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完整版)小学六年级蹲踞式跳远教案
(完整版)小学六年级蹲踞式跳远教案
组织:四列横队。
教师总体评价
教法: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2、指导学生进行游戏。
组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游戏比赛的负队,负责收还器材。
约3`
场
地
器
材
场地示意图:
器材:
图解6张橡皮筋2根
体操垫16个
录音机1台
强度
与
密度
密度预计:45-50%
结
束
部
分
一、整队集合。
二、小结讲评
三、放松游戏:放风筝
游戏方法:四列横队成广播操队形散开,教师表演放飞者,学生模仿风筝,发挥想象,自由地在空中遨游,使身心得到放松。
(播放音乐:《春天在哪里》)
四、布置课后作业,为下节课准备。
五、收还器材。
六、师生再见。(结束语:同学们基本完成了本课任务,并在课堂中表现出了积极练习的热情,希望今后继续发扬这个优点)
教法:
1、每小组发一张图解,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共同研究。
2、教师完整示范,学生认真观察。
3、根据图解讲解动作方法。(提出并讲解右脚起跳方法)
组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重点:助跑与起跳的结合)
教法:1、教师讲解示范。
2、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组织:广播体操队形
(难点:踏跳有力、起跳积极)
组织形式图:
要求:结合助跑起跳技术和示意图的四个环节,尝试完成技术动作。
教法:
1、讲解游戏方法
2、给学生进行分组
3、组织学生进行游戏
学法:
1、认真听老师讲解
2、在老师组织下认真游戏
组织形式图:
约20
`
约8`
二、班同学平均分成人数相等的男女各两组同学,成纵队站于起跑线后,在距离15米的场地中间画出男:2.5m,女2.0m的两条“小河”比赛开始后,每组第一位同学跑出,经过“小河”的时候必须采用跨过或跳过的方式,然后由折返点返回,再次跨过“小河”,回到起点,与本组第二名同学击掌后,第二名同学跑出,如此循环,先完成的一组为胜。(负队负责收还器材)
蹲踞式跳远教案
教师:魏礼朋单位:徐庄镇苑山小学
班级:六(8)班人数:41人
教材内容
1、蹲踞式跳远
2、跳过“小河“接力赛
课次
1
教
学
目
标
1.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进行锻炼,90%以上学生掌握蹲踞式跳远助跑与起跳的技术动作。
2.发展学生弹跳能力、协调能力,通过练习让学生提高自信、体验成功的乐趣,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2、准备活动操。
第一节:扩胸运动4*8拍
第二节:体侧运动4*8拍
第三节:体转运动4*8拍
第四节:腹背运动4*8拍
第五节:弓步压腿4*8拍
第六节:活动膝关节4*8拍
第七节:活动踝关节4*8拍
组织教法:
1、老师讲解游戏规则
2、组织学生进行游戏。
要求:学生积极的动起来,被触及后自觉完成2个俯卧撑。
注意安全、避免发生碰撞。
组织形式图:
教法:老师喊口令并领做。
学法:
1、跟老师一起做热身操
2、动作整齐、认真、到位。
组织形式:广播体操队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约7‘
基
本
部
分
一、学习蹲踞式跳远
1、了解动作方法
蹲踞式跳远技术动作分为助跑、起跳、腾空、落地。
助跑:放松自然,逐渐加速,最后几步加快步频,步点准确。
3.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的精神品质,树立勇于战胜困难和挫折的信心。
教学重点
助跑与起跳的结合
教学难点
踏跳有力、起跳积极
课序
教学内容
教法学法组织要求
时间
开
始
部
分
1、集合队伍。
2、师生问好。
3、安排课的任务。
4、检查服装。
组织形式:
○○○○○○○○○
○○○○○○○○○
×××××××××
×××××××××
△
要求:背风背阳,动作快、静、齐
起跳:起跳脚踏上起跳标志后,蹬伸用力起跳快,摆臂摆腿配合快。
2、助跑与起跳练习
(1)上一步起跳练习2-3次
(2)上三步起跳练习2-3次
(3)8-10米助跑起跳练习3-5次
(4)8-10米助跑起跳跨过一定高度的练习(腾空步)
在沙坑边用两根竹竿拉起一根橡皮筋,鼓励学生起跳后跨过橡皮筋。
(5)自主尝试完整动作练习2-3次。
设置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蹲踞式跳远。
约
3`
准
备
部
分
1、游戏:“跳过绊马索”。
游戏方法:
在一块规定的长方形场地内,两边各一名同学手拉由两跟橡皮筋结成的长绳从一端向另一端来回跑动(橡皮筋的高度在膝盖一下),中间的同学不停的跑动加跳跃,躲避来回拉过的橡皮筋。在游戏过程中,触及橡皮筋的同学,到场地边罚做俯卧撑2个。
负荷预计:中强
教学反思
1、教学设计应多一些与本课程有关的游戏,这样既能让学生了解本课内容,又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应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其最大的学与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