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几何答案-廖华奎-王宝富-第一章第一章 向量代数习题1.11. 试证向量加法的结合律,即对任意向量,,a b c成立()().a b c a b c ++=++证明:作向量,,AB a BC b CD c ===(如下图),则()(),a b c AB BC CD AC CD AD ++=++=+= ()(),a b c AB BC CD AB BD AD ++=++=+=故()().a b c a b c ++=++2. 设,,a b c 两两不共线,试证顺次将它们的终点与始点相连而成一个三角形的充要条件是0.a b c ++=证明:必要性,设,,a b c 的终点与始点相连而成一个三角形ABC ∆,ABCabcABCDabca b+b c +则0.a b c AB BC CA AC CA AA ++=++=+== 充分性,作向量,,AB a BC b CD c ===,由于0,a b c AB BC CD AC CD AD =++=++=+=所以点A 与D 重合,即三向量,,a b c 的终点与始点相连构成一个三角形。
3. 试证三角形的三中线可以构成一个三角形。
证明:设三角形ABC ∆三边,,AB BC CA 的中点分别是,,D E F(如下图),并且记 ,,a AB b BC c CA ===,则根据书中例1.1.1,三条中线表示的向量分别是111(),(),(),222CD c b AE a c BF b a =-=-=- 所以,111()()()0,222CD AE BF c b a c b a ++=-+-+-=故由上题结论得三角形的三中线,,CD AE BF 可以构成一个三角形。
4. 用向量法证明梯形两腰中点连线平行于上、下底且等于它们长度和的一半。
证明:如下图,梯形ABCD 两腰,BC AD 中点分别为,E F,记向量,AB a FA b ==,ABab cEFDC则,DF b =而向量DC 与AB 共线且同向,所以存在实数0,λ>使得.DC AB λ=现在,FB b a =+,FC b a λ=-+由于E是BC 的中点,所以1111()()(1)(1).2222FE FB FC b a a b a AB λλλ=+=++-=+=+且111(1)()().222FE AB AB AB AB DC λλ=+=+=+故梯形两腰中点连线平行于上、下底且等于它们长度和的一半。
5. 试证命题1.1.2。
证明:必要性,设,,a b c 共面,如果其中有两个是共线的,比如是,a b ,则,a b 线性相关,从而,,a b c 线性相关。
现在设,,a b c 两两不共线,则向量c 可以在两个向量,a b 上的进行分解,即作以c 为对角线,邻边平行于,a b 的平行四边形,则存在实数,λμ使得c a b λμ=+,因而,,a b c 线性相关。
充分性,设,,a b c 线性相关,则存在不全为零的数123,,k k k ,使得1230k a k b k c ++=。
不妨设3k≠,则向量c 可以表示为向量,a b 的线性组合,因此由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知道向量c 平行于由向量,a b决定的平面,故,,a b c 共面。
6. 设,,A B C 是不共线的三点,它们决定一平面∏,则点P 在∏上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唯一的数组(,,)λμν使得,(*)1,OP OA OB OC λμνλμν⎧=++⎪⎨++=⎪⎩其中,O 是任意一点。
P 在ABC ∆内的充要条件是(*)与0,0,0λμν≥≥≥同时成立。
证明:必要性,作如下示意图,连接AP 并延长交直线BC 于R 。
则由三点,,B R C 共线,存在唯一的数组12,k k 使得12OR k OB k OC=+,并且121kk +=。
由三点,,A P R 共线,存在唯一的数组12,l l 使得12OP l OA l OR =+,并且121ll +=。
于是1212122OP l OA l OR l OA l k OB l k OC =+=++,设12122,,,l l k l k λμν===由12,k k ,12,l l 的唯一性知道(,,)λμν的唯一性,则,OP OA OB OC λμν=++且121221ll k l k λμν++=++=。
充分性,由已知条件有(1)OP OA OB OC OA OB OC λμνλμλμ=++=++--ABCOR P()()OA OC OB OC OC λμ=-+-+CA CB OCλμ=++,得到CP CA CBλμ=+,因而向量,,CP CA CB 共面,即P 在,,A B C 决定的平面上。
如果P 在ABC ∆内,则P 在线段AR 内,R 在线段BC 内,于是12120,,,1k k l l≤≤,则0,,1λμν≤≤。
如果(*)成立且0,,1λμν≤≤,则有CP CA CB λμ=+,这说明点P 在角ACB ∠内。
同样可得到AP AB AC μν=+,这说明点P 在角BAC ∠内。
故P 在ABC ∆内。
