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南山区分区规划
水主要通过工业大道污
水干管收集至蛇口污水 厂总,规系模统7.2内5万现米状3泵/d站4座南,山污水厂
前海泵站
后海泵站
登良泵站
华侨城泵站
3号泵站 污水排海干渠
问题主要包括污水厂规
模不够、部分地段雨污
合流或设施落后,特别
是多头管理,不能实现
资源共享
蛇口污水厂
内环路泵站
5号泵站
1号泵站
2号泵站 蛇口污水厂
• 南山组团
社区结构现状分析
– 多核心镶嵌结构
• 各大片区
– 分隔与不均衡
• 街区单元
– 模糊、不完整
• 形成原因
– 行政区划
– 移民城市
– 带形城市
• 动态的城市
• 有机的功能 区块
• 稳定的社区 单元
社区结构规划设想
总体定位
– 区域定位 深圳特区带形组团结构中重要的
– 产西业部功城能市定组位团 – 景观形象定位 – 发展时序定位
前海
妈湾港 赤湾港
蛇口港
深圳湾
综合交通
公共交通
规划建议按照主、辅线结构调整 线网布局,并增设普线,缩短线长; 结合规划地铁站点,加强接驳换 乘设施建设; 规划综合车场3个,枢纽站22个, 公交首末站13个; 本规划落实综合车场和大型前海换乘 枢纽站的用地,其它场站用地在下 层次规划中落实。
妈湾港 赤湾港
调整快速路网。 加强南山与宝安及龙华 的组团间交通联系。
加密次干道和支路网, 重点是西丽、蛇口及旧村 密集地区,同时关注道路 规划不过分破坏具特色的 社区结构现状。
综合交通
公共交通
现状公交主要集中在深南大道和 南油大道两条公交走廊上,线路重 复率高,同时存在服务盲区; 服务于区内的普线缺乏,线路长, 线网密度和站点覆盖率低; 公交场站不足,缺乏换乘枢纽。
1号线 1车1号辆线段
妈妈湾湾港港 赤赤湾湾港港
蛇蛇口口港港
2号线 车辆段
11号线 车辆段
2号线
1号线
深深 圳圳 湾湾
综合交通
公共停车场规划
2010年南山区机动车千人拥 有率预计为147辆,合计约拥有 16万辆机动车
保守估计,公共停车泊位需
求约为机动车保有量的25%,
再考虑到南山区为重要的旅游
区和物流中心,泊位需求总量
沙河西截污干渠 沙河东截污干渠
南山污水厂
污水排海干渠
蛇口污水厂
雨水与防洪工程规划
现状概况
根据南山区地形特点,
现状雨水系统包括三部
羊台山
分:深圳湾雨水系统、 前海雨水系统和港湾雨 水系统 麒麟路---南油大道--大南山脊线及滨海大道
洞洞尾尾山山
洞尾山东南部 排洪系统
西沥水库 塘朗山
长岭皮水库
塘朗山北部 排洪系统
• 规划城市建设用地从现状大约64平方公里,增加到110平方公里。
用地布局
根据南山区功能发展 和城市服务水平提升的 要求,结合社区研究的 结论,进行用地布局规 划。 1)除一般工业用地外, 各大类用地总量均有所 增加; 2)大幅度提高了G/IC、 W、G及M4等类用地的 总量和在建设用地中所 占的比例。
雨水与防洪工程规划
规划要点
城区暴雨重现期采用2
年标准
羊台山
主要对受淹严重区域和 填海区主要干渠进行复 核,并作出相应调整
防洪标准大沙河采用200 年一遇,其它河流采用100 年,暗渠采用50年一遇
防潮标准采用200年一遇
高潮位+12级风浪高+超高,
前海 大小南山西
并考虑洪潮遭遇的不利组合前部海排洪系系统统
2、指出前海、港口、铁路及西部通道等重 大问题需另设专题做进一步研究;
3、就深化和完善规划方案提出一系列要求。
主要问题
1、与相关规划的协调和衔接; 2、一些新的信息资料的采纳及部分具体用地的调整建议; 3、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的用地要求与布局; 4、公共服务中心体系; 5、前海片区的发展规划。
专题研究:
4号泵站
规模3万m3/d
污水工程规划
已有相关规划
目前较全面反应南山区污水系统规划有 《深圳特区排水专项规划》,规划污水量为 80.63万吨/天,南山污水厂扩建规模为73.6 万吨/天;蛇口污水厂扩建到8万吨/天;剩 余的污水属大铲岛自行处理。
污水工程规划
规划要点
2010年污水总量预计达 到81.69万米3 /天 南山污水厂规模扩建到 74万米3 /天,且不再接 受凤塘河泵站污水,则 排海干渠能满足规划调 整要求 蛇口污水厂规模扩建到 7.7万米3 /天 大铲岛污水独立处理
规划安排
为此,规划提出将 沙河西路提升为城市 快速路和城市南北向 的空间联系主轴;并 沿线布局后海RBD,以 及进一步发展高新技 术、旅游观光等优势 特色产业,以期形成 “硅谷”式的产业聚 合布局。
