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年产20万吨已内酰胺项目规划

年产20万吨已内酰胺项目规划


世界己内酰胺的消费量将以年均约 1.9%的速度增长,到 2013
年总消费量将达到约 416.0 万 t,其中增长主要来源于亚洲
(除日本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世界己内酰胺的供需平衡情
况见表 2
世界已内酰胺供需平衡情况 表 2 单位:万吨
国家和 地区 北美 中南美 西欧 中东欧 非洲和 中东 日本 亚洲其 它国家 和地区 总计
8
目前是我国己内酰胺工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建议抓住这 一发展机遇,尽快决策,加快前期工作的进度,以保证产品 在最佳时期进入市场并使装置尽快达标达产。
9
东理工大学等共同开发的环己酮氨肟化制环己酮肟新工艺。
六、投资估算及静态分析
1、投资估算
投资建设年产 20 万吨己内酰胺项目。该项目总投资为
人民币 30 亿元,其中,建设投资 25 亿元,装置占地面积 20
万平方米。
2、静态分析
年产 20 万吨已内酰胺静态分析指标见表 5
静态分析指标 表 5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项目名称 总投资 建设投资 年销售收入 年总成本 年利税额 年利润额 投资利税率 投资利润率 投资回收期(税前)
单位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 % 年
数量 300000 250000 470000 376000 94000 65800
31 21 5
备注 价格按 23500 元计
(含二年建设期)
106.3 19.5
1.8 195.3 222.2
381.3 1.8 154.1 378.8 416
年均增 长率 0.5 1.6 1.3 2.7 2.9
0.2
2.6
1.9
3
目前,世界上己内酰胺主要用于生产尼龙 6 纤维和尼龙 6 树脂及薄膜,其中尼龙 6 纤维对己内酰胺的需求量为 230.8 万 t,占总需求量的 60.93 %;尼龙 6 树脂及薄膜对己内酰胺 的需求量为 136.9 万 t,占总需求量的 36.14% ;其他方面的 需求量为 11.1 万 t,占总需求量的 2.93 %,在尼龙 6 纤维 的消费量中,民用丝(包括运动服、体闲衣、袜子等)的消费 量约占 47.0% ,地毯的消费量约占 30.0%,工业丝(包括帘子 布、渔网丝等)约占 23.0%,世界各个地区己内酰胺的消费结 构有所不同。亚洲地区己内酰胺消费量中以生产尼龙 6 纤维 为主,占该地区总消费量的 69.27 %,而尼龙 6 工程塑料和 薄膜对己内酰胺的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 27.40%;北美地区的 尼龙 6 纤维消费己内酰胺约占该区己内酰胺总消费量的 60.48%,尼龙 6 工程塑料和薄膜对己内酰胺的消费量占总消 费量的 36.80% ;西欧地区随着汽车、电子电器及包装业对工 程塑料的需求稳步增长,尼龙 6 工程塑料消耗己内酰胺约占 西欧地区己内酰胺总消费量的 71.62%,尼龙 6 纤维消费己内 酰胺约占总消费量的 24.92%。 在世界己内酰胺的贸易中,除非洲和中东以及亚洲地区 (日本除外)为净进口国家和地区外,其他国家和地区均为净 出口国家,其中亚洲的我国大陆以及我国台湾地区是最主要 的进口国家和地区,分别占总进口量的 29.68%和 27.77%,
球能力增长的主要因素,新增产能将超过 80.0 万 t/a,世界
己内酰胺的发展将转向以亚洲为中心。
(2)消费
2008 年,世界己内酰胺的总消费量为 378.8 万 t.其中
产量为 381.3 万 t.进口量为 151.6 万 t. 出口量为 154.1 万
t,消费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欧和亚洲地区。预计今后几年,
1
能力合计达到 302.5 万 t/a,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 63.63%,
其中巴斯夫(BASF)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己内酰胺生产
厂家,生产能力达到 74.0 万 t/a,占世界己内酰胺总生产能
力的 15.57% ,在美国、比利时和德国建有生产厂家;其次是
DSM 公司,生产能力为 61.5 万 t/a,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
已内酰胺的主和 24 万吨。生产所用原料准备新建配套项目或 外购解决。 五、技术来源及推荐采用的技术 1、技术来源
己内酰胺工艺路线包括苯酚法、环己酮/羟胺法、甲苯
7
法和环己烷光亚硝化法。目前,世界工业化生产己内酰胺的
主要生产工艺是以环己酮肟贝克曼重排为基础的环己酮/羟
自给率% 30.2 39.5 39 39.3 36.2
目前,我国己内酰胺的生产能力仍不能满足下游产品生 产的需求,产品自给率只有约 39.0%,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三、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 1、产品方案
本项目产品为已内酰胺,年产量为 20 万吨,作为商品 外售。 2、生产规模
根据国内已内酰胺市场容量、工艺技术、装置经济规模, 生产规模确定为 20 万吨/年。年操作时间 8000 小时。 四、原料来源、产地及产量