7. 在ABC ∆中,点,D E 分别在边BC 与CA 上,且11,,33BD BC CE CA AD ==与BE 交于R ,试证 14,.77RD AD RE BE ==证明:作如下示意图,由三点,,B R E 共线,存在k 使得(1)CR kCB k CE =+-,由三点,,A R D 共线,存在l 使得(1)CR lCA l CD =+-,由于11,,33BD BC CE CA ==有21,,33CD CB CE CA ==因而1(1)3CR kCB k CA =+-2(1)3lCA l CB=+-。
由于向量,CA CB 不共ACRE线,所以21(1),(1)33k l l k =-=-,解此方程组得41,77k l ==。
由此得4377CR CB CE =+, 4344()7777ER CR CE CB CE CE CB CE EB =-=+-=-=。
同理得到17DR DA =。
故得14,.77RD AD RE BE == 8. 用向量法证明ABC ∆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P ,并且对任意一点O 有1().3OP OA OB OC =++证明:设,,D E F 分别是边,,AB BC CA 的中点,则,AE BF交于一点P ,连接,CP CD。
由,,A P E三点共线,存在k使1(1)(1)2CP kCF k CB kCA k CB =+-=+-,由,,B P F 三点共线,存在l使1(1)(1)2CP lCE l CA lCB l CA =+-=+-,于是得111,122k l l k =-=-,解得23k l ==。
从而有1133CP CB CA =+,然而1122CD CB CA =+,故23CP CD =,即,,C P D 三点共线,ACDEF PABC∆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P 。
任取一点O,由1133CP CB CA=+,得到11()()33OP OC OB OC OA OC -=-+-,于是1().3OP OA OB OC =++ 9. 用向量法证明四面体ABCD 的对棱中点连线交于一点P ,且对任意一点O 有1().4OP OA OB OC OD =+++证明:设四面体ABCD 的棱,,AB AC AD 的中点分别是,,B C D ''',棱,,BC CD DB 的中点分别是,,E F G ,如下图。
则对棱中点连线为,,B F C G D E '''。
则容易知道12C E AB D G ''==,12C D CD EG ''==,因此四边形C D GE ''是平行四边形,,C G D E ''相交且交点是各线段的中点。
同理,B F C G ''也相交于各线段的中点,故,,B F C G D E '''交于一点P 。
由以上结论知道,对任意一点O ,由P 是D E '的中点,有111111()()222222OP OD OE OA OD OC OB '=+=+++,ABC GEF DB 'C 'D '即1().4OP OA OB OC OD =+++ 10. 设(1,2,,)iA i n =是正n 边形的顶点,O 是它的中心,试证10.nii OA ==∑证明:设1nii a OA ==∑,将正n 边形绕着中心旋转2n π。
一方面向量a 绕点O 旋转了角度2n π而得到一个新的向量a ';另一方面,正n 边形绕着中心旋转2n π后与原正n 边形重合,因而向量a 没有变化。
方向不同的向量要相等只能是零向量,故10.nii OA ==∑证法2:由于(1,2,,)iA i n =是正n 边形的顶点,O 是它的中心,所以21(1,2,,)ii i OA OAkOA i n +++==,其中1122,n n A A A A ++==。
由三角不等式得到21212(1,2,,)i i i ii i OA OA k OA OA OA OA i n +++++=<+==,故有2k <。
所以2111()2nn nii i ii i i OA OAOA k OA +===+==∑∑∑,由于2k <,所以10.nii OA==∑11. 试证:三点,,A B C 共线的充要条件是存在不全为零的实数,,λμν使得OA OB OC λμν++=且0λμν++=其中,O 是任意取定的一点。
证明:必要性,如果三点,,A B C 中至少有两点重合,比如,A B 重合,则0OA OB -=,所以结论成立。
如果,,A B C 互不重合,由例1.1.1知道三点,,A B C 共线的充要条件是存在数k 使得(1)0kOA k OB OC +--=,令,1,1k k λμν==-=-,则,,λμν不全为零,有0OA OB OC λμν++=,(1)10k k λμν++=+--=。
充分性,设0OA OB OC λμν++=且0λμν++=,则()0OA OB OC λμλμ+-+=,()()0OA OC OB OC CA CB λμλμ-+-=+=,由于,,λμν不全为零,以及点O 的任意性,可知,λμ不全为零,否则ν也为零。
所以不妨设0λ≠,则1CA CBλμ-=-,因而三点,,A B C共线。
习题1.21. 给定直角坐标系,设(,,)P x y z ,求P 分别关于xOy 平面,x 轴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
解:在直角坐标系下,点(,,)P x y z 关于x O y平面,x轴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分别是(,,)x y z -,(,,)x y z --,(,,)x y z ---。