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仰望地球之巅教学设计
珠峰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你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感情?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写景散文,你从中学到了哪些好的写景方法?
2、学了本文的写法,如果要你们写一写我们家乡崀山的一座山峰,你打算如何来写呢?
品读写景佳句,欣赏珠峰的美。
教学
读写结合,渗透写景类文章的写法指导。
难点
教学方法
自学指导,品读交流。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趣,导入新课
1、采用知识问答的方式,质疑激趣,导入新课。
2、齐读课题,交流释题。
二、检查预习,积累词语
1、检查预习情况,学生提出疑难,交流释疑。
2、认读生字,积累本课中出现的重要词语。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抄记听写词语。
2、小练笔:运用本课学到的方法,写一写崀山的将军石。
板书设计
27、仰望地球之巅
白天、傍晚、早晨——变换视角
写景比喻、拟人——运用修辞手法突出特点
有关珠峰神话——插叙传说抒发感情
课后反思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小组评议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思考:
1、课文写了作者几次仰望珠峰,分别是在什么时候?
2、从不同时间段来写珠峰,有什么好处?
四、品读课文,欣赏美景
1、找到直接描写珠峰的优美语句,品读赏析:
这些语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2、思考交流:
课文中间插入有关珠峰的故事有什么好处?
3、齐读课文的结尾,思考交流: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解放小学2016年“一齐三比”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比赛
教学设计
序号03姓名伍海华年组六年级学科语文
课题
27.《仰望地球之巅》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写景的略读课文。主要描述了作者仰望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所欣赏到的珠峰的美,中间插叙了有关珠峰的传说。作为一篇略读课文,怎样不把它上成讲读课,怎样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会自学课文的方法,是值得思考探究的。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这篇课文可以作为一个“例子”来教给学生学习写景的方法。所以,读写结合,渗透写法指导可以作为本课教学的一个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积累重要的词语。
2、初步学习自学课文的方法,学习写景类文章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品读课文写景佳句,体会领悟作者是如何表现珠峰的美的。
2、通过讨论交流,领悟写景类文章中插叙传说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珠峰的美,学会用欣赏大自然的美。
教学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