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_18学年高中语文第7课诗三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必修

2017_18学年高中语文第7课诗三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必修

第7课诗三首1.下列各句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A.月明星稀误落尘网中鸡鸣桑树巅B.我有嘉宾长路漫浩浩池鱼思故渊C.僻如朝露兰泽多芳草桃李罗堂前D.契阔谈复得反自然少无适俗韵答案:B解析:A项“巅”应为“颠”;C项“僻”应为“譬”;D项“反”应为“返”。

2.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契阔谈,心念旧恩B.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何以解忧?唯有杜康C.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答案:A解析:“厌”通“餍”,满足;“”通“宴”,欢饮。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今我来思,雨.雪霏霏A.鸷鸟之不群.兮 B.乌鹊南.飞C.足以荣.汝身 D.夙兴夜.寐答案:A解析:A与例句均为名词作动词,B、D为名词作状语,C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4.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其他项读音、意义不同的是( )A.采之欲遗.谁B.留待作遗.施C.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D.路不拾遗.答案:D解析:A、B、C读“wèi”有“赠送”之意;D项读“yí”,意思是“遗失的东西”。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B.汝岂得自由..C.慨当以慷,忧思难忘..D.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答案:C解析:A项,古义:感情深厚;今义:齐心;B项,古义:自作主张;今义:不受拘束和限制;D项,古义:多少;今义:研究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6.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A.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存:保存B.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韵:韵律,节奏C.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掇:拾取,采取D.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当:应当答案:C解析:A.存:问候,怀念;B.韵:本性、气质;D.当:对着。

7.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1)《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些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________的《________》。

(2)陶渊明,一名________,字________,号五柳先生,东晋田园诗人,《饮酒》是其名篇之一,其中的名句:“采菊东篱下,________。

”(3)曹操,即魏武帝,字________,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三国时________家、军事家、诗人。

《短歌行》是其名篇之一,其中的名言警句:“________,海不厌深。

”(4)文学史上的“三曹”指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他们都是建安诗坛的代表诗人。

建安时代的诗文内容充实,感情充沛,被后人尊为典范,称“________”。

答案:(1)萧统《文选》(2)陶潜元亮悠然见南山(3)孟德政治山不厌高(4)曹操曹丕曹植建安风骨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涉江采芙蓉》写主人公还顾张望、感情痛苦到极点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涉江采芙蓉》写主人公担忧此生不能与心爱的人相守相聚,黯然神伤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操在《短歌行》中借《诗经》中的句子表达了自己对人才的渴望。

这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短歌行》中劝说那些有才能的人赶快择主而事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5)《归园田居(其一)》用鸟和鱼来表达自己对田园和自由的向往,这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归园田居(其一)》揭示陶渊明辞官归隐的根本原因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2)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5)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6)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一)阅读《涉江采芙蓉》一诗,完成9~10题。

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9.对该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写自己在一个幽静清美的环境中采摘芙蓉即荷花,以引起下文贻赠远人之念。

B.“采之欲遗谁”中的“遗”读wèi,是馈赠的意思。

古人有采摘香花赠予相亲之人的习俗。

C.“所思在远道”,所思念的人尚在远地,表现了对远方游子的思念和悲慨之情。

D.“同心而离居”五字,说出了社会中长期存在的人生遗憾,也表现了主人公思乡怀人的真挚之情。

答案:C解析:“所思在远道”指所思念的人在旧乡,表现的是游子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10.《涉江采芙蓉》一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人物的凄清心境?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此诗采用了反衬的手法来表达人物的凄清心境。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作者营造了一个美好、欢乐的情境。

在此热闹的情境之下,突然情绪一转,发出了“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的感叹,为下面表达诗中人物的孤独寂寞之感张本。

开头两句极写美好、欢乐,正是欲以乐景衬哀情,这是此诗表现人物凄清心境的独特之处。

(二)阅读《短歌行》完成11~12题。

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第一节“对酒当歌”四句诗,妙用比喻,突出了短句的精髓,展示了一种时间不等人的急迫境界,蕴含着促人及时努力的意思。

B.“青青子衿”一节,袭用了《诗经》成句,但不见斧凿之痕,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识的人。

