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校方略--
(三)、精细化、常态化管理过程
(1)、实行领导岗位责任制,采取分线管理,分年级包 干,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
所有校干沉到教学一线,每位包点领导,负责一个学科, 参加一个教研组,开展备课、研课、听课、评课等教学教研 活动,实现学校领导到年级组、教研组的无缝对接,在教育 教学上校干做教师的表率,老教师做中青年教师的表率。在 学生和班级管理方面,校干、级部、班主任形成一条线,依 据学校的规章制度,既要相互协作,又要看好自己的一亩三 分地,抓好安全、秩序、卫生和习惯养成。保证年级组内部 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强化了责任,最大限度的发挥领 导的管理作用,缩短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
(二)、实施人性化管理,突出人本主义思想
(1)经常了解教师工作、生活、思想情况,及时做好善后工作,让 其无忧无虑地投入工作; (2)认真了解教师的教学教育情况,及时指导纠正其教学行为; (3)勤于了解教师所带班级学生情况,及时为教师提供教育教学依 据; (4)努力督促教师利用时间坚持学习充实自己,并极力为老师提供 信息以拓宽教师视野,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 (5)坚持结合学校实际组织开展教学研究,为教师培训达建好平台, 在资金的使用上进行倾向。用真情温暖教师的心,激发教师的责任 感,从而使教师用炽热的爱心鼓起学生的劲。用情感来凝聚人,用 榜样来激励人,用成就来鼓舞人。使广大教师产生归属感,增添主 人感,激发责任感。在讲原则的前提下考虑人性化,学校为教师学 生搭建成长服务平台,教师学生为学校发展锦上添花。
总之,教育管理是一个复杂而又系统的 工作,只有不断的更新教育管理理念;不断学 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勇与在教育管理中去不断 实践;及时分析总结自己在管理中的得失;在 学校改革发展振兴的道路上,真真实实堂堂正 正,荣辱不惊,自强不息,不断超越自己,不 断完善自己。都带着一颗对教育的赤诚之心, 才能成就一所好学校。
二、具体的实施办法
(二)、 实施人性化管理,突出人本主义思想
管理的实质是“管人”,只有聚人之心,用人之智,合人之力, 方能事业有成”, 在管理过程中,讲全面权衡而不顾此失彼,讲 周密细致而不独断独行,讲合乎情理而不偏执一端。一是上下共振, 讲究的是团结合作,三个臭皮匠还赛过诸葛亮呢,上下齐心,其利 断金。二是活血化瘀,百病生于瘀,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学校是 大“家”,家和万事兴。政通、人和、事顺,就兴旺发达;政不通、 人不和、事不顺,就难以长足发展。三是刚柔并济,一方面围绕 “刚”字,严格遵守制定并通过教代会或教师会表决通过的一系列 规章制度和评价考核等,任何人不能例外。让全体教职工按照一种 秩序、一种规则去主动热情地追求工作目标,营造一种“蓬生麻中, 不扶而直”的工作氛围。另一方面,力求体现“柔”字,人性化管 理是对教师更好的关注,是建设好教师队伍的基础。
(三)、精细化、常态化管理过程
(3)、抓好根基性教育,即习惯养成和品质教育。
培养良好的文明礼仪、学习、健体、卫生、阅读、劳动、 生活、安全等习惯不是一日之功,需要全体教师和家长共同 努力,从细节抓起,从一点一滴抓起。一旦培养起良好的习 惯,不仅仅是我们的教学成绩和管理会事半功倍。更主要的 是实现了教书育人的真谛,为孩子的终身学习储备基础知识 和技能。
二、具体的实施办法
(一)、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 校干是学校的核心和灵魂,班子成员必须严格自律,要用自 己的“德”来感染大家,用自己的“行”来影响大家,用自己的 “言”来感召大家,用自己的“创”来成就大家。加强教学管理优 化教风,加强学生管理优化学风,加强校园管理优化校风”的“三 加强三优化”理念;采用了“了解信息在一线、处理问题在一线、 突破难点在一线、总结经验在一线、推广成果在一线”“五个在一 线”;“不让工作在我这里产生延误、不让差错在我这里滋生、不 让不良风气或违纪行为在我身上出现,不让领导因我形象受损”的 “五个不让”工作办法。工作中处处体现“做”,而不是“说”。 作为校干,任何时候不能搞特殊。要求教师做到的,自身先做到, 无论从教学、教研、考勤还是日常管理等。事事时时体现校干的模 范带头作用,校长干给校干看,校干干给教师看。全体上下一条心, 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精气神,工作还有干不好?
