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数学创新作业设计.

二年级数学创新作业设计.

二年级活动一:摆一摆,写一写美妙导航室: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强调的是每份同样多.现在请你任取若干根火柴摆一摆,再根据摆的情况写出不同的乘法算式或加法算式.生活实践场:4 × 3 = 12 4+4+4=12考考你,你能写成乘法算式吗?你还能摆出哪些乘数学阅读室:小动物们的乘法世界大清早,公鸡就大声地叫起来:“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

”一只小喜鹊被惊醒了,不高兴的喊:“这么冷的天,谁在叫啊,真烦人。

” 喜鹊妈妈说:“孩子,该起床啦,公鸡也是为大家好,告诉我们天亮了。

其实,他的叫声不但优美动听,还包含了一些有趣的数学知识呢!”小喜鹊特别喜欢数学,一听妈妈这样说,就不再嚷嚷了。

她仔细听了听公鸡的叫声,果然有规律,高兴地叫起来:“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公鸡每次叫3个‘喔’字,一共叫了12个‘喔’字,4×3=12嘛!我也会。

” 于是,她也发出了一串有趣的声音,早晨醒来的其他动物们听了直夸这个孩子真能干。

小朋友,喜鹊的叫声究竟可以写出什么样的乘法算式呢,请试一试吧!喳喳,喳喳,喳喳,喳喳,喳喳()×()=()小象听了不服气,咚咚咚地跑了过来,也用脚步声出了一道乘法题。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一会儿,小猪吹着小喇叭来了。

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不一会儿,各种动物都跑来看热闹。

小狗说:“你们这样叫几声、吹几声谁不会呀,要把乘法题画出来才算本事呢!”说完,就在雪地里走了几步,停下后地上出现了几个像梅花一样的脚印,它得意地说:“看,我画的每朵梅花有6个花瓣,4朵梅花一共有多少个花瓣呢?”温馨评价园:二年级活动二:生活中的乘法故事美妙导航室:小朋友,乘法计算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只要你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去分析问题,善于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你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乘法故事,请你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生活实践场:相信你也能发现很多乘请看我写的乘法故事!星期天,我去超市买牛奶。

我看到冷藏柜里有8排牛奶,每排有9瓶,我算了算8×9=72,总共有72瓶。

我买了6瓶牛奶,每瓶2元,2×6=12元,我付给收银员阿姨15元,阿姨问我要找回几元,我说3元。

阿姨夸我真聪明!数学阅读室:孩子们的数学日记请客张平向大家宣布今天是他的生日,要请好朋友的客,他请大家吃冰糖葫芦。

为了活跃气氛,李东提议说:“我们用做数学题来赢得冰糖葫芦好吗?”大家异口同声说好,李东出题目,“每串冰糖葫芦有4个红果。

张平请了八个小伙伴,每人1串要多少个红果和小棒?”我就联想起老师教我们的乘法,求红果用4×8=32或者8×4=32。

求小棒就用1×8=8,我很快就算出了要用32个红果和8根小棒。

大家玩的非常开心!买苹果星期三的下午,妈妈说“我们去买苹果好吗?”我说好呀!妈妈就带我到了商场,我和妈妈找到了卖苹果的地方,阿姨说:“一斤苹果3元钱,你算一算5斤苹果要多少元?”我心想这难不到我,我们刚学了乘法,就说“没问题!”就用了3× 5=15(元)就可以了,我高兴的说:“ 5斤苹果要15元,”售货员阿姨夸我人小学习好,我开心地笑了,高高兴兴地和妈妈回家了。

我们一边吃苹果,一边看电视,真开心呀!会乘法真好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外公家玩,在船上玩了一会我就想去买东西,可妈妈却说:“你快看,好多粉丝啊,快数数有多少?”我一看,那些粉丝摆放整齐,像许多小朋友在排队呢,这可难不倒我。

我快速地说出答案:56盒。

妈妈吃惊地问:这么快就数出来了?我笑着回答:“我不是一盒一盒数的,妈妈你看,这有7排粉丝,每排8盒,就是7个8 ,我们学习乘法了,我列了这个算式8×7=56(盒),所以这么快就有答案啦!”爸爸妈妈都笑了,不停的夸我:女儿真能干!可我却高兴地说:“学会了乘法真好”。

温馨评价园:二年级活动三:编乘法儿歌美妙导航室:小朋友,乘法口诀是乘除法计算的基础,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有效工具,因此学好乘法口诀是非常关键的。

但如何能又快又好地记忆乘法口诀呢?我们来想想好办法吧!如:1只白兔1张嘴,2只眼睛4条腿;2只白兔1张嘴,4只眼睛8条腿;……生活实践场:相信你能编出更好的!数学阅读室:九九乘法口诀的来历及列表小朋友们,你知道乘法口诀的来历吗?让我来告诉你吧!九九表,又称九九歌、九因歌,是中国古代筹算中进行乘法、除法、开方等运算中的基本计算规则,沿用到今日,已有两千多年。

现在小学初年级学生、一些学龄儿童都会背诵。

不过欧洲直到十三世纪初不知道这种简单的乘法表。

我国使用“九九口诀”的时间较早。

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战国策》等书中就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

