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蔡甸区七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纠葛(gé)污垢(hòu)亲昵(nì)侃侃(kǎn)而谈B . 静谧(mì)饶恕(shù)蹉(cuō)跎拾级(shí)C . 嬉戏(xí)栖(qī)息摩挲(suō)拈(niān)轻怕重D . 匀称(chèn)造诣(yì)湮(yān)没开辟(pì)2. (2分)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 “惘然”的“惘”按音序查字法查应查“M”;“尴尬”的“尴”按音序查字法应查“G”,笔画共有12画。
B . 人们不知道地球为什么要发那么大的脾气。
(句末“。
”应改为“?”)C .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强化了期望春天到来的迫切心情。
)D . 中国军团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囊括金牌199枚,位居金牌榜首位。
(句中的“囊括”使用不当)3. (2分) (2016七上·江都月考) 下列加横线字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 全区各学校教师纷纷加入到“阅读经典,亲近母语”的读书活动中去,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B . 妈妈列举了许多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
C . 这个展览会规模宏大,其展品可以说是包罗万象,美不胜收。
D . 据中国新闻消息,今年第19号强台风“天兔”已致25人死亡,这真是危言耸听。
4. (2分) (2016七上·江都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国庆六十华诞联欢晚会成功的原因是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B . 不闯红灯,是衡量一个公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
C . 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对我的教育太大了。
D . 这篇文章不仅语言流畅,而且对问题的分析也入木三分。
5. (2分) (2016七上·江都月考)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幼时记趣》一文采用总分结构写出了作者自己的三种物外之趣,而产生这些物外之趣的原因在于他的细致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B . 《安恩和奶牛》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它通过描写安恩老太太把奶牛牵到市场却不卖牛只为让奶牛散心的故事,提醒人们,要爱护动物,重视每个动物生命的情感需求。
C . 《郑人买履》这篇寓言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是战国末期哲学家韩非的作品,他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D . 《刻舟求剑》选自《吕氏春秋•察今》,是战国末秦相吕不韦组织编写的论文集。
6. (2分) (2016七上·江都月考) 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这次经历,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所以,我要不断地告诫自己:面对生活中的机遇,千万不要错过。
①抓住了,你就走出了平庸②各种机遇从眼前滑过③反之,你就会跌入懊悔的深渊、失败的泥潭④人生就像一条不断流淌的河川A . ④①③②B . ①③②④C . ④②①③D . ①③④②二、填空题 (共1题;共5分)7. (5分) (2016七上·闽侯期中) 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给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后来发生了分qí________: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
(《散步》)②那一朵红莲,昨天还是菡dàn________的,今晨却开满了。
(《荷叶·母亲》)③我手指搓捻着花叶,抚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zhàn________放的花朵。
(《再塑生命的人》)④看吧,由chéng________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济南的冬天》)⑤树尖上顶着一髻________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济南的冬天》)三、默写 (共1题;共8分)8. (8分) (2019八下·太原期末) 默写。
(1)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________。
(贺敬之《回延安》)(2)青青子衿,________。
纵我不往,________?(《诗经·郑风》)(3) ________,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气蒸云梦泽,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5) ________,寂寞沙洲冷。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6)山光悦鸟性,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7)《虽有嘉肴》一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3分)9. (13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为了让传统文化更广泛地走进学生生活,某中学将开展以“传统文化,你我共享”为主题的学习活动。
