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真正的朋友应该是心有灵犀的。
伯牙、子期堪称高山流水,是我们交友的典范。
B . 真实的月球与传说中的美丽月亮大相径庭,它其实是块冰冷的“大石头”。
C . 小李沉溺于网络游戏,已经到了十分危险的地步,他却不以为然,我行我素。
D . 班长提议星期天去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大家随波逐流,表示赞同。
2. (2分) (2018七下·东台期中)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谁又能否认英雄的品质不是在这一天天的努力学习中渐渐培养起来的呢?B . 一个人能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养成的读书习惯。
C . 徐盐高铁建成通车后,将会使从我市到徐州的运行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倍。
D . 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以绿色发展引领教育时尚”,意在解决教育的科学发展、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3. (2分)(2019·港南模拟) 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①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节俗传承,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已经成为当今流传范围最广的端午节俗活动,融进了世代中华儿女的生活记忆。
②关于它的起源,最初是祛除暑热疫病、禳灾止恶的活动。
③逐渐形成了缅怀先贤、忠君爱国的传统。
④汉魏以后,被附加了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的内涵。
⑤端午节,是入夏以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
A . ⑤①④②③B . ⑤②④③①C . ⑤④①②③D . ⑤②①③④4. (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 “三味书屋”不是“我”的乐园,但其中也不乏乐趣,如大家放开喉咙读书的情形以及到后园去折腊梅花、寻蝉蜕等都是好玩的事情。
B . 由于莎莉文小姐的教育,“我”最终成功地掌握了学习语言的钥匙,也最终成了一个作家。
C . 《窃读记》一文回忆了作者童年时期想尽一切办法在多个书店“窃读”的经历,表现了“我”对知识文化的渴求,对读书的痴迷。
D . “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说明读书、家人对自己的爱与吃饭同样重要,读书使人增长知识、充满智慧,家人的爱使自己充满力量,成长进步。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5. (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那只最后从蛋壳里爬出来的小鸭是那么chǒu lòu________,他处处挨啄,被排挤,被shàn xiào________,不仅在鸭群中是如此,连在鸡群中也是这样。
(2)他并不jí dù________他们。
(3)他把自己吹得像一条鼓满了风的帆船,lái shì xiōng xiōng________地向他走来,瞪着一双大眼睛,脸涨得通红。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6. (8分) (2015七上·嘉兴期末) 古诗文填空。
①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将月亮人格化,无知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的一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
②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③《次北固山下》描写时序交替,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情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④《钱塘湖春行》一诗中,从植物的变化来写早春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四、中国名著 (共1题;共8分)7. (8分)名著阅读,按要求答题。
(1)下列文章中,不属于《朝花夕拾》的是()和()A . 《社戏》B . 《无常》C . 《父亲的病》D . 《藤野先生》E . 《风筝》F . 《琐记》(2)在《骆驼祥子》中,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可是他的梦想却一再破灭。
请说出导致祥子梦想破灭诸多事情中的两件。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4分)8. (4分)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句子,使之构成排比。
母亲是伟大美丽的,母亲是温馨暖人的,母爱是冰心笔下的那片风雨占卜的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1)母爱是________ ,________ ;(2)母爱是________ ,________ ;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9. (10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中“穿”和“数”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这两句诗情景结合,并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
七、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10. (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李士谦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
博览群籍,兼善天文术数,家富于财,躬①处节俭,每以振施为务。
州里有丧事不办者,士谦辄奔走赴之,随乏供济。
有兄弟分财不均,圣相阋②讼,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令与多者相埒③。
