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_电子光学基础

第六章_电子光学基础

4
电子显微镜在材料研究中发挥的作用
1. 位错的观察证实了位错理论的正确性。(衍衬 像)
1940s后期, 金属薄膜(foil )的成功制备以及直接的TEM观察;Hirsch等人的电子 衍射与衍衬理论 《薄晶体的透射电子显微术 》
2. 准晶的发现扩展了晶体的范畴。(电子衍射)
1992年国际晶体学会重新研究晶体的定义: “晶体是指任何给出基本上有明确衍射图的固 体,而非周期性晶体是指无周期性的晶体”。
3.纳米碳管的发现引发了纳米材料研究的高潮。
(高分辨像)
5
电子显微镜在材料研究中发挥的作用
总之,作为结构分析手段电子显微 镜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和能量分辨率,已 成为显微结构表征和微区成份分析不可 缺少的工具。电子显微镜在材料领域的 广泛应用,对于研究和开发新材料,特 别是纳米材料的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 用。
m m0
1
v2 c2
(c-光速)
14
二、电子波
加速电压-电子波长(表) (埃) 12.25
U
15
三、电磁透镜
定义 一个由线圈、铁壳和极靴组成的,能 够由激励电流产生轴旋转对称静磁场 的系统。
作用 对电子束进行偏折、会聚。 在TEM中用磁场来使电子波聚焦成像的 装置。
16
三、电磁透镜
电磁透镜的聚焦原理
1927年,汤普森(Thompson)电子衍射实验
2
电子显微学发展历史简要介绍
1930-1933 鲁斯卡与Knoll 制造了第一 台电子显微镜。(1939西门子)
1931.5.28 M.RÜdenberg-向德、法、英等 国申请电子显微镜专利(凭理论推测)。
1932年12月和1936年10月获得法、英的批 准,1953年获得西德的批准。电子显微镜 一词首先出现在RÜdenberg的专利中。 1942年英国制成第一台实验室用扫描电镜, 1965年开始生产商品化扫描电镜。
第二节 电磁透镜的像差与分辨本领 第三节 电磁透镜的景深与焦长
11
第一节 电子波与电磁透镜
一、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
分辨率:成像物体(试样)上能分辨出来的两个物
点间的最小距离。
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
0
1
2
:照明光源的波长
12
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取决于照明光源的波长;
要提高显微镜的分辨率,关键需波长短且可以聚焦 的光源。
一、电磁透镜的像差 二、分辨本领 第三节 电磁透镜的景深与焦长
21
第二节 电磁透镜的像差与分辨本领
第六章 电子光学基础
1
电子显微学发展历史简要介绍
技术条件 理论基础
1897年,布劳恩(C.F.Braun)设计并制 成最初的示波管,这为电子显微镜的 诞生准备了技术条件。
1925年,de Broglie 波粒二象性理论
1926年,布施(H.Busch)发表有关磁聚 焦的论文,指出电子束通过轴对称电磁场时 可以聚焦,如同光线通过透镜时可以聚焦一 样,因此可以利用电子成象。这为电子显微 镜做了理论上的准备。
一束平行于主轴的入射 电子束通过电磁透镜时 将被聚焦在轴线上一点, 即焦点。
17
三、电磁透镜
电磁透镜的聚焦原理
带有软磁铁壳的电磁透镜示意图
环状狭缝:大量磁力 线集中在狭缝附近的 狭小区域内,增强磁 场的强度。
18
三、电磁透镜
电磁透镜的聚焦原理
带有极靴的电磁透 镜可使有效磁场集 中到沿透镜轴向几 毫米的范围之内。
3
电子显微学发展历史简要介绍
1956年Menter得到酞氰铂和酞化氰铜的 点阵平面条纹像(1纳米)。
1967年Allpress和Sanders得到分辨率为 0.7纳米的氧化物的像。
1971年Iijima高分辨观察到氧化铌中金属 原子的分布(~0.3纳米),标志高分辨像 与晶体结构对应关系的产生。
目前,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接近0.1纳米。
用于材料结构表征电子显微方法
B 材料成份测定 •X-射线能谱; •电子能量损失谱。
C 磁畴结构的表征 •洛伦兹电子显微方法; •电子全息。
9
第六章 电子光学基础
第一节 电子波与电磁透镜 第二节 电磁透镜的像差与分辨本领 第三节 电磁透镜的景深与焦长
10
第六章 电子光学基础
第一节 电子波与电磁透镜 一、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 二、电子波分辨本领 三、电磁透镜
19
三、电磁透镜
电磁透镜的特点
会聚透镜
11 1 f L1 L2
M f L1 f
其中:f-焦距;L1-物距;L2-像距;M-放大倍数。
可变焦:改变激磁电流I
可变倍率:改变激磁电流I
景深大
焦长长
小孔径角成像
20
第六章 电子光学基础
第一节 电子波与电磁透镜 第二节 电磁透镜的像差与分辨本领
波长-比可见光小5个数量级(德布罗意)
电子波
0.0698~0.0370Å (U=30~100 kV)
聚焦-轴对称非均匀的磁场(布施)
1st TEM (鲁斯卡)
第一节 电子波与电磁透镜
二、电子波
电子显微镜的照明光源:电子波;
电子波的波长: h h
P mv
其中:P—动量;h-普朗克常数;m-电子的质量; -电子的速度
样品厚度 元素分布
7
用于材料结构表征电子显微方法
A 晶体结构的表征
1.电子衍射
2. 电子显微像
• 透射电子衍射; • 反射电子衍射;
振幅(衍射)衬度像; 明场像; 暗场像;
• 会聚束电子衍射; (对中暗场像,弱束暗场像)
• 微束电子衍射。
高分辨像; Z-衬度像; 能量过滤像; 二次电子像; 电子全息。 8
电子枪的加速电压为U,电子的能量E=eU;
eU 1 mv2 e—电子所带电荷 2
v 2eU m
h
2meU
普朗克常数
h=6.62×10-34焦耳•秒
电子的静止质量 m=9.11 × 10-31千克 电子的电荷量 e=1.60 × 10-19库伦
13
二、电子波
相对论修正
目前所使用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其电子枪的加速电 压一般都高于100千伏,这时需要对电子的能量 和静止质量m0引入相对论修正:
6
电子显微学方法和获得的信息
方法 电子衍射 质(量)厚(度)衬
度像和高分辨像 X 射线能谱 电子能量损失谱 二次电子像 洛伦茨电子显微术 电子全息 Z-衬度像 能量过滤像
可获得信息 晶体对称性,晶体取
向,样品厚度 晶体缺陷,原子排列 元素种类,分布,样
品厚度 表面形态 磁畴结构,晶体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