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永恒主义教育,要素主义教育 ,改造主义教育之比较,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影响。

永恒主义教育,要素主义教育 ,改造主义教育之比较,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影响。

改造主义、要素主义与永恒主义教育理论之比较兼论其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摘要】:本文对本世纪三十年代现代教育思想流派的改造主义教育、要素主义教育、永恒主义教育的思想进行比较,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对他们产生的背景、长处、弊端进行辨析与概括,并分析三种教育观对我国现时的教育过程有何积极作用。

【关键词】:改造主义教育、要素主义教育、永恒主义教育、教育比较、积极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美各国的经济、政治发生了巨大变化,科学技术也得到了飞跃发展,随之产生了教育的重大发展与变革,不仅体现在教育制度的调整与改革,也普遍反映在教育思想上的新发展,出现了各种新的教育理论派别。

这些教育思想流派虽然其中心观点不同,论据不同,结论也各异,但他们都是在对人类古代、近代教育理论进行历史的鉴别与改造的基础上提出各自的新主张,也都立足于现时代的需求来对教育现象进行新的探索、认识,并提出新的教育价值观,重新论证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在每一流派的思想见解和理论体系中,他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政治、哲学、教育观),但也都具有反映和应答现时教育发展的基本矛盾和有益的理论概括,他们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揭示了现代教育的客观规律,对以往教育理论财富做出了新的增添,对指导、开拓人类现代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改造主义教育、要素主义教育、永恒主义教育也是在那一时期前后出现的教育思想流派。

他们的中心观点不同,论据不同,结论也各异,以下将从不同层次对他们进行比较与辨析。

一、三种教育思想流派产生的背景及其比较。

(一)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关系。

改造主义教育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一个分支。

它承认,“正在形成中的改造主义哲学从进步主义那里学到了最多的东西”,改造主义的信念在于“试图改正进步主义的弱点”,“补充、统一和加强它的成就”,使它们“将会最好的保存和延续下去”。

①可见,改造主义教育是实用主义教育的继承、改变和补充。

而要素主义教育以实用主义教育和进步主义教育的对立面出现的,要素主义教育家认为,由于实用主义教育的盛行,学校教育普遍忽略了系统的书本知识教学,强调儿童中心、从做中学、经验为主以及采用设计教学法等,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育质量,使学生纪律松散,学校管理混乱。

于是主张重新恢复学校教育在传授传统文化知识方面的地位,重新加强对青少年的训练,使之掌握坚实的知识和基本技能。

永恒主义教育对实用主义教育的观点也是猛烈抨击的,它认为实用主义教育给教育实践带来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把教育看成是没有目标的一种不确定的过程,忽视了受教育者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永恒道德的掌握;第二,过于强调儿童生活中的直接经验,把教育看成是一种生长、活动和个人经验的满足,忽略了智力和理性的发展;第三,实用主义教育者把教育看成是生活本身而不是生活的准备。

并进一步指出,正是因为实用主义教育的上述不足,才使得教育没有很好地担当起维护永恒的社会秩序这一重任。

②(二)与社会危机与和类重大事件的关系。

改造主义教育的产生是由于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1929的世界经济危机、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等,使资本主义制度遭到严重的打击,也使资本主义的文化观点有了重大的变化。

在美国教育界中,许多人纷纷出来指责盛行一时的实用主义进步教育软弱无力,破坏了传统社会文化的稳定性,强烈要求以新的传统教育代替进步主义教育。

并试图寻求一条使学校教育能为建设一个没有经济萧条的新社会作出贡献的道路。

要素主义者正是为了挽救美国社会的危机而提出他们的教育主张的。

二三十年代,美国正处于非常危急的关头。

经济危机的爆发和工人运动的高涨以及民主力量的加强,使美国统治者们忧心忡忡,努力设法寻求和采纳各种专门的指导来解决这些社会和经济的问题。

而永恒主义者深受古希腊和中世纪的文化思想影响。

它认为社会危机源于现代性的困境,拯救的办法是道德的、理智的、精神的革命,推倒现代信念,恢复古希腊、中世纪信仰。

二、三种教育思想的教育观点及其相互比较。

(一)改造主义教育:改造主义教育的基本原理有以下几条。

(1)教育应以提倡社会改革为主要目的。

布拉梅尔德自称,改造主义是“危机时代的哲学”。

改造主义者有一种迫在眼前的社会灾难的感觉。

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他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改造社会”。

①(2)教育必须毫不迟疑地去变革人的心灵。

改造主义者认为,在危机时代,人类文明面临着毁灭的可能。

文化中的结构、习惯和态度都必须重新建设。

教育是通过形成和发展个人来影响和改造社会的,因此必须在人的心灵中引起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

(3)学校教育必须体现“真正民主”的新社会秩序。

最根本的就是教师应该用民主的方式说服、劝说学生。

(4)强调行为科学的重要性。

它认为必须要用新的眼光来考察教育的整个结构——编排教材的新方法、组织教学过程的新途径以及确定学校和社会目的的新方法等。

同要素主义教育与永恒主义教育思想流派相比较,不同的是改造主义教育非常重视教育的目的和社会文化的影响。

它不像要素主义把主要的精力用于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和过程的改革上,要素主义教育与永恒主义教育在教育目的方面都没有像改造主义那样具有它最令人瞩目的特点。

改造主义教育的哲学基础主要是进步主义的自然主义观,表现在宇宙论上是杜威的经验主义,表现在认识论上是杜威的经实践后果证明有效的真理观,表现在价值论方面就是杜威的以事物能否满足人类的需要、达到人们目的为评价标准的价值论。

