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标准工时制定与管理培训课件

标准工时制定与管理培训课件

56時10分
周匯總
标准工时制定与管理
IE 培训教材
编辑﹕罗志锋
日期:2009年7月
标准工时制定与管理
前序
企业管理改善的基石在于标 准化﹑制度化的建设,而标准化 ﹑制度化的建设又仰賴于﹕计量 化管理。
标准工时制定与管理
一. 计量化管理的必要性
公司的计划﹑ 执行与管制的管理工作﹐ 绝大多数都是依赖数字来做精确的描述,纯粹 口语性(或文字)的指示是很容易造成模糊与 误解﹐因为大部分口语或文字只剩下空泛的 名词或形容词﹐缺少数字作比较﹐则无法精 确地说明问题所在。
标准工时制定与管理
五. 连续测时法需注意的技巧 连续测时法﹕测时工作开始就按下秒表﹐中间包括各 周程各作业单元﹐直到完成时才按停秒 表。 1. 单元观测发生漏记 2. 省略的作业单元 3. 两个作业单元的相互颠倒 4. 外来单元的记录
标准工时制定与管理
六. 运用统计方法整理观测时值的要领
1. 摒弃异常值
預定动作时间标准法﹕先测定各种动作的标准时值﹐作为统一 标准。测时只要确定待测定的工作方法与动作 內容﹐最后把預定的动作时值組合起來。
删除异常值
若某一单元之测时读数由于一些外来因素影响, 而使其读数超出正常范围,不是太大就是太小,在 正常作业中是不可能出现的,则应从读数中删除。
➢作业员不按标准化作业 ➢测时人员疏忽及错误 ➢外来因素干扰,比如品质、材料等因素
宽放
标准时间=观测时间*评比系数*宽放率 由上公式看出,最好将评比与宽放分开赋于
宽放---将外来单元的延迟,私事干扰等不可避免的单元或因素加以调 整,酌情增加操作内外必要宽放时间,使标准时间订定合理化. 事实上,宽放是为了整体作业人员实际上的需要。
宽放的型态
➢私事宽放:喝水,洗手,上厕所等, 不影响其正常的操作时间,而是 维持工人工作之舒适所需时间 ➢延迟宽放:操作过程中无法避免的延迟所需的宽放时间 ➢疲劳宽放:身心疲劳 ➢政策宽放:管理政策上的宽放
经验臆测法﹕是指求教于车间有经验的人员,包括技 术工或车间主管﹐依他們的经验直接提 出某工件﹑ 某作业工时基准﹐而不作实 地測定。
历史记录法﹕是指以工时记录单为依据﹐由现场作业员 在实际作业时﹐依实况填入某工作件﹑ 某 制程的产量及作业工时﹐经过对大量的同 样数据加以统计比较(其实只是简单平均)﹐ 而得出所谓的标准工时。
4. 时间研究的级次
完成品