由此可见,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九九乘法口诀就已经开始流行了。

我们学的都是“小九九”,即下面的算式对应的“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1×1=11×2=2 2×2=41×3=3 2×3=6 3×3=91×4=4 2×4=8 3×4=12 4×4=161×5=5 2×5=10 3×5=15 4×5=20 5×5=251×6=6 2×6=12 3×6=18 4×6=24 5×6=30 6×6=361×7=7 2×7=14 3×7=21 4×7=28 5×7=35 6×7=42 7×7=491×8=8 2×8=16 3×8=24 4×8=32 5×8=40 6×8=48 7×8=56 8×8=641×9=9 2×9=18 3×9=27 4×9=36 5×9=45 6×9=54 7×9=63 8×9=72 9×9=81温馨评价园:二年级活动四:从立体到平面美妙导航室:小朋友,在一年级我们已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各有千秋。

在此基础上,现在请你用若干个正方体拼搭不同的简单物体,并把它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的形状画下来,好吗?生活实践场:所搭物体正面上面侧面数学阅读室:数学日记——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吗?1月8日,数学老师给我们“搭一搭”。

课中老师让我们用5个小正方体搭出从正面看是的立体图形,大家搭完后老师统计了一下,一共有10搭法。

接着,老师又补充了一个条件——从左面看是的。

这次我们熟练多了,很快搭出了全部的5种立体图形。

最后老师又补充了一个条件——从上面看是的,我们搭建以后发现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立体图形只有一个。

通过这些搭一搭的活动,我充分体会到“给的条件越多,能搭出的立体图形就越少”。

老师带着我们总结——“从三个方向观察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并且还强调了图形的唯一性。

看了这个规律后,我心中跳出了一个问题——是不是一定都是三个方向决定立体图形的形状呢?会不会有其他情况出现?回家后,我想解决心中的疑问,于是我拿出小正方体开始搭。

经过很多次实验,我发现要同时满足正面、上面和侧面的平面图的立体图形只能搭出一个。

后来,我开始使用更多的正方体,在使用7个正方体搭建立体图形时,我找到了想要的答案。

满足的图形既可以用7个立方体搭建,又可以用6个。

(7个)(6个)这个发现令我十分兴奋,第二天我马上告诉了苏老师,她还让我在全班演示了这个实验,大家一起证实了这两个立体图形从正面、上面和左面观察的平面图是一样的。

所以,我们觉得“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应该加上一个前提——“在规定了正方体个数的情况下”才能成立我希望能把我的发现和更多的同学分享,如果大家又有其他发现或意见,欢迎你们和我一起讨论和研究。

二年级温馨评价园:活动五:平均分与除法美妙导航室:小朋友,我们来挑战自己!先任取若干根小棒平均分,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分法?别忘了写除法算式哦!生活实践场:取几根小棒?怎么平均分?怎样列式?12根12÷6=2 12÷2=6 12÷4=3 12÷3=4 12÷3=4 12÷4=3 12÷2=6 12÷6=2数学阅读室:除号的来历除法运算所使用的除号“÷”被称为雷恩记号,因为它是瑞典人雷恩在1659年出版的一本代数书中首先使用的。

1668年,他这本书译成英文出版,这个记号得以流行起来,直到现在。

1666年,莱布尼兹在他的一篇论文《组合的艺术》中首次用“:”作为除号,后来逐渐通用,现在德国、前苏联等国一直在使用。

「÷」(除)的符号有两种说法。

一是该符号代表除法以分数的形式来表示,一的上方和下方各加「‧」,分别代表分子分母。

另一种说法,以分数表示时,横线上下的「‧」是用来与「-」区别的符号。

德国知名科学家莱布尼兹,则认为「×」的符号,虽然使用普遍,却容易和代表未知数的「X」混淆。

所以他主张采用「^」符号来代替。

他还主张以「:」替代「÷」的符号。

不过这两种符号,迄今并未实施。

温馨评价园:二年级活动六:生活中的除法故事美妙导航室:小朋友,除法计算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只要你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去分析问题,善于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你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除法故事,你能把这些故事画下来吗?生活实践场:15÷3=5 15÷5=3数学阅读室:除法帮了我大忙今天上午,家里来了一位叔叔,还带着两个小弟弟。

他们是双胞胎,大的叫聪聪,小的叫明明,都可爱极了。

妈妈看见我很喜欢他们,就让我招待这两个小客人。

我很高兴。

急忙拿水果给他们吃。

我把香蕉、苹果、小桔子、桂圆等水果都拿了出来。

聪聪一下子就抱住了桂圆的盘子,明明在一旁嘟囔着:“我也要吃桂圆!”我一听,就赶忙给他们每人抓了一把,没想到聪聪却说:“姐姐,我的太少了。

弟弟的多。

”说完就伸手要抓明明手里的桂圆。

明明急得快要哭了,我赶忙哄他。

心想看来要分的一样多才行,怎么分呢?我忽然想起了除法,哈哈,有办法了,就让除法朋友来帮忙吧!我把给他们的桂圆都拿了回来,告诉他们重新分,每人都一样多。

我数了数盘子里一共有25个桂圆,我和弟弟一共3个人。

要把25平均分成3份,那就用25/3=?我想了想乘法口诀三八二十四,可是现在是25个,多了一个,我急忙拿出来了一个扔进了桔子盘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