专题:滨海岸线综合利用研究
规划原则和目标
整体、协调、超前的原则、以塑造高品质的空间景 观、环境为目标,突出生态和人文特色,以城市建设 推动社会的发展,“山、海、城”融为一体,突出21 世纪国际化海滨城市的形象特色。
特区内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深圳特区西部的现代化交通枢 纽;珠江三角洲南部沿海的物 流中心之一;深圳市文化教育 与科研基地;深圳市富有特色 的旅游度假基地
融“山海城”为一体的现代化 半岛型海滨城区
深圳新世纪的建设热点地区之 一
建设规模
• 规划期内总人口控制规模110万人,远景控制在120万人之内。
综合交通
对外交通
主要是落实上层 次规划及相关专项 规划,并结合最新 信息做适当调整。
综合交通
口岸:
现有4个海运一类口岸和3个 陆路二类口岸。
缺少一类陆路口岸,不能实 现“西进西出”的规划目标;
南头联检站严重超负荷,形 成进出关瓶颈。
规划建设西部通道口岸,并 协调其与高速公路、快速路及 港区的联系;
蛇口港
深圳湾
综合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
将“轨道交通规划”及其后进行 的相关研究的结论加以整合介绍。
南山区内共涉及到3条规划轨道线, 1号线在南山设9个站,2号线设9个 站,11号线设7个站;其中世界之窗 站、深圳西站站和蛇口港站是重要 的换乘接驳枢纽站;
1号、2号、11号线的车辆段均设
在南山区。
前前海海
切合南山区实际, 为规划方案提供科学指导
1 城市形态专题 2 城市产业特色走廊专题 3 城市滨海岸线专题 4 城市社区研究专题
•专题 城市形态研究
根据带形城市发展理论和
深圳特区带形城市空间发展模 式的探讨,我们认为:深圳带 形城市的空间发展主要表现为 发展轴的延伸和发展重心沿发 展轴的轴向转移。顺应这种发 展趋势,发展轴和发展中心的 选择是本次规划提出的重点。
为雨水分水岭
大
沙
根据地形特点,可将南
雨水分水岭
河
山区排洪分为塘朗山北区、 塘朗山南区、洞尾山和大、
前海
塘朗山南部
深排圳洪湾系系统统
小南山四大部分
大小南前山海西部系统
主要问题包括旧村内涝,排洪系统
部分地段雨污合流或管网标
大南山 港湾系统
准低、设施老化、管道淤积 妈湾港 小南山
大南山东部 深 圳 湾
片区岸线 空间构想
西 片
国际性物流
西片
商务港
中 片
滨海生活休
闲岸线
东 片
旅港务岸线
中片
东片
景观轴线 绿色通道
主 轴 次 轴 绿色通道
专题:社区结构研究
• 主旨:
从人群、地域与社会互动的关系中考虑城市空间 问题,并强调研究在空间结构、功能布局、公建 配套、道路系统中的具体落实。
规划建设新城联检站,与南头 联检站合理分工。
综合交通
港口:
南山区有妈湾、赤湾、蛇口、 东角头4个港区,功能综合性较 强,但以集装箱业务发展较快。
规划重点加强集装箱码头及相关 支持设施建设;
整合后方陆域资源,梳理港口集 疏运交通;
建设物流园区,发展相关业务; 整合油品码头和库区,近期搬迁 到妈湾,远期集中到大铲岛库区。
约为5万个,据此分配到各个片
区中
前海
1700
5000 4500
公共停车场(库)在下一层 4600
次规划中给予落实
3800
5500
妈湾港
3500
1800
6500
赤湾港
2300 2500
8300
深圳湾
综合交通
公共加油站规划
基本思路:以现状为主, 适度控制发展规模
两种对策:调整现状,
填补空白——减少现状7 个加油站,另增加7个
距交叉口太近, 影响交通
增加加油站大多在组团 边缘,下层次规划容易 落实
重复设置,
效前益海 不佳
妈湾港 赤湾港
蛇口港
深圳湾
给水工程规划
现状概况
现状用水量45万米3 /天 水源来自于深圳水库、 西丽水库及铁岗水库
西丽水库
境内有大冲水厂、蛇口 水厂及东滨水厂,另有 福田区梅林水厂向华侨 城地区供水 境内形成南山、蛇口及 华侨城3套给水管网,已 形成环状供水
空间结构
本轮分区规划我们 结合带形城市空间 发展特性及南山区 自身的形态特征,
提出大“十字”型
的空间发展构架和
“哑铃”状的分区
服务中心结构。
•专题:特色产业 走廊研究
根据有关点轴发展理
论,相关产业通过交 通联系的整合,可以 形成产业合力布局的 优势。从现有的产业 基础和发展意向看, 沙河西路有潜力发展 成为这样一条特色产 业走廊。
所有水厂的水源均取自西丽水库、铁岗水库及东深引水工程,东部引水工程 作为补充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