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长三步曲

成长三步曲

•首页相册标签
•心理咨询(265)
•班级管理(146)
•家庭生活(151)
•家庭教育(31)
•高三指导(10)
•社会生活(30)
成长三步曲
[ 2009-12-18 12:35:00 | By: 高一(13)班 ] 课程介绍:高中阶段是青少年成长最重要、最关键的阶段,你们将迎来一生中第一个严重的挑战——高考。

如何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心态、坚韧的品格去应对人生,了解自己的成长经历对自己心理成长的重要意义,如何仍学生直面挫折与失败,体验成功和成长的快乐和欣喜,以开放的心态与同伴分享人生感悟,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的教学诉求。

通过活动让学生有所感悟,通过感悟让学生获得成长,是本课程的最大特点。

课程开课时间:本周六下午
开课范围:高一年级通过心理班长报名。

教学过程设计:
一、生命的线索
1、全班互动(热身):让我为你捶捶背!——对你说声谢谢!
2、教师自我开放,与学生分享自己成长的历程。

(高潮与低潮)
3、画出自己生命的长河。

在坐标上标出自己生命历程中的三个最高潮点和最低潮点。

4、两两组合分享成长经历中的三次高潮和低潮。

真诚面对伙伴。

5、请一两位同学与全班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中的高潮和低潮中的一件事情。

6、用一句话说出心中的感悟。

小结:人生长河就是由一朵朵浪花:曾经给我们欢乐和痛苦的往事组成,这些成长的经历造就了现在的我们,而现在的我们还要去面对未来的人生。

那我们到底该如何去走好我们的人生道路呢?
二、活动:成长三步曲
1、规则
(1)、我们将活动过程比作小鸡的成长过程:小鸡(蹲)——中鸡(半蹲)——大鸡(站)
(2)、以石头、剪刀、布的方式进行PK,小鸡对小鸡赢的晋级为中鸡,输的继续小鸡;中鸡对中鸡,赢的的晋级大鸡,输的继续做中鸡;大鸡对大鸡,赢的回座位,输的回到小鸡,重新再和小鸡PK。

最后
场上剩下小、中、大三只鸡。

(3)只能同级PK,以规范动作告诉别人你的成长阶段。

2、请4各同学师范活动过程,让每个人熟练掌握活动规则。

3、第一次活动——剩下的三只鸡谈感受-----希望不希望重新再来?可以请老师参与。

看是不是有机会回到座位?(人生的竞争对手是无限的,可能永远没有人留下来。


4、第二次活动剩下的可能不同了。

5、12345
6、分组,归纳感悟(大纸、大笔)
6、每组代表在全班进行分享。

看人生成败,只不过从头再来。

(手语操《从头再来》)
小鸡”《成长三部曲》学员感受录
一、体验活动:《成长三部曲》活动设计
第一阶段:每个人都做“小鸡”(蹲着),,用“石头、剪刀、布”的方法与其它的“小鸡”竞争,获胜者升级为“中鸡”(半蹲)。

失败者再和别的小鸡竞争,只有获胜才能升级“中鸡”。

“中鸡”之间继续竞争,获胜者成为“大鸡”(站立),“大鸡”之间继续竞争并排队。

(最后会有一只“小鸡”一只直蹲着,有一只“中鸡”会一直半蹲)
第二阶段:第一个大鸡拉起最后的那只小鸡、中鸡,全体成员围成一个圆圈,每人朝一个方向(第一支大鸡朝着最后那只小鸡的方向),为前一个
成员揉揉肩、按摩一会儿,然后向后转,反方向为前一位揉肩、按摩一会儿。