布拉梅尔德承认:教育应当成为制定一个明确的社会行动方案的主要手段,实现这个有计划的方案将成为教育的主要目的。

从根本上说,改造主义教育仍然是从个人主义的立场出发的,通过教育社会成员明确社会改革的需要,并在改造社会中改造和发展他自己。

③布拉梅尔德还强调,虽然要素主义、永恒主义同改造主义有不少共同的认识,可是它们却没有看到危机时代和科学革命所带来的对传统教育结构、特别是教育目的的彻底变革和改造,而只是迎合了危机时期人们习以为常的改革方式,即从过去的方面改换到相反的另一方。

③(二)要素主义教育:要素主义是与美国进步教育思想尖锐对立的一种思想。

它认为(1)教育的目标就是传递人类文化遗产的基本要素和帮助个体进行为实现其身心发展的智力训练。

(2)教育的本质就是使儿童掌握基本的文化要素。

它要求学校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教材,对课程作周密的安排。

课程内容应包括关于发展人的能力和养成有理性的习惯的各种要素。

(3)教育的任务就是有效地给下一代传递必要的、基本的教材和技能以及有价值的东西。

(4)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同改造主义与永恒主义不同的是:其一,它没有明显的哲学基础,其观点在很大程度上缺乏科学依据和哲学基础;其二,要素主义教育流派出现之初就是一个有组织、有纲领的运动,这是与永恒主义教育流派、改造主义教育流派及其它教育流派的不同之处。

1938年在美国成立的“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委员会”,是要素主义教育形成的标志。

④其三,在教育内容上主张通过数学、语文、自然科学等基础学科的学术性教育来传授系统的知识,特别强调系统地学习掌握书本知识,加强基础学科的教学,强调教学应按教学计划进行,强调学术性教育,强调智慧训练等观点,是符合学校教育规律的,也是与永恒主义教育相区别的又一个重要特征;其四,它不像改造主义教育作为直接的功利或机能来考虑,而是作为道德和智慧来考虑。

它要求学校加强知识的传递,同时伴随智力的训练;这也是符合学校教育规律的。

体系的中心”,在这一点上,它比永恒主义走得更远,以至后来引起广大学生的强烈不满。

其四,要素主义是现实性较强的教育流派。

要素主义教育直接植根于美国的社会现实,为摆脱政治、经济的困境服务。

所以,要素主义教育家一般是从时局的分析入手得出教育论断、提出教育策略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要素主义教育家同时又兼有政治家的色彩,他们提出的一些教育主张常常受到政府的重视。

(三)永恒主义教育:永恒主义教育是提倡复古的一种教育理论。

它认为:其一、强调人的永恒本质和教育的永恒性质不变。

永恒主义教育家基于古典实在论的哲学观点,认为宇宙中存在一种永恒的、绝对的、同一的实在,事物的变化被一种永恒的普遍法则所支配。

④他们认为每个时代、每个地方、对每个人的教育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其二,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出我们人类天性中共同的要素。

它认为每个人都有共同的要素,关键就是要用教育的方法使每个人都具备这种要素。

它认为应把学生培养为有理性和负责精神的公民,而不能只为了适应现在的生活。

其三、提倡古典学科应在学校课程中占有中心地位。

永恒主义教育家认为,从“永恒真理”中引申出来的“永恒学科”是发展“理性”的最好途径。

其四、提倡通过教师的教学进行学习。

永恒主义教育家认为应该通过教师的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理智训练。

特别是在学习古典名著时,更需要在教室的指导下,是学生深刻理解名著的内容。

④永恒主义教育和改造主义与要素主义不同的是:其一,永恒主义教育流派是一种以特定哲学为理论基础,以演绎方式对教育问题和教育观点进行阐述的一个教育流派。

它在批判实用主义教育及其影响以及在阐述其基本观点时,都是从古典实在主义哲学演绎而来的。

因此,我们说它带有较强的哲学色彩,它能站在哲学的高度提出一些有远见的教育观点,如它所提出的“通才教育”和“终身教育”等。

其二,重视教育内容的永恒性,把文化遗产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

它强调用永恒性知识,特别是古典名著的力量来促成一个人的理性发展,这在各国教育流派中是罕见的。

但它仅在古典名著上寻找知识和培养理性的观点则限制了知识的更新,是不足取的。

其三,强调教育中较为长远的理智技能和训练目标,强调教师的威严与温情合谐统一,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

③二、三种教育思想的弊端比较。

改造主义承认自己是实用主义教育的分支,但它所阐述的教育理论是不完整的;改造主义者提出的教育理论不符合美国社会和人民的文化传统和教育观念,同时与美国的社会性质不合,它必然会失败;改造主义没有得到进步主义的支持;改造主义教育提出了不切实际的教育目的,让教育承担了过多的社会责任,去进行社会改造,实现理想的社会计划。

要素主义教育理论中,关于学习人类文化共同要素的思想,是缺乏科学依据和哲学基础的;要素主义教育的许多观点都带有“急功近利”的色彩。

例如,它的“天才教育”的主张及实施对美国当时解决燃眉之急的人才短缺问题确实是一项积极的教育措施。

但从长远来看,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教育的不平等性,这是不应值得提倡和普遍推广的。

永恒主义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哲学思想在教育理论上有一定影响,但在教育实践中的影响范围不大,并没有提出什么新的价值判断标准,主要局限于大学和上层知识界的少数人。

特别是永恒主义教育的复古态度,把学生的学习限于古典著作,因此遭到了许多人的批判,他们的思想和做法脱离了现实社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