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1.1什么是对比语言学比较:同类语言中亲属语言之间求共性对比:不同语言间e.g.汉英对比求个性1象限:同一种语言内部共时对比2象限:同一种语言内部的历史比较,找出演变规律,以建立语言学史.3象限:不同语言间的历史比较,一般限制亲属语言之间,目的在于谱系分类,构拟原始古语。
4象限:共时的语际之间的对比。
有三种类型A、多种语言对比找出人类语言的共性和倾向性的规律B、多种语言对比以便找出语言的以便建立语言类型学在A 、B 中对比的语言愈多愈好,对比的语言愈不同愈好C、两种语言对比,目的在于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特别是不同点,给出解释(一般说来解释都归于民族精神和历史)e.g. .第1象限名动形的区别“不”—剔除n 不-桌子*“很”—剔除一般的v 很-看*/喜欢书“加宾语”-剔除adj 很-好e.g. 第2象限上古和近代汉语的区别比较上古-国代-中古-近代-现代汉语注:汉语小词类分25种1.2对比语言学的定义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兼有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性质,其任务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描述它们之间的异同,重在其异,找出产生的原因,并将这类研究应用于其他有关领域。
注:对比研究要切割小类-小类动词-动词×英语心理动词-汉语心理动词√注:汉语心理动词研究-1篇论文英语心理动词研究-1篇论文二者对比,发现问题-1篇论文、注:历时是动态的过程解释答案可能要共时是状态的过程回到历史中去1.3对比语言学的分类对比语言学的分类“2”研究对比语言学的性质和任务,解释对比研究中的理论和方法“5”运用对比语言学原理、方法已经运用其他一些语言学知识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具体的对比描述,探索不同语言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作用在于检索完善理论对比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加深对两种语言的认识;检索某种语言学理论的可行性;可对语言进行比较准确精细的分类,促进语言普遍现象研究。
注:理论对比是双向的对比应用对比是单项的对比e.g. x (被动范畴) x (被动范畴)X(a) X(b) A(xa) BA语言的被动范畴在B语言中是如何表现的“6”探讨对比语言学应用的一般理论和方法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和对比的语言有关的语言活动中去,特别上应用于外语教学或其他语言教学活动中去。
“7”运用对比语言小的一般理论和方法,吸收具体理论对比研究的成果,采用较为通俗易懂的形式度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进行具体对比描述,一般为某一具体的应用目的服务。
对比语言学的名称、起源名称: 对比语言学对比分析对比研究德:洪堡特提出“语言”定义潘文国:(华东师大)统计有68种定义e.g. 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洪堡特:语言是习得的索绪尔:语言是符号系统乔姆斯基:语言是先天的卢梭:语言是交际工具综合来看,四种语言观:交际工具观:斯大林(动物也有工具,蜜蜂可以跳舞传递信息so ×)天赋能力观:乔姆斯基(强调用科学研究)文化语言观:洪堡特(强调用人文研究)a语言观的选择是人类特有的,语言属于人文现象,把语言当作自然现象或者社会现象来研究是一种简单化;b.语言学和人密切相关,是人学的,在语言具有的三个属性中,人文是基本属性c.自然、社会、人是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后面的可涵盖前面的,而前面的不能代替后面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后起的事物必然比先起的更复杂,因而需要更复杂的理论。
注:希望发生的否定反而表肯定,肯定表肯定差一点没考上/差一点考上了不希望发生的否定表否定,肯定也表否定差一点没摔倒/差一点摔倒对比语言学的起源欧洲:索绪尔共时语言观——共时型对比研究美国:a.外语教学的需要 b.行为主义心理学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c.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刺激-反应对比语言学的发展1.理论对比研究增多,并致力于从语言内部结构关心,语言类型学,语言的发展演变,认知思维模式等方面对语言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作出解释。
2.应用对比语言学研究和其他应用语言学的研究结合起来进行。
3.对比领域从传统的语音、词汇、语法向篇章和语用对比扩展,,并跟社会文化的宏观对比研究相结合。
4.方法上,定量对比研究增多,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5.理论建设受到重视。
对比语音学的存在问题1.理论建设滞后。
(generally speaking ,学科若是从方法技术起家,则不重视理论建设。
