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毒苹果“事件带给我们的思考

”毒苹果“事件带给我们的思考

“毒苹果”事件的启示事件简述:2008年,全球知名电子品牌“苹果”在苏州的供应商联建科技137名苹果中国供应商员工,因暴露在正己烷环境,出现四肢麻木、刺痛、晕倒等中毒症状,健康遭受不利影响。

在中毒苹果员工代表贾景川的带领下,联建科技中毒员工集体开展维权行动。

苹果公司2011年1月15日发布2010年的供应链管理报告,首次公开承认中国供应商员工因工作环境致病。

这是一家市值位居全球IT行业之首的巨无霸企业,每一款新产品上市都会引发全球粉丝彻夜排队等候。

它的产品成为全球潮流,旗舰店甚至与奢侈品商店毗邻。

这也是一家承诺“确保供应链有安全的工作条件,确保工人受到尊重并享有尊严,同时确保生产过程对环境负责”的企业,每年它都会发布一份“供应商社会责任进展报告”。

而在环保组织联合发布的《苹果的另一面》报告当中,“苹果供应商违规操作导致工人中毒”成为最引人注目的一点。

苹果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全球范围内业务外包,但是在供应商的选择上出现了问题,供应商损害员工的健康,污染环境,苹果的形象就会受到影响。

这样就需要苹果管理供应商,并为整个供应链的社会责任负责。

一、“毒苹果”事件发生时苹果公司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现状。

首先,是过度压榨供应商。

毒苹果事件只是在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问题。

在与供应商的关系中,苹果占据绝对主动。

苹果在电子行业内是出了名的要求苛刻的客户,由于苹果和乔布斯对于产品品质和保密性的追求,因此为其提供代工服务的各厂商往往为满足这些标准而疲于奔命。

第二,是需求预测糟糕。

1996年苹果公司公司的库存成品价值高达7亿美元,使公司一度陷入存货危机,产品库存周转率还不到13次。

为此,苹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降低库存,包括减少供应商数量,减少产品种类,提供更多无形产品等,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迄今为止,苹果公司的需求预测、库存管理仍非常糟糕。

Iphone4在中国大陆经常处于断货状态,就说明了需求预测仍存在很大问题。

第三,是供应链联盟不稳定的风险。

苹果用iPod+iTunes创造了一种与“剃须刀与刀片”的模式,即,卖的是昂贵的剃须刀(音乐播放器),而音乐制作方则被骗以便宜的价格出售刀片(音乐)。

如此霸王条款引起了唱片界的不满。

譬如,好莱坞一直抵制苹果在iPod和iPhone上播放电影的想法。

目前,苹果卖出的5200万部电视剧和电影相当于每部iPod下载的视频还不到两个。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iPhone上,苹果采取iTunes与手机捆绑的形势销售,若没有iTunes 音乐商店的收入,也会影响到iPhone的整体利润。

在这样的环境下,苹果供应链的现状:1.苹果要求供应商在制造苹果产品时提供安全的工作条件,尊重和关注他们的员工,并采取环保的制造过程,但苹果却没有具体的管理控制措施。

2.供应链冗长,制造工艺复杂,苹果很难彻底追踪这些材料。

3.对存在污染记录的企业并没有从供应商名单上剔除。

4.可供选择合作的专业性供应商很少,不得不与一些专业性较差的合作。

5.苹果对在华供应商的生产和管理上其实都有管理,但对环境问题没有干预。

二、选择什么样的供应商建立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与管理供应链,是核心企业面对的问题。

企业最高层的态度:企业的战略和文化以及合作伙伴的能力都是需要核心企业考虑的。

通过一些标准来选择供应链合作伙伴,这样就可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竞争能力。

1.核心企业不能只干预供应链的生产和管理,更应该关注这些供应商存在的问题,比如环境问题,因为这不只是供应商的问题,而是整个供应链的问题。

2.核心企业建立供应链管理控制标准,并真正在实践中实施这些标准,而不是简单的形式主义。

3.核心企业充分评价供应链合作伙伴,及时对一些达不到标准的供应商实行淘汰。

4.核心企业建立有效的供应链监控机制,企业派专人负责整个供应链的监控,并深入供应商内部,向供应商传播供应链整体思想,使供应商认识到供应链整体的重要性,最终达到共赢,提高供应链整体竞争力。

三、从管理控制的角度分析如何完善武装供应链管理战略。

我们下面针对苹果供应链管控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苹果作为供应链“链主”的角色,分析大企业集团如何进行供应链管理控制。

供应链管理控制是大企业集团管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和集团公司管理控制、总部及分、子公司管理控制一道组成了集团管控体系。

和集团管理控制类似,供应链的管理控制也是一种结构行为,是一种组织智商的表现形式,必须在结构层次下进行操作。

多层次供应链的管理一定要“管理+控制”,只有双管齐下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操作风险,提升整体运作效能。

1、通过横、纵向关系进行供应链战略分析供应链战略是企业战略的一种,是企业诉诸纵向联盟以增强竞争力的方式。

多层次供应链管理战略分析模型是企业制定和实施供应链管理战略的一个分析框架。

供应链管理的战略实施需要企业在把握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分析企业之间的横向及纵向关系。

横向关系及供应链上某一环节同类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将从战略杠杆的角度对此关系进行分析。

