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泻药与止泻药

泻药与止泻药

(1)致泻作用 大剂量泻下,作用点在大肠。 (2)收敛止泻作用(鞣质的作用) 中剂量。 (3)健胃作用,小剂量,苦味质作用。 (4)抗菌作用,大黄素大黄酸有体外抑菌的作用。
大黄
【应用】
(1)用于大肠便秘,可与硫酸钠配合(单用大黄作用 慢而不确实)。 (2)健胃剂,可与其他健胃药合用。 (3)外用,撒布剂治疗创伤火伤及烫伤。
(1)哺乳母畜慎用。 (2)怀孕家畜及肠炎病畜不宜使用。 (3)用脂溶性驱虫药时不用。 (4)不能长期反复使用,以免引起消化机能障碍。
使用泻下药时必须注意的事项
(1)对于诊断未明的动物肠道阻塞不可随意使用泻下 药。 (2)对幼畜,孕畜及体弱患畜慎重选用或不用。 (3)在治疗各种肠便秘时,泻药多与止酵药、镇静药、 强心药、补液药等配合应用,以制止肠内发酵,使患畜 安静和提高疗效。 (4)高脂溶性药物或毒物引起中毒时,不可使用油类 泻药,以防止加速毒物的吸收而加重病情。 (5)使用泻药时应防止泻下过度导致失水,衰竭或继 发肠炎等,且用药次数不宜过多。 (6)使用盐类泻药要补充大量水分。
硫酸镁
【作用及应用】
基本同硫酸钠,用时加水稀释成6-8%溶液灌服。另外 镁盐有较强利胆作用,用于阻塞性黄疸,慢性胆囊炎 治疗。 上述两种药泻下作用剧烈,可反射性引起盆腔出血和 失水,老年动物,怀孕母畜慎用,这类动物最好用油 类泻药。
油类泻药(润滑性泻药)
本类药物来源于动物、植物和矿物,无刺激性
硫酸钠
【注意事项】
硫酸钠不适合小肠便秘,禁与钙盐配合,浓度以4-6% 为宜,不能过高。
【制剂】粉剂,应用时配制成4-6%溶液灌服。
芒硝(十水硫酸钠) 大承气汤(传统中药泻下方)大黄60g,芒硝180g,厚 朴30g,枳实30g。 功效:攻下热结,破结通肠,主治马属动物大肠便秘。
【注意事项】
本品不宜长期反复应用,因妨碍VD、VA、VE、VK、Ca、 P的吸收,降低物质消化及减弱肠蠕动副作用。
【制剂】
液体石蜡油,内服。
植物油
【作用】
润滑肠腔,软化粪便,促进排粪。
【应用】
用于小肠阻塞,大肠便秘,瘤胃积食等。
【注意事项】
(1)不能用于排除脂溶性毒物。 (2)怀孕家畜、肠炎病畜慎用。(一部分油被皂化, 具有刺激性)
(二)止泻药选用的依据:
1.减轻毒物对肠粘膜不良刺激——收敛药 2.抑制胃肠平滑及运动——抗胆碱类 3.对因治疗——阿、氨、四、氯、痢、磺、氟 4.消除消化道内致泻物——泻药,清理肠胃 治疗腹泻,如果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一般采 用抗菌药等对抗微生物的药,消炎药和制酵药配 合应用后,再采用对症治疗的药物。
第四节 泻药与止泻药
一、泻药
(一)概念:
一类能增加肠内容积,软化粪便或润滑肠道,促进肠 蠕动,加速排便的药物。
(二)分类:
1. 容积性泻药(盐类泻药) 2.油类泻药(润滑性泻药) 3.刺激性泻药
1. 容积性泻药
【作用机理】
(1)内服后在肠腔内形成高渗环境,吸收大量水分软化粪 便。 (2)肠内容物体积增大,对肠粘膜产生机械性刺激作用, 促使肠管蠕动,引起排便。
(三)止泻药的分类
按药理作用,止泻药可分为四类
1.保护性:鞣酸蛋白、铋制剂(碱式碳酸铋)。 2.吸附性:药用炭,高岭土,能吸附毒素、毒物等。 3.抑制肠道平滑肌:阿托品,苯乙哌啶。 4.抗菌止泻药:磺胺类,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 氟哌酸,氯霉素等。
【制剂】
大黄粉,内服健胃,泻下(泻下剂量为健胃剂量的4 倍),外用撒布剂。 大黄酊,内服健胃。
蓖麻油
植物蓖麻成熟种子经压榨而得的一种脂肪油。 【作用】
下泻作用,作用点在小肠。蓖麻油本身无刺激性,只 有润滑作用,内服后蓖麻油在胰脂肪酶作用下分解成 为甘油和蓖麻油酸,蓖麻油酸与钠离子形成蓖麻油酸 钠刺激小肠粘膜感受器,引起小肠蠕动,导致下泻。
泻下作用:用于马属动物大肠便秘,排除消化道毒物, 反刍动物瓣胃及真胃阻塞。小肠阻塞不用,易引起胃 肠扩张。 小剂量健胃作用。是人工盐成分之一。 排毒驱虫作用。配合驱虫药促使虫体和毒素排出,单 独使用无驱虫作用。驱虫不能配合油类泻药。 外用消炎、消肿,10-20%高渗溶液治疗化脓创,有引 流排毒效果。
二、止泻药
(一)概念:
一类能制止腹泻的药物(包括具有保护肠粘膜,吸附 有毒物质和收敛消炎药物)。 腹泻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一种症状,也是一 种疾病,引起腹泻的原因很多,很复杂,有物理性如 冷热、化学性、药物性、神经性。 细菌性、病毒性、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腹泻。 腹泻将毒物排出体外,却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长期、剧烈的下泻会导致机体脱水,钾、钠、氯等电 解质的紊乱,甚至引起机体酸中毒。
刺激性泻药
本类泻药种类较多,主要是药用植物的活性成分 发挥作用,兽医临床上常用药物为大黄,蓖麻油, 酚酞(主要用于犬的通便)。 【作用原理】
该类泻药内服后在肠内代谢分解出有效成分,并对肠 粘膜感受器产生化学性刺激作用,促使肠管蠕动,引 发下泻作用。
大黄
又名川军,有效成分为:苦味质,鞣质,大黄素, 大黄酚,大黄酸。 【作用】大黄作用与所含成分有关。
动物油:豚油,酥油,獾油等。 植物油: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棉籽油等。 矿物油:石蜡油
【作用原理】
润滑肠道,软化粪便。
【特点】
作用温和,刺激性小,便秘首选。
液状石腊
【作用】
阻止肠内水分吸收,起软化粪便,润滑肠腔作用。
【应用】
用于小肠阻塞,便秘,瘤胃积食等。
影响盐类泻药作用效果的因素:
(1)吸收:难吸收者下泻作用强,反之作用弱。 (2)浓度:要达到微高渗浓度。
• 硫酸钠等渗3.2%,微高渗4-6%; • 硫酸镁等渗4%,微高渗6-8%; • 氯化钠易被吸收,一般不做专门泻药。
(3)机体含水量:用药前应补液或大量饮水。
硫酸钠
【作用与应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