滞后原因:a.可借助其他语音学的理论,无自己的理论b. 研究的目标和范围长期不够明确c.学科性质不清楚学科理论成熟的标志2.学科理论成熟标志a.研究目标和领域是否清楚b.学科性质是否清楚对比语言学目前属于三级学科,隶属于比较语言学c.范畴和理论是否成系统d.跟相关学科的关系是否清楚理论和应用方面理论研究:音系学(语音系统语音在该系统中的功能);语义学(词汇语义学、语法语义学);句法学(组词成句);语用学(使用者与符号);语篇学(篇章);文体学(语言风格);修辞学应用研究:翻译学;对比文化学;双语教学和双语词典编写上位和并列关系:历时比较语言学类型比较语言学注:影响语音理解和选择的外部因素:哲学人类学社会学逻辑学心理学e.是否有本学科的方法论第二章对比语言学的一般理论和方法2.1语言的可比性在同一层面上的对比宏观:空间时间社会——造成语言的变体微观:语言内部的要素小系统vs小系统是非句vs是非句一.语言变体与可比性——地方方言社会方言e.g. 社会方言对比语言1 语言2S1 s1S2 s2S3 s3(1)划分两种语言使用者的阶层s1.s2.s3……(2)为了语言教学,一般要选择中上层使用的语言(3)如果语言1与语言2的社会阶层不一一对应,那就s1--s1 s3--s4,即最上层和最上层对比,最下层和最下层对比二.与使用者有关而产生的变体e.g.法官对律师、罪犯、孩子所说的语言是不同的语域:交际领域、交际方式、交际关系跟使用场合之间的关系构成语域。
a.交际领域:交际涉及的范围,特定的、典型的领域构成“行话”b.交际方式:交际进行过程中语言运用的手段和形式(口语&书面语、即兴发言&有准备的演讲、描写体&辩论体&说明体e.g. 相对论报告:口语有准备说明体)c.交际关系:语言交际双方的关系(e.g.相对论的报告to 文科学生/理科学生,使用的语言是不同的),要特别注意社会地位的差别(语言风格:冷漠体正式体商量体亲密体随便体)据研究:“语域”对等才有可比性e.g.英语交际方式说明体vs 汉语交际关系冷漠体(×)because :交际方式与交际关系非对等语域英语交际方式说明体vs 汉语交际方式冷漠体(√)社会方言地域方言社会变体语域变体地域方言可对比性北京汽车工人贸易谈判语言语域变体伦敦汽车工人贸易谈判语言三、语言的结构系统和可比性e.g.古语中,同音词多,单音节词趋向于双音节化,双音节影响了语法搭配语音:语言的物质外壳,分为辅音系统和元音系统词汇:建设材料语法:组词规则e.g. p 在汉语中是音位,区别语义;在英语中,是音位变体,是音素,不区别语义2.2对比描述的基础和内容对比基础:对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进行对比描述的共同出发点或参照点范畴e.g.被动对比基础有以下几个方面:语言本身赖以存在的物质形式:语音……物质实体语言所表示的外部世界a.语外:跟语言联系的外部因素语言环境社会环境&使用场合交际情景:特定语言使用的场合,情景句语言内容和意义语言系统形式语言结构:单位的横向组合语言规则:抽象化形式化系统化的规律,规则是具体的b. 语内:跟语言本身的内部组织结构有关的因素语法功能:单位之间有一定的关系,表一定的意义(语序词形)功能篇章功能:句际(句内:主述位结构和句际:照应替换省略…)功能负荷量:单位使用频率(如“这”的复现次数)照应:王老师去了北京,他……(用“他”而不再用“王老师”)注:汉语省略多于英语省略粘连:反复排比连词:因为……所以……2.3对比语言材料的选择对比语言材料的类型实例语料自我内省语料语感是有差别的,应用型的目的用实例语料;理论型研究用两种都可以。
结构主义常用实例语料;转换生成语法常用内省语料。
内省语料实验内省语料L1 L2 单向翻译对等形式:语用翻译基础上双向翻译对等实例语料库的语料形式L2 L1 单向语域对等形式:不考虑上下文语域对应形式:内省语料库要求本人精通双语,否则不适合特殊语料库:汉语法vs英语法(语法是对语言的描写)对比语言材料选择的标准1.性质和目的2.理论框架e.g.理论型研究要考虑语言的框架,目前主要有两种a.分类语言学模式结构主义实际语料多于内省语料b.形式语言学模式生成语法内省语料多于实际语料3.研究的内容e.g.书面语的实际语料为语料库,总结规律时候可以把内省语料作为补充语言使用语言形式和交际意义(语用)语言用法语言形式和所指意义(语义)语言层面转换生成语法——句子(可内省语料;可实际语料如篇章)2.4对比研究的一般程序1、确定对比范围a.对比层面 b.对比对象 c. 对比内容2.文献收集与研究e.g.英汉比较句研究对比对象:比较句;分析已经解决的问题,找出未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a.首先对比文献b. 各语言研究成果。
step1归纳英语被动句的特点,汉语被动句的特点;step2 对比二者特点理论:分类形式3.确定理论框架a.对比研究的目的应用:分类形式句子以下:结构主义b.对比研究的范围句子以上:功能语法,认知语法4.收集语言材料:语域对等e.g. 年代对等体裁文体风格……5.分析对比:语料分类清楚(转换生成语法主要针对英语,拿来主义要修改)6.总结:指出自己的不足(看他人论文时候要看“总结”,可能内有突破口)第三章语音对比3.1 语言研究与语言对比语音:语言的物质外壳,具有社会属性语音研究的对象和方法语言的物质属性:语音学二者要结合才能研究好语言的社会属性:音系学语音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交际层面:1.想表达什么,给发音器官产生刺激发音部位2.发音阶段:研究语音发音阶段的发音特征叫发音语言?学辅音&元音发音方法3.出现一连串的声波为传递过程,对本阶段的语言研究为声音语言学4.声音传递断对方的耳朵,产生听觉反应过程,感知声音接受阶段,本阶段研究为听觉语言学听觉、发音、声觉三方面对语言物质研究,分出对我们有用的音位。
区别性特征如下(雅可布逊)1.元音性&非元音性2.辅音性&非辅音性3.鼻音&口音ng n m ----鼻音 d t ----口音4.聚音&散音e---聚音I ----散音5.突发音&延续音b p -----突发音 f ----延续音6.粗糙音&圆润音s-----粗糙音元音是圆润音7.即停音&非即停音不送气是即停音,送气是非即停音8.浊音&清音送气/不送气爆破音为清音9.紧张音&松弛音10.钝音&锐音m ----钝音n------锐音11.降音&平音u---降音i-----平音12.开音&平音dj-------开音(汉语中无) d -------平音音系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A.音位学模式音位:最小的有区别意义的语音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