(三)、精细化、常态化管理过程
(5)、重视学校与家庭的沟通。 充分利用家长会、网络、家访等形式将工 作在平时工作中做实,让家长们觉得我们的确 是方方面面为他们考虑。与学生家庭搞好对接, 将学生的在校情况和家庭教育情况做到知根知 底。同时将家长反映出的问题也能及时反馈整 改,赢得家长、社会的信誉和支持。金杯银杯 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是我们教育工作的坚强 后盾。
谢谢!
二、具体的实施办法
(三)、精细化、常态化管理过程
工作中要做到精心计划安排、有方案、有措施、有 检查、有考核结果及结果的处理。工作常态化表现为对 工作的态度,不仅有精心策划和安排还要有持之以恒的 工作态度,学校工作是为了教师的成长和学生有良好的 前途为目标的,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长期性的工作, 既然安排了就要做好、做到底,不能唯检查、唯考试, 做表面的应付性工作。在管理工作中,除了要做到精心 地安排外,还应强化过程中的检查、总结、反思和改进, 无论是抓教学质量、学生管理、学困生转化都要从一点 一滴抓好起。只要路子走对了,过程抓好了,成绩就自 然会出来,学校就能稳步的发展与提高。
(三)、精细化、常态化管理过程
(4)、充分利用教职工量化考核和班主任奖பைடு நூலகம்激 励机制,真正做到能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为目的。
因此,学校的所有考核数据必须真实有效,每 学期做到公开公正透明,用真实数据说话,做到有 据可查,无怨无悔。让干得好的,为学校发展作出 突出贡献的教职工得到精神和物质的奖励,体现他 们的职业价值,提升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和竞争力。
(三)、精细化、常态化管理过程
(2)教学质量是我们的生命线。社会满意度的高低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此。
因此教学常规管理尤为重要。以抓课堂教学为突破口, 狠抓教学质量,着力打造高效特色课堂。课堂是学校工作的 主阵地,是学校教学质量能否提高的核心环节,学校的教学 工作都要围绕着课堂教学来开展工作。 ①通过学校全方位的管理,创设好良好的校风和学风。 ②强力推进高效课堂,结合“三以”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自 己的教学特色。 ③教研组、集体备课组要认真探索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方法, 着重探求学困生的提转方法。 ④对教学环节中的备、讲、辅、批、考等都要进行细化。
我的治校方略
现状原因分析
治 校 方 略
具体的实施办法
1.师资紧张,工作压力大 2.学生管理难度大 3.缺乏模范带头作用 4.管理欠规范 5.政策落实欠佳
1.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 2.实施人性化管理, 突出人本主义思想 3.精细化、常态化管理过程
一、现状原因分析
从师资力量上来看,该校大约有教师63人左右,青年教 师9名左右,老教师13名左右(包含内退返岗教师),考虑到 岗位设置的话,师资还是比较紧张的。教师工作压力大,面 对的班多学生多,当前形势学生又不太好管理,再加上老教 师未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话,势必教学成绩出现下滑。而教 育在社会上的被认可程度,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教学成绩的 好坏。只有教学成绩提升了,教育被社会认可了,社会满意 度自然就上去了。教师工作压力大,也是教师职业倦怠的原 因之一。另外缺少合理的量化奖励机制,干和不干一个样, 干多干少一个样也会造成教师缺少被认可感和成就感,同样 会造成教师的职业倦怠。综合起来看,这几方面实质是相互 牵扯相互影响的问题。归结起来就是管理要规范化、精细化 和制度落实并执行是否到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