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行业研究报告一、当今物流的概念物流是有形商品从产出源点到最终消费点的流动储存活动,具体包括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及信息处理,从职能上可以分为: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及废弃物流物个职能。
国外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发达国家现代物流的特点主要有:1、得到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对其保持高度重视;2、注重研究物流企业的物流战略和使用物流技术;3、物流配送的社会化、组织化水平高;4、拥有发达的信息系统,广泛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和设备。
相比较而言国内的物流才刚起步,在基础设施、经营管理、理论研究、物流技术、物流人才等方面都比较落后。
但随着短缺经济局面的走出,买方市场的逐渐形成,零售企业、连锁商业企业在市场中的主导地位加强以及加入WTO后我国有望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等都为我国的物流业提供了极好的发展机遇。
而外商的大举介入虽然在一定时期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但其引入的现代物流概念和物流网络体系,将加快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从而使我国长期受益。
物流业将成为我国21世纪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国内外物流相关企业的经营模式对比。
美国快递业(以联邦快递和联合包裹公司为例)1、为顾客提供包括清关在内的一条龙服务;2、信息系统高度发达,为顾客提供货物即时追踪服务;3、成立金融公司提供信用担保和库存融资服务扩大自己的活动范围,在电子商务活动中同时充当中介人、承运人、担保人和收款人,解决现金支付和信用问题;4、对业务信息进行保存。
5、注重与顾客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制造业一、计算机(以微软、戴尔为例)1、按订单开展业务活动;2、与供应商保持较好的合作关系;3、物流成为其与别的企业开展竞争的主要手段;二、汽车(以福特、通用为例)1、生产原料保持较少的库存;2、与运输供应者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3、与汽车配件物流公司建立合作关系;4、供应商掌握其一段时间的生产需求状况。
三、打印机(以惠普为例)采用“迟延本土化”即在配送中心仅存储通用打印机的安全库存,然后等有了需求再对打印机定制化,从而达到总体考虑需求水平。
零售业(以沃尔玛为例)1、建立配送中心,实行高度自动化;2、卡车返回配送中心途中沿途从供应商处购买商品;3、绝大部分商品由配送中心配送,小部分由供应商直接送至分店;4、拥有自己的适合运输的车队;5、通过条形码技术即时获知商品的销售情况,从而做到及时采购、补货;6、通过EDI系统向供应商传送POS数据,使其了解沃尔玛商品销售状况和把握商品需求动向,从而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材料采购计划;7、采用生产厂家的库存方式(VMI)和连续补充库存方式(CRP)实现双方库存水平最优化;8、拥有发达的计算机通信系统;9、通过供应链的直接转运战略,实现降低成本,满足顾客需求;10、实行“过站式”物流管理,应用交叉作业和电子数据交换两项物流技术实现统一订货、统一分配、统一运送;11、大力开展网上零售,扩大销售的品种范围。
运输业(以美集物流为例)1、通过自己拥有的船舶和港口开展业务;2、与顾客建立统一、长期关系,将自己融入顾客的供应链中,为顾客提供接受、安排、运输及分配产品的服务。
日本零售业(以KASUMI集团、7—11连锁便利店为例)1、建立CDC中央配送中心,负责85%的货物的配送;2、建立KDC干货物流中心,进行干货配送,并且向上整合,是供货单纯化,提高配送效率;3、采用LAN系统进行各项工作,提高生产力;4、通过契约委托别的车队负责运输;5、采取集中开店策略;6、与制造商开展合作,由其投资建立配送中心,负责配送。
制造业(以Kao公司为例)1、按订单进行生产;2、设立销售代理公司取代批发商,使分销渠道合理化。
运输业(以NYK集团为例)1、采用高档客船运输的战略;2、采取“物料需求计划服务”(MRP)。
欧洲运输业(以英国的GKN货运服务公司、丹麦DFDS运输公司为例)1、适应顾客需求和发展的要求;2、服务由简单的运送向送达的时间、数量、质量上转移;3、提供增值服务,如检查装备和在客户地安装计算机等;4、将非欧盟国家进口的货物储存在自由贸易区,从而推迟海关关税、增值税的交纳。
零售业(以英国泰斯可公司为例)1、建立供应商电子贸易共同体;2、大部分商品由本公司的仓库运到商店。
中国物流业(以上海友谊集团物流公司、上海百岁物流公司为例)1、成为别的公司的CDC和RDC;2、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如流通加工、信息服务等;3、装备了GPS\GSM车辆调度和信息管理系统。
制造业一、汽车(以神龙汽车公司为例)1、采取供应链管理模式;2、订单驱动原理即供应部门围绕订单而动、生产部门围绕制造订单而动及销售部门围绕商业订单而动;3、广泛使用EDI等信息网络技术。
二、家电业(以海尔为例)1、成立物流推进本部,下设三个事业部,即采购事业部、配送事业部、储运事业部,实行集中采购、集中配送、集中储运,将分散在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各个公司和工厂中的物流元系加以集成。
2、实行“一流三网”的物流管理模式,即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建立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用户资源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网络。
实现四个目标:一是为订单而采购,消灭库存;二是实现双赢。
海尔和供应商之间不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供应商提前参与到 海尔产品的设计阶段,与海尔共同面向客户;三是三个JIT实现同步流程。
由于物流技术和计算机管理的支持,物流通过3 个JIT,即JIT采购、JIT配送和JIT分拨物流来实现同步流程;四是计算机网络连接新经济速度。
100%的采购订单网上下达,使采购周期由原来的平均10天降低到3天,网上支付已达总额支付的20%,降低了供应链成本。
三、计算机(以联想为例)1、通过电子商务的运作实现“大联想”即将自己与代理商(供应商)共同纳入电子商务范畴。