通过战略杠杆分析,企业可以知晓自己的横向生存空间,在同竞争对手比较的同时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进而判断自身在供应链的某一环节的竞争中所处的地位。

横向处于不利地位的企业更有能力诉诸纵向供应链寻求战略资源,增强自身的横向竞争能力。

纵向关系及供应链不同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

纵向关系是供应链运作的基础,只有对所在供应链的上下游纵向关系的准确判断,企业才可能在结合自身能力的基础上决定究竟应该在哪一环节、以何种方式、以何种程度切入某条供应链,并在日后的实际运作中如何整合上下游的资源。

2、对战略联盟进行管控战略联盟是未来供应链组织发展模式的主流。

为了成功实施供应链的战略联盟,企业实现下述四个转变。

从交易到关系管理。

传统的上下游企业关系是交易导向的,企业间缺少应有的信任,存在大量的短期行为。

要变短期的、对立的、有限参与的交易管理形式的供需关系到长期的、双赢的、高度融合的关系管理形式的供需关系。

从利润管理到盈利管理。

传统的供应链管理缺乏系统的思想,眼光局限于企业内部,注重利润指标,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资产利用的效率。

而盈余管理的思想更注重资产的使用效率,将资产集中在企业的核心能力,而将其他非核心的职能外包给联盟内的其他成员。

从库存管理到信息管理。

“虚拟库存”是供应链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核心思想就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信息实时共享实现快速反应以尽可能的降低库存,用信息库代替商品库存。

在没有实现信息共享的前提下,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不可避免的出现“牛鞭效应”,需求逐级放大,整个供应链的库存成本很高。

苹果在早期的库存管理就存在类似问题,至今依然有待改善。

从产品管理到顾客管理。

有很多传统企业由于过度关注产品而患了“营销近视症”,而现代供应链管理理论是以顾客为导向,需求驱动的供应链网。

这种企业关注焦点的改变时供应链变革的根本。

苹果公司的ipod、iphone,ipad所体现出的基于需求导向的务实产品设计,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值得我国企业学习。

3、供应链“链主”对参与者的管控苹果毒事件充分表明,作为供应链“链主”的苹果,对供应链参与者联建科技的通管控存在缺陷。

一方面充分压低成本,另一方面又期待供应商遵守社会责任,结果往往是追求成本而牺牲社会责任。

这是典型的“胡萝卜+大棒”的管控方式。

而且,苹果给的“胡萝卜”还越来越小,所以“大棒”的威力也越来越弱了。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在传统的较为单一的供应链链条中,“链主”企业对参与者的管控是较容易实现的,仅靠“胡萝卜+大棒”就可以取得较好的管控效果。

但如今,供应链的组织结构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从较为单一的链条型结构发展成了复杂的网状结构。

而处于某张供应链网上的所有企业,其彼此间的关系也随之变得更为复杂和微妙,在这里,不再存在绝对的“链主”,充其量只可能存在某段链条上的局部“链主”。

这无疑给“链主”型企业对相关参与者的管控带来了无限的复杂性。

供应链“链主”企业应该抛弃以往单纯凭实力对参与者进行管控的“硬”手段,转而利用更加“软”性化的方法,如主动构建并优化战略联盟各主体之间的信用互动机制、通过有效激励和信息共享等手段弱化道德风险,等等。

企业的供应链竞争不仅要高效和低成本,还要进一步提升到供应链安全运作和履行社会责任的层次上。

企业供应链如果不能承担社会责任,那就不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企业的供应链就不会长远发展。

四、“毒苹果”为何不出现在发达国家?在苹果事件背后,我们自身劳工权益保障制度的缺失和监管机构的缺位,也是不争的事实。

发生“毒苹果”事件,我们不禁要问:为何此类事件不出现在发达国家?甚至一些也承接国际大企业低端制造的国家,如印度尼西亚和巴西等为何没有出现如此严重的污染事件呢?在全球化的时代中,几乎所有的政府都面临着招商引资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压力。

但相比之下,中国一些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方面表现的“饥渴”程度特别突出,因此其“让利”幅度也让人吃惊——有些地方为了引进项目,留住企业,不惜牺牲生态环境和劳工利益。

这不管是从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审视,还是从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考量,都是让人无法容忍的。

我们要“苹果”,但不要“毒苹果”。

然而,要遏制害人的“毒苹果”,仅仅靠企业内部规则与承诺是远远不够的。

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国家要求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而在具体的指标方面,人均生产总值是预期性指标,而约束性指标主要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等等。

结合国家的政策方针与现代经济现状,我们认为:1.加强政府监管,确保企业员工在一个安全和卫生的环境中作业。

对违法侵权的企业,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其进行处罚威慑,在必要时提起法律诉讼,以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2.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

鼓励和支持有关环保组织对类似苹果公司这样的跨国企业进行监督,督促其加强“供应链管理”,要求其上游生产厂商切实履行保护环境、保护员工健康的社会责任。

对在生产过程中有严重伤害环境行为的生产厂商,要督促它们改正以至撤销对他们的订单。

揭示苹果的另一个面孔,并非是要打垮这个品牌,相反,我们愿意看到这样一个在技术和设计上都充满独创精神的品牌,能够做出改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