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
概念:指新生儿期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血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全身性感染。
新生儿期该病发生率较高。
病因
1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球菌常见。
2感染途径生前通过胎盘生时通过产道感染生后感染最常见。
3自身免疫低下尤其是早产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
临床表现
生后3天内发病多为宫内或产程中感染,3天后发病多为生后感染。
表现无特征性,仅为严重中毒症状。
轻症反应低下、拒乳、体温不升或发热、皮肤黄染或出血点。
重症呼吸困难面色青灰心音低钝心率慢肝脾肿大。
实验室检查:
治疗原则
1抗生素的应用2清除局部病灶。
3对症支持治疗。
护理评估
1健康史询问产前产程中产后有无感染史。
2症状和体征
3社会心理因素
护理诊断
1体温改变
2营养失调
3潜在并发症化脓性脑膜炎。
护理措施
1维持体温稳定
2控制感染的护理清除病灶,脐炎用3℅过氧化氢清洗后涂以2℅碘酊1-2次/日。
皮肤小脓包,用无菌小针头刺破。
其他部位破损及感染应给予及时处理。
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
对母亲又感染而又正在哺乳者,应治疗母亲感染并注意隔离措施。
3保证营养供给。
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①症状体征的观察:体温面色精神食欲是否好转。
②并发症的观察:
③观察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
5健康教育。
新生儿黄疸
概念由于新生儿时期血中胆红素浓度增高而出现皮肤,巩膜等被黄染。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1胆红素生成较多①②③
2肝功能不成熟①②③
3肝肠循环特殊
新生儿黄胆的分类
1生理性黄疸①生后2-3天出现②5-7天达高峰③10-14天消退④早产儿3-4周消退⑤一般状况良好。
2病理性黄疸①黄疸出现过早生后24小时出现②黄疸进展快③黄疸程度重④黄疸持续时间长⑤黄疸退而复现或进行性加重。
原因
1感染性因素
新生儿肝炎综合症:特点 1 病毒通过胎盘或在产程中感染,以巨细胞病毒和乙肝病毒最为常见。
2黄疸一般在生后2-3周出现。
3有肝功能障碍
表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4 肝有轻至中度肿大。
新生儿败血症除有黄疸之外还有全身中毒症状。
2非感染性因素
新生儿溶血症 1 ABO血型不和及rh 血型不合导致同族免疫性溶血。
2黄疸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
3 有贫血水肿肝脾肿大甚至心力衰竭表现。
先天性胆道闭锁 1 黄疸在出生后2-3周出现。
2 患儿粪便呈白色或陶土色,尿色如红茶色。
3 黄疸进行性加重。
4 小儿3个月时发展为肝硬化。
母乳性黄疸 1 约占1℅。
2 与生理性黄疸重叠。
3 在生后4-12周消退。
4停止母乳3-5天后黄疸减轻,继续喂哺则黄疸又加重。
治疗原则
1积极治疗原发病
2对症治疗
蓝光疗法:适用于血清中未结合胆红素浓度增高症。
换血疗法:①是降低血清中胆红素浓度最快的方法。
②用于溶血性黄疸治疗既可纠正贫血,水肿又可以预防心力衰竭。
③通过脐静脉换血
使用肝酶诱导剂:苯巴比妥钠或尼克刹米
静脉输入血浆或白蛋白:增强血清蛋白与胆红素的结合能力。
实验室检查:
护理评估
1健康史询问胎龄胎次感染史同胞兄姐的黄疸病史。
2身体状况评估生命体征黄疸程度范围皮肤黏膜有无感染病灶。
有无神经系统体征。
3对家长心理的评估:
护理诊断
1潜在的胆红素脑病。
2家长相关知识缺乏。
护理措施
1蓝光疗法的护理:保护眼睛和外生殖器戴眼罩黑尿布保护外生殖器。
蓝光灯管距小儿35-40cm 蓝光箱温度30-32℃湿度55-60℅注意蓝光灯管的寿命注意补水。
照射过程中观察生命体征照射后观察黄疸的变化。
2换血疗法的护理:
1换血前禁食4小时。
2 换血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
3准确记录每次换血的量每换血100ml测血压一次每15分钟记录生命体征一次。
4换血以后注意伤口的渗出,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3 用药护理:
一般护理注意患儿的保暖、喂养、皮肤、口腔清洁、维持患儿水电解质平衡。
病情观察观察黄疸的进展情况,观察贫血的进展情况观察有无胆红素脑病的表现。
小结: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新生儿时期血肿胆红素增高而出现皮肤、巩膜等被黄染可导致胆红素脑病,根据其发生原因及特点可分为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常见原因有:感染性因素、非感染因素护理要点为:预防胆红素脑病发生、促进胆红素代谢、严密观察病情、有关健康教育。
作业
1 试述新生儿发生生理性黄疸的原因
2 简述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区别
3 对病理性黄疸患儿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4 简述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的常见病因、及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