零售业(以上海华联超市公司为例)1、各个门店推行即时配销制度;2、建立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该配送中心实施24小时全天候的整箱和拆零商品的货物配送;3、与供应商紧密合作,建立了EDI自动补货系统;4、实现仓储立体化、装卸搬运机械化、超市物流电子化、物流管理条码化与配送过程无纸化等先进的运作方式;5、与运输公司合作建立建成区域性配送基地。
从以上归纳出一些行业基本的物流特点:制造业:1、一般动采用订单驱动的运作方式;2、与供应商和销售商保持着较好的联系与沟通;3、拥有发达的信息系统,广泛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和设备。
零售业:1、一般建有自己的配送中心;2、与供应商保持着较好的联系与沟通;3、采用条形码技术及时反馈商品销售情况;运输业:1、一般有自己的运输队伍;2、提供增值服务;快递业:1、信息系统高度发达,提供即时追踪服务;2、提供信用担保和库存融资服务;3、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三、国内外物流相关数据分析美国20年的物流成本显示表(单位:10亿美元)年份存储成本运输成本管理成本总成本1974 119 116 9 2441975 110 116 9 2351976 116 133 10 2591977 126 150 11 2871978 155 175 13 3431979 200 193 16 4091980 243 205 18 4661981 283 236 21 5401982 255 240 20 5151983 228 244 19 4911984 257 250 20 5271985 240 265 20 5251986 233 271 20 5241987 243 288 21 5521988 266 313 23 6021989 311 331 26 6681990 298 352 26 6781991 270 360 25 6551992 243 379 25 6471993 250 394 26 6701994 277 425 28 730特征:1、总成本不断增加,年平均增幅为14.96%;4、运输成本的比例不断提高,由最初的47.54%提升为58.22%;5、管理成本所占比例一直维持在较小的比例4%左右。
成本项目日本美国加拿大欧盟英国运输成本94.4% 45% 44% 41% 42%仓储作业成本 5.6% 21% 23% 21% 24%存货成本25% 25% 23% 14%管理成本9% 8% 15% 20%结论:由表中可看出,美国及一些物流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幅度,而运输成本的所占比例的大幅提高,则正是物流水平不断提高的表现,是现代物流追求零库存的结果。
可以,预见随着物流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存储成本的比例将进一步降低。
因此,鉴于此我国应该更加注重在物流中运输这个环节的发展,提高运输能力和效率。
四、物流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首先,从历史发展看,曾经有过两个大量提供利润的领域:第一个是资源领域,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和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生产过程中;第二个是工业生产领域。
但当前两个利润源泉几乎被挖掘殆尽,一些工商企业的利润率普遍大幅度下降时,于是针对这种情况企业管理者的目光开始从生产领域扩展到流通领域,以提高对用户服务水平为主线,从战略上围绕产品系统考虑供应商、生产商、送货商的情况,以期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
而所采取的措施即称之为物流管理也就是“第三个利润源泉”。
其次,有数据显示,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一般占GDP的10%左右,可我国的物流成本在15%—30%之间。
而物流总消耗的降低将对社会有着巨大的贡献。
如日本在近20年内,物流业每增长2.6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就增加1%。
另美国其物流业的规模已达到9000亿美元,几乎是高技术产业的两倍。
2001年美国前20名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净收入高达93.4亿美元。
最后,具体到我国的企业来看,企业的物流费用大约占到流通费用支出的30%—50%。
具体到一些产品像化肥、燃料煤等,所占的比重更大,致使商品流通费用大约占商品销售额比重的20%左右。
这个数字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以上。
另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全国每年的物流损失不下百亿元。
水泥在物流中破包率为15—20%,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为4.5亿元;玻璃、陶瓷在物流中的破损率达20%,每年损失分别为4.5亿和1.5亿元;鲜果损伤腐坏率占收购量的18%,年损失3亿元;鲜肉污染率达10%,年损失4亿元。
以上这些都充分显示物流费用的降低、损失的减少必将带来利润的增长。
因此,物流作为在我国新起不久的一个新产业,必将越来越成为企业的新的利润增长点,成为带动我国经济更上一个台阶的巨大推动力之一。
五、物流在我国的发展前景物流作为在我国兴起不久的一个新产业,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第一,宏观经济形势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主要表现在:4、短缺经济下的市场供求格局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而被打破,服务和质量得到了企业前所未有的重视;5、企业改革的深化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使企业开始考虑降低流通成本以获得“第三利润源”;6、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现代物流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而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的兴起则为其提供了动力;7、交通运输设施及运输工具快速发展,为现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8、发达国家供应链管理的成功经验,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成功的实例为我国的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