完成成品所需的所有活动


一连串的组装作业 插件装插完毕制程
活动 制程
伸手抓取材料对准装插 作 业
伸手抓取材料 单 元
伸手 动作
标准工时制定与管理
三. 测定标准工时的方法
标准工时的运用是一种科学管理,所以一定要使用科 学的方法來测定它。但是有些企业贪图方便而采用简陋 的方式﹐如﹕经验臆测法﹑ 历史记录法。
时间研究导源
作业人员是有思想的,若要使他们与管理者齐心奋斗,同时避免不必 要的劳资纠纷,则标准工时必须公平合理。所以时间研究不是一件轻 松的工作。 促使人们工作的最佳方法主要是奖工制度。实施奖工制度必须有一 套客观的标准,也就是标准工时,也就是时间研究的主要目的。
➢制定合理的奖工制度 ➢人工成本核算 ➢工作效率之考核 ➢人力资源分配调度 ➢生产计划安排
3). 必须基于合格胜任的作业员﹐即经验、体能。
4). 运用的工作方法必须正确。
概念游戏
标准工时制定与管理
七. 运用评比技巧得到正常工时 3. 速度评比的运用 速度评比就是由测时人员以主观方式﹐直接估定被观 测者当时的速度﹐以百分率表示﹐直接调整所测定的平均 工时。产业界的经验﹐速度评估不应低于67% ﹐也不应高 于125% 。 4. 平准化评比 影响速度的四大原因﹕ 熟练程度 努力程度 工作环境 一致性 熟练度﹕工作进行的順畅性 努力度﹕工作的意愿 工作环境﹕如溫度﹑ 湿度﹑ 通风﹑ 光线等等 此影响较小﹐不考慮。 一致性﹕同一作业单元的测时值是否非常接近,不考慮。
1). 移动全距法
2). 算朮平均法(比初次总平均高30%与低25%的值弃去)
3). 众数法
2. 求取合理观测周程数
1). 以公式求取合理观测周程数
2
40
nc–b
X=
a
X﹕合理的观测周程数 n ﹕预先观测的周程数 a ﹕该作业单元的每个时值的总合 b ﹕该作业单元每个时值的总合的平方 c ﹕该作业单元每个时值的平方的总合
标准工时制定与管理
标准工时制定与管理
二. 认识标准工时的结构与基本条件 标准工时是工厂管理中最公正客观的计量化标准如正确使用,
对管理工作将有相当精确有效的助益.相反﹐如果标准工时不准确 将使计划管制与分析工作陷入困扰争执.同时,既使标准工时不准确, 也不能持逃避的心态故意置之不理﹐而是要深刻认识它﹐并加以 修订使它达到准确至少是可用水平。
标准工时制定与管理
二. 认识标准工时的结构与基本条件
2. 标准工时的内涵
标准工时﹕是指在一定的工作方法、条件下﹐任何正 常的人﹐以正常的速度能完成某项作业的 时间。
正常工时﹕是指所测定的对象(作业员)未必正好在正 常状态、 正常速度下。最后运用评比系数 作调整﹐使之接近正常的速度水平。
标准工时=正常时值×(1+宽放率)
标准工时制定与管理
二. 秒表测时需运用的工具 1. 秒表(Stop Watch) 2. 时间研究之表格 1). 标头﹕测时对象、 工作方法 2). 测时原始资料栏 3). 时值整理栏
三. 秒表测时的执行程序 1. 确定测时对象(工件)与目的 2. 確定工作方法与工作环境 3. 预先观测并建立作业单元 4. 实地观测并记录单元时值 5. 基本的时值整理 6. 计入评比与宽放
有关人的宽放基准
➢手指作业
5~7%
➢手指与手腕作业(1~2kg) 10%
➢臂力作业(5~10kg)
15%
➢全身作业(10~15kg)
20~25%
➢全身大力作业(15~25kg) 25~30%
宽放的计算
标准工时 = 实测工时*(1+ 宽放率)
实测工时
观测时间
评比 疲劳 系数 宽放
正常时间
标准工时
政策 宽放
标准工时制定与管理
四. 标准工时的应用方向 4. 标准成本管理之应用 标准(制造)成本的结构
直接用料 (产品结构)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物流费用
(厂內/厂外)
设备 厂房 能源 生产 折旧 折旧 消耗 耗材
标准工时制定与管理
四. 标准工时的应用方向
5. 装配生产线平衡的应用
1). 各工作中心之间工作量的平衡
异常工时: ➢包括现场生产单位一些独立从事无直接生产效率产出之工作人员. ➢生产单位直接产出效率人员因生产技术、制程技术、质量管理、生 产材料调度关系、排程异常、设备异常及其它原因无法发挥正常效 益造成停工工时。
9月份異常工時
日期
周四 9月7日
周五 9月8日
周六 9月9日
組別
原因
工時
工時
工時
調模
4時
其它
合計 65時40分 78時 28時50分
調模 32時30分 31時50分 46時10分

待料 80時40分 92時40分 36時

修機
6時
匯 品質異常

其它
合計 119時10分 124時30分 82時10分
周日 9月10日
工時 10時 13時
23時 8時20分 6時40分
15時 18時10分
18時10分 36時30分 19時40分
六. 建立维护(修订)标准工时的机制
1. 工作方法变化时 2. 生产设备变化时 3. 产品种类变化时
标准工时制定与管理
一. 秒表测时法的精神
1. 了解基本背景 1). 产品的制程与作业 2). 作业的方法与标准 3). 进行该项作业的人或机器
2. 必须坚持的精神 1). 必须测时于正确的工作方法 2). 必须观测于现场实际作业 3). 必须具有明确的原始记录
私事 宽放
迟延 宽放
标准工时=正常时间+(正常时间*宽放百分比)
标准工时的管理与维护
标准工时制定与管理
标准工时一般定期维护,一旦制定不得随意变更 现场工艺不发生变更,工时一般不随意变更 新品标准工时可制定暂行期限,待熟练后重新发布
标准工时应用:异常工时管理
➢明确异常工时绩效管理,加强各单位责任,彻底改善异 常停工状况 ➢通过投入工时之实际记录,为持续改进找到原因与打 下基础
一. 计量化管理的必要性 2. 工厂计理化科学管理之思考 思考结构
设定标准
修订标准
依标准 展开计划
修订计划
标准工时制定与管理
统计分析与差异
一. 计量化管理的必要性 3. 工厂管理有哪些计量化管理
《生产制造循环》
1). 生产排程 2). 作业标准 3). 进料质量管理 4). 用料成本管理 5). 绩效管理
2). 生产线的平衡
各工序净时间总计
生产线平衡率=
×100%
最长的工程的净时间×本线人数
6. 工作改善的评估
1). 工艺或生产工程师
2). 现场人员
标准工时制定与管理
五. 运用标准工时的限制 1. 必须在正确科学的方法方式下测定 2. 必须善用调整方法 3. 不适用办公室管理事务作业 4. 未能确定的工作方法
六. 运用统计方法整理观测时值的要领 2. 求取合理观测周程数 2). 高氏观测记数表 周期時間 40min以上 20~40min 10~20min 5~10min 2~5min 1~2min 0.75~1.0min 0.5~0.75min 0.25~0.5min 0.1~0.25mi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