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
有牛犯其田者,士谦牵置凉处饲之,过于本主。
望见盗刈④其禾黍者,默而避之。
其家僮尝执盗粟者,士谦慰谕之曰:“穷困所致,义无相责。
”遽令放之。
士谦性宽厚,皆此类也。
(选自《隋书•李士谦传》有删改)【注释】①躬:亲身,亲自实行。
②阋(xì):争吵。
③埒(liè):等同。
④刈:割。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卒为善士________ ②其家僮尝执盗粟者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有牛犯其田者,士谦牵置凉处饲之,过于本主。
(3)李士谦以常人之身做非常之事,以“义”闻名,选文中哪些事件能够表现他的“义”举,找出两处加以概括。
八、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11. (1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长亭古韵游览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时,时常与亭不期而遇,在游赏之余,我们还可以走进亭中,坐下来切身体味一番亭给我们带来的古典韵律之美。
亭最初并不是指建筑,而是指一种行政建制。
秦汉制度规定,十里一亭,十亭为一乡。
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专指建筑的亭子是后起之义,比如北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有亭翼然于泉上者”中的亭。
至少在东晋时,已经有这样的亭子出现,《世说新语·言语》记载:“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
”这里的“新亭”即是“亭子”的意思了。
更为著名的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那篇《兰亭集序》中提到的“兰亭”,亦此类也。
《园冶·屋宇》说:“《释名》云:‘亭者,停也。
’所以停憩游行也。
”意思是,亭的主要功用是供人停留、休息的。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主要功能又有很大的延伸,包括游赏、休憩、宴集和送行等。
我国有许多名亭,绝大多数都有一个非常美好的名字。
这些不同凡响的名字。
反过来又为本已很有名的亭子增添了光彩。
这些名亭的名字大体上可分为四种“风格”。
一是对亭周围景物的高度概括或写实。
比如苏州拙政园的四面荷风亭、塔影亭、苏州虎丘的三泉亭、避暑山庄的北枕双峰亭、曲水荷香亭等。
二是亭名表达了亭的建造者或主人的情趣、志向等。
比如沧浪亭,取《楚辞》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灌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之意。
湖南岳麓山的爱晚亭,则取自晚唐大诗人杜牧的名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三是亭名的风格是写意式的,它们用抽象的字眼表现某种意境。
比如北京颐和园的知春亭,山西晋祠的真趣亭,北京北海的意远亭等等。
四是亭名中隐含着一段历史掌故。
比如,浙江诸暨浦阳江边堤岸上有一座浣溪亭,亭中有一对联云:“浣纱存古迹,救国出真人。
”一望而知是纪念春秋时越国大美人西施的。
与其他传统建筑相比,亭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虚”。
亭不依赖墙,只靠亭柱的支撑(也有少数依墙而建的半亭),此种自由独立的审美特点,中空不倚的视觉效果,最大程度地体现了“空”与“无”的作用,与老子“当其无,有室之用”的思想相符。
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哲学追求清静无为.即要尽量涤除尘世的搅扰烦恼,向大自然无限地贴近,而亭的建造地点和所用材料的随意灵活、用料简省、形式多变,同样体现了道家的精神特质。
不论是皇家园林中富丽堂皇的亭,还是私家园林中和山问、水上、路边的亭,其基本的建筑风格都是简与虚,而后者更代表了一种民间的、率性的、清简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亭是我国一种司空见惯的建筑,它在传统中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中国的历史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即便今天,虽然亭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功用已经基本丧失,但它们的美丽身影依然没有淡出我们的视野,在山水的胜处,在古典园林的深处,静静地散发着独有的魅力。
(1)读了此文,你如何理解“亭”这种建筑的“虚”?(2)文中提到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兰亭”,运用了的说明方法,作用是(3)标题“长亭古韵”中“韵”体现为:九、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作文:请在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文章题目(1)我有这样一个好要求:①在题目的横线上填写一个自己要写的人(例如:妈妈、老师、叔叔、伙伴、朋友、邻居等),构成完整的标题。
②写一篇记叙文,在记叙的基础上适当运用议论或抒情等表达方式。
③字数600以上。
题目(2):一次挫败的经历,一个难忘的胜利,一篇睿智的文章,一句善意地劝勉,一种特别的爱好……凡此种种,会使你的知识得以丰富,智慧得以增长,让你站上人生新的高地。
请以“那一刻,我迈上了新台阶”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1、2-1、3-1、4-1、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5-1、5-2、5-3、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6-1、四、中国名著 (共1题;共8分)7-1、7-2、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4分)8-1、8-2、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9-1、9-2、七、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10-1、10-2、10-3、八、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11-1、11-2、11-3、九、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