请你也来参与!(1)【魅力汉字】草隶篆行,异彩纷呈,绽放出中国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韵味。
下面是一个汉字的演变过程,请根据前几个字形将其简体楷书写在田字格内。
并总结出汉字从早期甲骨文到简体楷书的演变规律。
早期甲骨文晚期甲骨文大篆金文小篆简体楷书(2)【传统文化】下面诗句中的四句可以组成两副对联,请根据对联特点完成组合,并把答案写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
(填写序号)①松间鸣好鸟②鸟鸣山更幽③泉和万籁声④风定花犹落⑤窗外见南山上联:①,下联:________;上联:________,下联:________。
(3)【众说纷纭】最近,某校开展践行《弟子规》活动。
一晚,妈妈因某事严厉批评小明。
小明刚要反驳,想到《弟子规》中“父母教,须敬听”的训规,低头不语了。
对于小明的表现,作为他的同学,你想对他说些什么?五、名著导读 (共1题;共9分)10. (9分) (2016九上·杨浦期末)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无或乎王之不智也。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选文的作者是________,他是________时期的思想家。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3)选文设喻说理,告诉我们深刻的道理。
下列观点不是选自选文的一项是()A . 为人处事贵在向善有恒,半途而废必将远善失道。
B . 即使对待小技艺(小数)也应加以重视,认真研究。
C . 为学必须杜绝三心二意,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成就。
D . 研究学问或历练品格,都应坚持不懈,自觉上进。
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1. (10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菊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注释】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其形似菊,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
(1)这首诗用“露湿秋香满池岸”来描写菊花在秋天早晨开放的景象,它写出了菊花的哪些特点?(2)“由来不羡瓦松高”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七、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0分)12. (10分)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②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2)读了此文,你得到的最大启示是什么?八、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13. (20分) (2016八上·南京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秦汉时期,我国古代造船业迎来了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据古书记载,秦始皇曾派大将率领用楼船组成的舰队攻打楚国,组织过一支能运输50万石粮食的大船队。
统一中国后,他又几次大规模巡行,乘船在内河游弋或到海上航行。
后来他让徐福及童男女各3000人,乘楼船入海,寻找不老之药。
那楼船之巨,不难想象。
汉代时期,中国的造船技术已经成熟,除产生了类型繁多的船只外,还发明了浆、橹、风帆、尾舵等。
造船业的发展带来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西汉时,海上丝绸之路开始从古合浦郡始发,可通往印度、斯里兰卡,算得上是世界上第一条真正的海上国际贸易航线。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吴越之地成为造船业的发达之地。
北方连年战乱,生产力遭到破坏,大批人民辗转流徙到南方。
南方政局相对稳定,南迁人民带去了先进的科学知识、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
他们同南方劳动人民共同兴修塘堰,开发江南地区,使原落后于北方的南方生产迅速得到提高,经济的繁荣和相对安稳的政局为发展造船业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
东吴政权建立初始就设立了管理造船的官员,所建战舰最大的上下5层可载3000名士兵。
为发展对外贸易,孙权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台湾)及澶洲(日本)”。
至南朝时,江南已发展到能建造1000吨的大船。
为了提高航行速度,南齐大科学家祖冲之“又造千里船,于新亭江试之,日行百余里”。
隋朝时,隋炀帝好大喜功,多次征发民工无数,在江南采伐大木料,大造龙舟及各种花船数万艘。
最大一艘龙舟共有四层,高__尺,长___尺,上层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间二层有___个房间,都饰以丹粉,装以金碧珠翠,雕镂奇丽。
唐宋时期,我国古代造船业迎来了发展的第二个高峰。
秦汉时期出现的造船技术,如船尾舵、高效率推进工具橹以及风帆的有效利用等,到了这个时期得到了充分发展和进一步的完善,而且创造了许多更加先进的造船技术。
浙江、福建、广东成为打造海船的中心。
宋代已经开始使用船坞,并创造了运用滑道下水的方法。
海外贸易也不断扩大,海上和内河运输规模远超前代,许多港口都设置了市舶司以管理海外贸易。
元时,中国积累了几百年的盛名频频吸引着西方各国的贡使,传教士、商人、旅行家陆续来到中国,马可·波罗一呆就是17年,并深得忽必烈的信任与重用。
1291年,忽必烈“命备船十三艘,每艘具四桅,可张十二帆”,派马可·波罗从泉州起航,护送阔阔真公主至波斯成婚。
这大概就是古老的东方——一个满载着瓷器和丝绸的童话飘向世界的开始。
(——节选自《中国造船史》,有删改)【材料二】这下可以回过头来说说张岱的《夜航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