12.94% .在我国大陆、荷兰和美国建有生产装置。目前,世
界上生产己内酰胺的原料主要有环己烷、苯酚以及甲苯等,
2009 年采用环己烷为原料的己内酰胺生产能力为 378.8 万
t/a,占世界己内酰胺总生产能力的 79.68%。采用苯酚为原
料的生产能力为 80.5 万 t/a,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 16.93% ;
新建或扩建计划主要集中在亚洲的我国、印度、泰国以及中
东欧地区的俄罗斯和波兰,装置多在原厂基础上再扩建新的
2
生产线。其中,我国扩建生产能力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内生产
的需求。北美及西欧地区因为受下游需求增长迟缓的影响,
装置大规模新建或扩建较少。预计到 2014 年,全世界己内
酰胺的总生产能力将超过 560.0 万 t/a,亚洲地区扩能是全
我国己内酰胺的工业生产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末期,但 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随着南京帝斯曼东方化工有限 公司(中石化南京化学工业公司与 DSM 集团纤维中间体公司 组建的合资企业)、中石化巴陵石油化工公司以及中石化石 家庄化纤责任有限公司 3 套大型生产装置的建成、投产,才 得到较大的发展。截止到 2009 年 12 月底,我国己内酰胺的 生产厂家有 4 家,总生产能力为 47.5 万 t/a,除了中石化 石家庄化纤有限责任公司装置有一套 6.5 万 t/a 装置采用 甲苯法外,其余装置均采用苯为原料的生产工艺路线。预计
6
我国已内酰胺供需关系 表 4 单位:万吨/年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产量 21.21 29.05 30.18 28.97 34.02
进口量 49.31 44.46 47.25 45.01 60.13
出口量 0.2 0.03 0.03 0.2 0.16
表观消费量 70.32 73.48 77.4 73.78 93.99
胺路线。其中,DSM/HPO 工艺及 AlliedSignal 工艺为环己
酮/羟胺路线的代表性工艺。目前,全球采用 DSM/HPO 工
艺及 AlliedSignal 工艺的能力约占世界己内酰胺总生产
能力的 80%,采用其它工艺及原料的能力占 20%。
2、推荐采用的技术
本项目推荐采用中石化巴陵分公司与中石化石科院、华
采用甲苯为原料的生产能力为 16.1 万 t/a,占世界总生产能
力的 3.39% ,2009 年世界己内酰胺的主要生产厂统计见表 1。
世界已内酰胺生产厂家情况 表 1 单位:万吨
生产厂家名称 巴斯夫公司(BASF)
DSM 公司 霍尼韦尔公司 宇部工业公司 中国台湾石油发展公
司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 韩国 Capro 公司
产量(万吨/年) 2008
8.55
13.62 5.63
1.17 28.97
2009 14.1 13.8 4.82 1.3 34.02
(2)消费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锦纶丝、帘子布、聚酰胺工程塑料等
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己内酰胺的需求量不断增加。2004 年我 国己内酰胺的表观需求量达到 67.70 万 t,2005 年突破 70.0 万 t,2008 年由于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生产和消费情 况均出现疲软,导致表观消费量只有 73.78 万 t,同比减少 4.68%。2009 年,随着国内经济的逐渐好转,下游需求旺盛, 产量增加,消费量大幅度增加。2009 年我国己内酰胺的表观 消费量达到 93.99 万 t,同比增长 27.39%,2004—2009 年表 观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为 6.78%。相反,产品的自给率却相 应由 2008 年的 39.3%下降到 2009 年的 36.2%。近年来我国 己内酰胺的供需关系示于表 4。
4
而西欧、中东欧地区以及日本是最主要的出口国家和地区, 分别占总出口量的 44.65% , 26.93%和 12.65%。
目前,全球范围内己内酰胺总体供需平衡,但各个地区 的发展不平衡。己内酰胺的主要消费地区是亚洲、北美和西 欧地区。亚洲国家和地区(不含日本)是己内酰胺消费量最大 的地区,其消费量占全球总消费量的 57%以上,随着我国大 陆和泰国多套新建或扩建装置的建成投产,亚洲地区己内酰 胺的生产能力所占比例将达到约 39.1% ,供应量仍不能满足 实际生产的需求。我国大陆由于产能的大幅度增加,进口量 将大大减少。预计这种地区性发展不平衡的趋势还将在一定 时期内继续延续。 2、国内市场分析 (1)生产现状
5
到 2012 年,我国己内酰胺的总生产能力至多能达到约 67.5
万 t。2009 年我国己内酰胺的主要生产厂家情况见表 3
2009 年我国已内酰胺的主要生产厂家情况 表 3
厂家
南京帝斯曼东方 化工
中石化巴陵石化 中石化石家庄化
纤 浙江巨化集团
合计
产能 (万吨/年)
16
14 16
1.5 47.5
2007 10.72 11.7 6.56 1.21 30.1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