第三个阶段:保持圆圈形状,适当调整前后距离,每人左手平举、右手高举,坐在后一个人的膝盖上。

(意图:做一个同心圆大家齐心协力,缺一不可,最好是讲好规则后同时坐下。


二、学员感受:
1. “小鸡”或“中鸡”的感受:
●我成了小鸡。

还没有反应就已经开始,旁边随便找到一个竞争的就输掉了。

当我旁边的人都长大的时候,我也希望成长,一只找不到和我一样没有长大的小鸡,只能蹲着什么时候都不做,有点失落。

站起来后,第一名成为大鸡的人给我敲敲背的时候,失落感就没有了。

●很想成为大鸡,但是每次都在帮助别人长大,我成为中鸡的时候,周围大多是大鸡了,找不到竞争的中鸡了。

想到学困生也和我一样,没有找到帮他一把的人,就没有了进取心了。

到了后面的活动的时候,没有成为落后的感觉很好。

●第二个游戏:从最弱的站起来了以后,忽然就没有了失落,成为集体的一员。

●竞争实在是太大了,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输了,节奏慢了,非常着急。

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早点找到目标。

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好好努力。

我想,学困生的心里可能也会这么想,所以我们的脚步能不能慢一点?让学困生赶上来。

●起初对游戏有点抗拒,和他人竞争有点焦虑,游戏开始就顾不及了,前两局赢了就有点得意忘形了,甚至忘了任务,导致找不到竞争对手了,到最后成为中鸡了,很有挫败感。

后面的活动中,已经渐渐了消失了这种感觉。

●失败了两次以后就很急,怕自己不能长大。

在我们的班级中,也有这有这样的小鸡,他们也很想长大,所以老师要去想办法帮助他们。

不管是优秀生还是落后生,都是平等的,缺一不少。

(我们班级里有的学生也有想你一样的体会?)有的。

这些孩子每次搞集体活动的时候,他们很积极。

2. 先后成为“大鸡”的学员的感受
●刚开始游戏时,大家都是很开心的。

就像我们的学生,刚进校时都是一样有期望的,可是后来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分化了),有一部分成为了学困生。

●前一个活动就系就像生活中的竞争,有点压力,感到了成长的快乐。

后面的活动中很放松,体会到了合作的快乐。

我想生活中能否竞争少一点?因为竞争给我们带来了压力,特别是落后生。

●当我们组大多成为大鸡的时候,我看到了小鸡。

很想去帮助他一下。

我想以后也要带领学生玩一玩这个游戏,让大家体会落后生的感受。

●第一个感受是竞争,第二个感受是和谐,形成团队的力量,学困生如果能有团队的力量去帮助他就好了。

●这个游戏室一个失败者的历程,首先是无所谓,但是当别人都成功的时候,心里就开始着急。

当身边的人越来越少的时候,我就很焦虑,后来第二个活动的安慰,最后的完美安排。

希望现实中也能如此。

●游戏能够较好地模拟了优秀生、中等生、差生的,发现自己不能控制自己,因为我一直是中鸡,所以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

在想:怎样让班级中的中等生体会到快乐?怎样让我们的差生成长为好生?
●开心——体验活动的参与很开心,感到自己年轻了很多。

爱心——在敲背活动中,第一个大鸡要为小鸡敲背,我们要经常为小鸡敲敲背,给它的感受是很深的。

用心——用心吧事情做好,有这份心从事这份事业。

●开始时是期盼,希望自己不是那只最后的小鸡。

第一次获胜成为中鸡时,特别开心。

中途失败时感觉到了压力,马上去找新的竞争对手了。

又一次获胜成为大鸡后点狂喜了。

回望小鸡时,有点不忍。

合作环节感到很放松,因为没有了排队,同伴们在一个队伍了,大家是平等的。

●庆幸,没有成为小鸡。

但是,有点遗憾,没有成为第一只大鸡。

●三次都赢。

也有点没意思。

没有大风大雨,一下子就走过来了。

●我想自己能否顺利地成为大鸡,成为大鸡后,我在找谁是小鸡。

心理觉得有点感到他可怜。

●做同心圆,需要大家商量一下怎么做。

●同心圆,要达到那个动作的时候,有了约定,同心协力的效果很好。

●做同心圆的时候,已经分不出谁是小鸡了。

●同心圆的组成只能协作。

●同心圆的合作,缺一不可。

●成为同心圆时想到了“团结就是力量”。

●活动开始前,输赢对我来说觉得不太重要,最后一个圆的时候,是一个团体了。

●充满竞争、团队协作的游戏
●我感到自己是个中等生,感觉不多。

●所谓的困难生能不是他自己想要的,更多的时候要自己摆正位置保持一颗平常心。

●竞争中在想:能不能有双赢或多赢的局面?互相捶背时是多么开心。

●给自己的触动:平时也是很关注学困生的,更加想去转化他们。

3. 因身体原因没有参加者的感受:
●我们在这个活动中不是以大人的身份参与的,大家平时是压抑的。

我首先关注的是第一个成为大鸡的,再就是关注的是小鸡,这都是平时我们的教师关注的两类学生的情况。

三、高教授总结:
为什么我们每一个人都说?因为每个人的感受不一样的,因为通过交流大家的感受会很多。

通过本次体验让我们了解学困生的感受,我们应该去用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们。

今天体验活动目的已经达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