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心理学 (6):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概述

学前心理学 (6):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概述


学前心理学概述
想象概述
一、想象的概念
(一)思维的概念 想象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对客观世 界的反映形式,是人们将过去经验中 已经形成的一些表象进行新的结合的 过程。 人们在反映客观事物的时候,不 仅能在头脑中形成知觉形象和记忆表 象,还能根据口头语言和文字的描述, 在头脑中形成自己没有感受过的事物 形象,或创建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新 形象。例如,当新闻上说起小朋友搀 扶老人过马路时,我们的头脑中便会 出现一幅在拥挤的马路上,小朋友搀 扶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过马路的画面。
想象概述
三、学前儿童想象的夸张性
(一)夸张性想象 的表现 夸张又称强调,是通过改变客 观事物的正常特征,使其某一特性 经过增大、缩小、数量加多或色彩 加浓等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是进行各种创作的一种重要手法。 例如,人们创造的千手观音、九尾 狐,及《格列佛游记》中的大人国、 小人国等形象。另外,我们常看到 的一些人物的漫画也是绘画者对人 物特点夸张的结果。
学前心理学概述
想象概述
二、想象的分类
2.创造想象 (二)有意想象 创造想象的产生应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丰富的表象储备。进行创造想象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对事物进行细 致的观察,并储备丰富的表象材料。记忆表象的数量和质量对创造想象有决 定性的作用,表象材料越丰富,想象结果就越新颖。 第二,知识经验的积累。牛顿曾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 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创造想象依赖于知识经验的积累,要进行 创造想象,就必须对相关领域做深入的了解,积累必要的知识。每一个发明 创造都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 第三,创造原型的启发。任何人的新发明创造都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 都要经过一定的相似事物的启发。例如,鲁班就是因为手被割伤,受到野草 的启发,发明了锯;科学家们根据蝙蝠的探知原理发明了雷达。原型之所以 有启发作用,是因为事物本身与所创造的形象之间存在相似性,可以作为创 造想象的起点。 学前心理学概述
风吹草低见牛羊
学前心理学概述
想象概述
二、想象的分类
(一)无意想象 无意想象即不随意想象,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 不由自主地产生的想象。例如,看到满天的繁星,就会把它们想象成各种星 座,有白羊座、金牛座、狮子座和双鱼座等。无意想象是形式最简单的想象。 梦是无意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在睡眠状态下进行的一种无目的、 不由自主的想象,通常是被动进行的。梦境跟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联系,但是 有时会完全不符合逻辑,天马行空地任意想象。
学前心理学概述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特点
一、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无意想象的 发展 1.想象没有目的性 学前儿童的想象通常没有预定的目的,往往是在外界事物刺激下 直接引起的。儿童在游戏中的想象活动是随着玩具的出现被激活的。 例如,儿童看见小火车,就想象着火车在行驶的状态中,并且一边跑 一边发出“轰隆隆”的声响。在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在活动前就告 诉儿童活动的目的,他们往往不能完成任务。例如,在绘画课上,教 师要求学前儿童画一朵花,大多数儿童都不能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 但他们会在绘画完成之后突然发现自己画的是朵云彩,并且想象着云 彩像棉花糖一样又软又甜。由此可见,学前儿童的想象一般是没有目 的性的,必须在外界事物的影响下才能进行。
龟兔赛跑 学前心理学概述
想象概述
二、想象的分类
2.创造想象 (二)有意想象 创造想象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 运用自己积累的记忆表象,在头脑中独立 地创造出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创造想 象的特点是首创性、独立性和新颖性。创 造想象在人的实际创造活动中是非常重要 的,无论是科学创造、技术发明,还是文 艺创作,都必须先在头脑中形成活动的最 终或中间半成品的模型,即创造想象,然 后再进行创造活动。可见,创造想象是创 造性活动的必要环节,没有创造想象,创 造性活动就难以顺利进行。
学前心理学概述
想象概述
二、想象的分类
1.再造想象 (二)有意想象 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语言的或非语言的 描绘,在头脑中产生的有关事物新形象的 心理过程。例如,我们在学习“掩耳盗铃” 这个成语时,大脑中就会出现一个人捂着 自己的耳朵偷别人家铃铛的场景;儿童在 听《小红帽》的故事时,他们的头脑中就 会出现一个戴小红帽的女孩和一只凶恶的 大灰狼。再造想象依赖于我们头脑中储备 的记忆表象的数量,表象数量越丰富,再 造想象的内容也就越丰富;反之,缺乏相 应的表象储备,想象就难以进行。
学前心理学概述
想象概述
二、想象的分类
1.再造想象 (二)有意想象 再造想象产生的新形象是相对的,想象内容对于想象者来说是新的, 而实际上却是已经存在的事物形象。但是由于每一个人的知识经验和个性 特征等主观因素的不同,再造想象的内容和创造水平也必然有一定的差异 性。在储备大量的记忆表象的同时,对语言和各种标记的掌握也十分重要, 只有这样,人们才能从言语的描述和各种符号标志中激发想象。
学前心理学概述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特点