C.“越陌度阡”意指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

“阡”,东西向的田间小路;“陌”,南北向的田间小路。

D.最后一节,引用“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作比,展示了作者礼遇贤才、认为贤才多多益善的博大胸怀。

引用“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典故,用心二:一是自勉,二是点明题意。

E.本诗主要表达了求贤若渴的思想,这与当时曹操的思想是不一致的,实际上曹操嫉贤妒能,如杀死杨修就是实际情况。

答案:CE在,喜悦。

他把平常的农村景物饶有兴致地写入诗中,而这些景物一经入诗,便和他的感情相互交融,相互生发,构成一个完整的诗境。

15.请参照示例形式,为曹操或陶渊明写一则人物短评。

示例:屈原——世人皆醉,唯你独醒。

尘世昏暗,万马齐喑,而君秉持高洁,疏离邪恶,壮志可与日月争光。

于是,孤独成为一种伟大的情感;于是,死亡成为一种唯美的跨越。

自你归去,汨罗江畔的墨香和正气弥漫了千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曹操——三国群雄,首推曹操。

文不如曹植,武不如吕布,谋不如孔明……可是又有谁可以超过曹操,超过这位三国第一人,原因何在?“吾任天下之智力”,曹操如是说。

吾无才,天下之才皆我之才,凭着超凡的政治才能,曹操在三国舞台上独领风骚。

(2)陶渊明——他捧着一把菊花走来,带来一阵天人合一的哲学清香。

背离庙堂之高,他选择江湖之远,选择了自然的恬适和舒畅。

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他追求“阡陌交通,落英缤纷”的意境。

他绽放了发自内心的那份自然,并且馨香久远。

解析:首先分析所给例句的特点,再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对象进行仿写。

仿写时既要追求形似,也要追求神似。

本题要关注反问句式,引用准确,评述恰当,句式相同。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分数________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4分)( )A.⎩⎪⎨⎪⎧ 采之.欲遗谁呦呦鹿鸣,食野之.苹B.⎩⎪⎨⎪⎧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何以.解忧 C.⎩⎪⎨⎪⎧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忍尤而.攘诟 D.⎩⎪⎨⎪⎧ 所.思在远道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答案:D解析:D 项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词组。

A 项代词,代“芙蓉”/助词,的;B 项连词,相当于“而”/介词,凭借、依靠;C 项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并列,和。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4分)( )A.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B.同心而.离居屈心而.抑志兮C.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请息交以绝.游D.少无适.俗韵始适.还家门答案:C解析:C项“绝”都当“断绝”讲。

A项第一个“相”意思是“互相”,第二个“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B项第一个“而”表转折关系,第二个“而”表并列关系;D项第一个“适”意思是“迎合”,第二个“适”意思是“出嫁”。

3.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依依..(模糊不清的样子)..(轻柔而缓慢地飘升) 暧暧B.三匝.(周,圈) 越陌.度阡.(陌,南北向的田间小路;阡,东西向的小路)C.山不厌.高(满足) 俗韵.(本性,气质)D.漫浩浩..(形容无边无际) 何时可掇.(拾取,采取)答案:B解析:陌,东西向的田间小路;阡,南北向的小路。

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4分)( )A.去.日苦多(逝去的) 池鱼思故.渊(旧,原来的)少无适俗韵.(韵律) 羁.鸟恋旧林(束缚)B.契阔谈.(通“宴”)悠悠..我心(悠闲)方.宅十余亩(方圆,周围) 榆柳荫.后檐(遮蔽)C.老大徒.伤悲(徒然,白白地) 焜黄华叶衰.(衰败)暧暧..远人村(模糊不清的样子) 还顾.望旧乡(回头看)D.山不厌.高(嫌恶) 绕树三匝.(周,圈)周公吐哺.(哺育) 误落尘网..中(比喻官场)答案:C解析:A.韵:天性,本性;B.悠悠:长久的样子;D.哺:食物。

5.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4分)( )A.陶渊明洁身自好....,他毅然决然告别龌龊的官场,欣然回到自己向往已久的田园,过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生活。

B.《求贤令》是东汉末年军事家、文学家曹操的一篇散文,文章以开国中兴的历史经验,总结人才的重要,表达了他求贤若渴....的情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