦根基,使语文学习走出单纯的知识传授,进入一个充满诗意的、散发着文化馨香的意境。

三、成为学生无话不谈的朋友
语文教学绝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语文教师也不应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应与学生建立起一同学习,成长、进步的伙伴关系。

只有在的课堂上,才会启迪开学生的思维之门,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谱写出诗意的旋律,如果教师不能更新观念,构建起“自主探索、
互动”式的学习模式,在学习中总是扮演知识“权威”的特色,那么语文教学势必走入死气沉沉的死胡同。

做教师的必须明白,今天的学生接受信息的来源异常广泛,他们的思想也异常活跃,在他们年青狂热的心中,没有什么绝对的权威,也不需要绝对的权威。

他们需要的不是命令和呵斥,他们喜欢的是平等的交流、真诚的理解、合作式的对话。

如果我们把语文学习建立在沟通、合作、探究的平台上,那么语文学习就会获得更广阔的空间,师生在相互的交流中会获得更多的理解,文本在自由的探讨中会获得新的生命。

荒草丛生的田野没有了鲜花的点缀,荒凉而无生机。

语文教学没有个性鲜明,多才多艺的教师也是毫无生气,让我们的语文教师们肩负起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吧。

当我们的语文教学变得绿意葱笼、鲜花盛开之际,也就是我们的教育走进一个崭新的境界之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