一、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无意想象的 发展 2.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学前儿童的想象过程极易被外界事物所打断,在正确的教育下, 即使教师在想象活动进行之前先提出一定的要求,儿童也往往不能达 到预定目的。在游戏中,他们很少能长时间玩同一个游戏,而是想到 什么就玩什么,没有明确的主题,并且年龄越小的儿童表现得越明显。 例如,一个小朋友正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但当看到别的小朋友在 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时,就会马上跑去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警察抓小 偷的游戏。又如,在积木游戏中,当儿童看到邻座的同学拼了个房子 时,就会把自己已经拼好的结构给推倒,也要拼房子,但是在拼房子 的过程中,看到其他同学拼的桌子后,就会再次改变主题开始拼桌子。
学前心理学概述
想象概述
三、学前儿童想象的夸张性
(二)夸张性想象 的原因 2.情绪的影响 情绪也是影响学 前儿童想象力的因素 之一。例如,当儿童 开心的时候,就会画 一个带着笑脸的太阳; 当他们不高兴的时候 就会在画纸上涂满乌 云,表示他们的心情。
学前心理学概述
想象概述
三、学前儿童想象的夸张性
(二)夸张性想象 的原因 3.表现能力的局限 学前儿童的想象力要通过一定 的手段表现出来,但受他们心理发 展能力和表现能力的限制,通常与 现实都有较大的差距,就表现为夸 张性。家长和教师要通过循序渐进 的方式引导学前儿童将他们的想象 表现出来,这对学前儿童想象力的 发展有重要作用。
学前心理学概述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特点
一、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无意想象的 发展 4.仅满足于想象的过程 学前儿童的想象往往没有一定的目的性,而是仅满足于想象的过程, 不论是在绘画、游戏还是手工制作中,这点都表现得十分明显。有的学前 儿童喜欢在纸上乱涂乱画,并且一边画一边嘴里还念念有词。例如,一个 小朋友拿着笔在纸上不停地画圈圈,边画边念着“挽毛线,挽毛线,我帮 妈妈挽毛线”,虽然结果只是画了满纸的圈圈,但他还是很高兴,并且会 把它当成宝贝展示给妈妈看。 学前儿童的想象没有特定的主题,并且想象的内容在大人看来都是杂 乱无章的,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但是儿童自己却感到兴致勃勃,因为他 们没有预定的目的,只是感兴趣才会去做某件事。另外,他们还喜欢对自 己感兴趣的想象主题进行多次重复。例如,学前儿童都喜欢听童话故事, 喜欢故事最后王子和公主在一起的完美结局,并且往往在头脑中一遍遍不 厌其烦地重复这个画面。 学前心理学概述
学前心理学概述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特点
一、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无意想象的 发展 3.想象易受兴趣和情绪的影响 学前儿童的想象不仅容易受外界刺 激干扰,也受自身兴趣和情绪的影响。 例如,一个小朋友画了一朵小红花,很 高兴地要求教师来看,刚好教师在指导 别的小朋友作画,没有及时去看,这个 小朋友的情绪就受到影响,变得很不高 兴。过了一会儿,等教师走到他跟前时, 只见画纸上的小红花已被粗黑线条涂没 了。当教师询问他原因时,他就不开心 地说:“花已经枯掉了。”
学前心理学概述
想象概述
三、学前儿童想象的夸张性
(二)夸张性想象 的原因 3.表现能力的局限 学前儿童的想象力要通过 一定的手段表现出来,但受他 们心理发展能力和表现能力的 限制,通常与现实都有较大的 差距,就表现为夸张性。家长 和教师要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 引导学前儿童将他们的想象表 现出来,这对学前儿童想象力 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学前心理学概述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特点
一、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无意想象的 发展 想象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条件。首 先,大脑中要储存一定量的记忆表象 作为想象的原材料;其次,大脑皮层 是否成熟对想象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制 约,只有大脑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后, 才能对表象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学前 儿童在刚出生时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 大约到2岁左右的时候,他们的大脑发 育才趋于成熟,并且能在大脑中存储 较多的表象,直到这时,儿童的想象 能力才开始发展。
张怡然《今年流行烫头发》 学前心理学概述
想象概述
四、想象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三)想象在学前 儿童的游戏等实践 活动中有重要作用
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体性活动, 在他们的游戏中,想象也起着极为重 要的作用。在儿童的角色扮演和表演 游戏中,整个游戏的过程都需要想象 的参与。例如,在角色扮演游戏中, 有的儿童扮演教师,有的儿童扮演学 生,扮演教师的儿童就要模仿教师的 一举一动,在其他儿童捣乱的时候教 育他们。在表演游戏中,学前儿童借 助几种道具就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 力,如把小木棍当成宝剑,把凳子当 做汽车或者小马等。因此,想象在学 前儿童的游戏中有着重要作用。
小朋友扶老人过马路
学前心理学概述
想象概述
一、想象的概念
(一)思维的概念 记忆和想象都是在表象的基 础上进行的,但想象不是对已经 存储在头脑中的记忆表象的简单 再现,而是对记忆表象的重组和 改造。例如,我们没有见过大草 原是什么样的,但当读到“天苍 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时,我们的头脑中便浮现出在一 望无际的大草原上放牧的情景, 这是我们对大脑中存储的蓝天、 草地和牛羊的表象进行重组之后 的结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